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可佳
摘要:隨著國際交流的逐漸深入,“漢語熱”現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許多國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致使“師資短缺”現象越來越明顯。目前,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生開始選擇從事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本文對此現象進行了SWOT分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英語專業畢業生;國際漢語教師;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H19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1 背景介紹
當今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世界經濟也在緩慢發展,經歷著分級分化的改變,國際投資和多邊投資貿易格局以及規則發展變化調整不定,各國的發展問題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特別強調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個聯系。語言的互操作性可以說是實現這五通的重要前提。從語言和文化融合開始,自“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相關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并不斷培養語言人才,開展文化活動,促進民間交流,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準備學習漢語,出現了許多國家國際漢語教師供不應求的現象。許多西方發達國家也開始建立孔子課堂和孔子學院,并使用語言作為媒介推動中國的發展。因此,國際漢語教師已經成為一種受歡迎的職業,不論是對外漢語教學還是傳播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都需要精通外語的國際漢語教師。漢語學習受遺傳因素影響,但獲取語言系統特定內容不是通過遺傳傳遞,而是通過學習獲取。這就表明,如果想要學好漢語,就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若是有一名精通外語的國際漢語教師來指導,便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所以,精通外語的國際漢語教師在這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英語專業并不是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的對口專業,但是英語專業屬于語言類專業,國際漢語教師會有著較高的語言水平,而且現在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一門語言,所以他們在交流上也會占有較大的優勢。盡管對外漢語教師職業發展前景很廣闊,但由于各種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分析國家漢辦輸送漢語教師志愿者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也反映了國際漢語教師需要培養的能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美國、英國、瑞典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頒布了法令,將漢語教學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且隨著生源的不斷增加,對漢語教師的需求也將急劇增加,這是漢語教學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也是英語專業學生從業的一大發展方向[1]。
2 英語專業畢業生從事國際漢語教師的SWOT分析
2.1 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優勢分析
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可以保證其自身具備一定水準的英語水平外,而且還學習過第二外語,再加上自己熟悉的漢語,三門語言的學習與掌握讓他們更加具有學習語言的優秀能力,還具有與外國友人進行順暢交流的口語能力。有學者指出,不懂外語的人很難從事對外漢語教師這一職業,因為跨文化交際首先通過外語進行交流,對國際漢語教師而言,外語水平越高,他們掌握的語言就越多,合理使用將會極大地幫助教學和跨文化交流,這就和我們學習英語一樣,從我們開始學習英語起,我們的教師就都是中國人,他們不僅中文流利,英語也掌握得不錯。作為初級者,剛開始學習難免會聽不懂教師說的英語,所以很多時候教師會采用英漢雙語結合的方法來教學,時而漢語時而英語,而非全程英文,這種雙語結合的教學方法對我們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助,能夠促進英語水平的提升。
若讓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從事該行業會擁有很多閃光點:他們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掌握多門語言,在學習方法上有一些小竅門,除了課堂上的教學,在課后可以與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現狀以及課堂上不懂的地方,并逐一解決。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但是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已經學習過西方文化,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有一定的了解[2]。這樣從事對外漢語教學這份職業時,他們就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并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同時他們還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傳授知識,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其本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在日后的學習及運用中避免出現錯誤。學好一門語言的前提是了解它的文化背景,每個國家都存在著其各自特有的文化,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內涵以及文化差異,不免會在語言的使用和交談中出現一些差錯和誤解。
目前正在調查以中文為外語的兼職教師培訓現狀和需求,結果表明:37.3%的漢語教師、27.4%的文學科學和36.0%的兼職教師具有共同特征,都將“外語水平不足”列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第一個困難。因此,對于像他們這樣的教師來說,提高外語水平是最緊迫的需求。由此可見,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從事對外漢語的教學有著不