周燕
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圖書管理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采用現代化的創新管理模式提升圖書服務質量,從而實現良性發展是現階段管理工作重點。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分析了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管理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對其發展方向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為促進圖書管理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圖書管理;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T24.5 ? ? ?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助推了國民素質進一步提升。圖書館作為人們汲取精神養分的重要場所,汗牛充棟的書籍中蘊藏著無限的智慧與知識。為了更好地服務受眾,則需要有效提升圖書管理工作水平,確保社會的知識需求從深度、廣度等相關方面進一步增強,使圖書館進一步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確立更加優化的管理服務模式,以此充分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1 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發展面臨的機遇
當前,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各類信息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和普及,圖書管理行業更是如此,使圖書管理工作有巨大的發展機遇。信息時代的有效支持,在政府和相關單位等方面,給予圖書館相對應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使圖書館藏資源更加豐富,使圖書的配置更完善,以此使我國的圖書館事業實現良好發展。與此同時,圖書管理工作中有效引入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科學技術,著重做好圖書的高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圖書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2 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面臨的制約因素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對于圖書管理工作造成制約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館藏資源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可以看出,傳統圖書館在館藏資源和各類資源的更新速度方面相對來說比較緩慢。當前隨著網絡資源的進一步豐富,讀者要通過網絡查詢的方式獲得相對應的圖書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圖書館在館藏資源方面及時有效地更新和升級。然而,很多網上已經出現的圖書,在圖書館中無法找到,圖書館在新書提供方面不能及時有效地滿足讀者對于圖書信息的客觀需求,在圖書的供給方面和信息時代互動多媒體網絡平臺、數字化技術等特點不夠一致,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我國圖書管理工作發展進程[1]。
2.2 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
對當前大多數圖書館管理人員進行調查發現,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管理人員并沒有專業的知識背景和學歷背景,不是專業出身,有很多人員是高校勤工儉學的學生,或者其他部門調過來的兼職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圖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由此導致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圖書管理工作不能呈現出全新的面貌,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優勢。與此同時,圖書館中所包含的圖書數量較多,占地空間較大,由此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量相對較大,因此工作任務壓力大。長時間以來,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使管理人員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導致沒有時間提升業務水平,無法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3 圖書管理信息化技術水平落后
當前,很多圖書館并沒有真正有效構成信息化圖書管理模式,在設備的現代化方面不夠完善,缺乏應有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導致圖書館的相關技術比較落后。同時,圖書管理中硬件和軟件配備方面不夠充足,無法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相應的信息管理平臺不夠完善,往往很多圖書管理工作還沿用傳統的文獻借閱的方式,工作流程比較繁雜重復,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圖書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舉例來說,一些圖書管理雖然采取信息化模式,但是往往是將采購圖書錄入電子檔案中,并未歸納出圖書分類、年份甚至圖書編號等,由此導致圖書管理秩序缺乏科學性,甚至極其混亂。如一些經濟類書籍放置到教育學中,同時由于信息化查閱軟件不夠先進,導致讀者查找圖書難度增大。除此之外,“孤木難成林”,現在大多數圖書館中書籍有限,與其他圖書館仍然未達到資源共享的狀態,這便導致讀者需要到多個圖書館進行查閱,因此,亟待提升信息化圖書館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2]。
3 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
處于信息技術社會背景下,面對“互聯網+”潮流,圖書管理絕不能置身事外,而要積極擁抱變化,采取信息化技術,完善圖書管理模式,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3.1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完善圖書資源配置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系統的個性化圖書服務,要針對圖書館藏和圖書配置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使其更加豐富。在這個過程中,要有效增加資金投入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重關注圖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構建,政府和相關單位要給予圖書館更多的軟件硬件支持,使其圖書配置更加科學合理,以此推進圖書管理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信息技術的引進,不僅為圖書管理服務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提供了硬件設備與技術支撐,促進了圖書管理的創新發展。
3.2 有針對性地創建更加便捷高效的電子圖書資源庫
在信息時代的推進下,社會各個方面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信息化應用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為了使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相對應的圖書信息資源,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圖書館將創建更高效便捷的電子圖書資源庫,通過電子圖書閱讀平臺等相關形式,使讀者能夠便捷高效地獲取所需圖書資源。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及時更新電子圖書資源庫資源,調整圖書館布局,與其他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滿足讀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進而充分凸顯圖書館的社會職能[3]。
3.3 在圖書管理制度方面更加優化完善
毋庸置疑,在日后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等相關方面,圖書館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緊跟時代與社會發展,圖書館領導層要以信息時代和相關信息技術為抓手,針對自身的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在充分掌握圖書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構建現代化的圖書管理網絡平臺,以信息技術為主,以工作人員為輔,針對所有資源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提升圖書借閱管理模式,避免管理誤差,確保圖書管理制度富有創新意義,形成創新管理體系。
4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圖書管理的有效策略
4.1 構建信息化圖書管理服務模式,建立網絡宣傳平臺
科學技術的變革更新,豐富了圖書管理技術手段。面對當前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形勢,圖書館要合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適應傳媒環境變化,構建當代圖書館服務模式,向讀者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圖書服務。故此,圖書管理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流程,按照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電子圖書瀏覽信息與信息檢索服務,幫助讀者更快更準地查找到相關書籍。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圖書館可以注冊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網絡平臺,并采取有獎關注、轉發抽獎等模式,擴大關注者數量,并定期在網絡平臺發送關于圖書館的相關信息,如推薦一些關于各個方面的書籍,或者建立“每日讀書”話題,鼓勵讀者熱愛閱讀,并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的學習中,營造讀書氛圍[4]。
4.2 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庫,實現圖書共享
在傳統圖書管理中,大多數管理人員缺乏圖書共享理念,限制了讀者的閱讀范圍。信息技術的開放化、現代化、多元化,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互聯網信息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當中。故此,圖書管理要創新管理理念,完善資源共享平臺的建立,與多個圖書館互聯互通,建立起合作機制與資源共享平臺。創新信息化管理制度,秉承著“共享”的管理理念,豐富圖書館的圖書種類,如教育類,不僅包括本國教育書籍,還要引進各國優秀的教育大作,并且要購進政治類、歷史類、軍事類、醫學類、生物類等多方面的書籍,便于拓寬讀者的閱讀視野。與此同時,在實現圖書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圖書館要構建資源管理庫,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優勢,優化資源內容的有效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4.3 確保圖書信息資源的安全保護,培養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海量網絡信息泥沙俱下,面臨的網絡環境也日益復雜,這對于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以及信息資源安全而言,會帶來極大的挑戰。針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圖書館要完善信息管理加密技術,對一些電子圖書資源進行保護,如采取密碼設限,保證圖書信息資源不被惡意竊取。另一方面,信息化圖書管理模式的轉變為人工作業智能化提供了方向,這就需要引進和培養更多的專業人員和信息化人才,構建更系統完善的信息庫,配備專業化人員加強圖書信息資源的保護工作。圖書館應該定期招聘一些信息化管理專業的人才,或者精通信息技術的圖書管理人員,完善人才隊伍配置。同時,對當前圖書館現有的工作人員要定期開展信息化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建立起信息化思維,更好地完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
4.4 合理劃分信息化圖書館服務功能,完善圖書管理系統
圖書館管理中,所涉及的服務功能相對較多,如果籠統式管理,將造成管理混亂,不利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故此,針對圖書管理服務要劃分出不同的功能,既要及時、精準增減修改區分圖書信息,又要區分讀者的借閱權限,優化信息技術對圖書管理系統的有效改造,提升圖書管理系統的智能化、現代化、自動化水平,為管理人員提供優質的輔助工具。細化圖書管理服務職能包括利用管理模式劃分圖書管理類別、管理信息,圖書借閱、存儲模式、圖書版本、圖書擺放位置等;系統圖書管理服務職能有讀者借書、還書的功能,讀者修改維護個人信息的功能,讀者可以按照自身情況修改個人信息。由此觀之,圖書管理為了更好地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則應該合理區分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功能,優化圖書借閱流程,遵循圖書管理應用邏輯,在不同的服務管理功能之間構建起有效的聯系。除此之外,一旦發現圖書管理服務系統中存在不足或者問題,則應該及時修補漏洞,保證管理模式的穩定運行[5]。
4.5 精準分析讀者閱讀偏好,拓展讀者的閱讀范圍
信息化技術中,大數據的精準檢測,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讀者的閱讀喜好,為讀者提供相應的圖書與相關種類的書籍。圖書館在接待讀者時,可以運用網絡問卷調查、微信公眾號信息檢索等模式,了解讀者的閱讀喜好,精準分析讀者的閱讀習慣,以此來合理調整圖書館的經營管理模式,保證圖書館健康有序發展。這幾年,由于“碎片化”閱讀模式盛行,受眾習慣從各種APP、網絡平臺中進行短閱讀,或者更愿意讀電子書、流行小說等;同時由于圖書館種類更新速度較慢,經典文學作品受眾較小,種種原因都導致圖書館的借閱率不斷降低。故此,圖書館應該全面系統分析當前社會讀者的閱讀喜好,合理優化圖書館文獻的布局,并適當引進數字化圖書,方便讀者借閱與查找,保證圖書館提供優質化服務,便于吸引更多的讀者。圖書館也應該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與輕松的閱讀氛圍,不僅要優化閱讀區域,而且要完善自習室等環境,增加圖書館的人文情懷。例如,在以往的圖書館中,放在高處的圖書往往缺乏讀者,圖書館應該及時調整書架高度,或者提供安全的梯子,方便不同身高的讀者拿取。
4.6 調整圖書館管理人員角色,促進與讀者的聯系交流
在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下,圖書管理人員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F階段,圖書管理人員更多承擔著“導航與溝通”的責任。信息化技術的創新使“人機合作”成為當前的一大熱點,因此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圖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處于當今社會中,圖書管理人員要及時“充電”,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同時,要增強自身的溝通能力、實踐探索能力,并且要掌握一門外語,便于為外國友人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務。可以說,隨著我國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文化交流日漸頻繁,使得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員都開始踏進圖書館當中,因此圖書管理人員要轉變以往呆板的工作模式,應該熱情大方,提升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當好“導航員”。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的橋梁,促進了管理人員與讀者的心靈交流。故此,圖書管理人員應該完善自身的服務水平,加強信息化運用能力,特別是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引導讀者掌握圖書檢索技術,提高讀者受眾的滿意程度。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讀者文化水平較高,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在圖書選擇上也有各種不同的閱讀傾向。信息技術便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信息平臺,圖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信息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與幫助,節約讀者的搜索時間,并改善以往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的關系,促進信息化服務完善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這幾年,科學技術不斷更迭,信息化時代儼然已經到來。面對洶涌而來的互聯網浪潮,圖書管理工作機遇和挑戰并存。圖書館為了進一步優化管理工作,要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內在優勢,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采取電子技術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素養,便于更好地為受眾提供便捷化的圖書服務,涵養知識水平。
(責任編輯:武多多)
參考文獻:
[1]楊蓉.信息時代圖書管理工作的發展機遇與制約因素[J].信息化建設,2016(2):199.
[2]王文艷.信息時代圖書管理的思考[J].黑河學刊,2015(4):133-134.
[3]韋力莉.淺談信息化背景下的圖書管理創新策略[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8):166-167.
[4]陳偉.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優勢與應用[J].管理觀察,2020(22):77-78.
[5]覃輝蘋. 電子信息化過程中圖書管理的現狀與對策[C].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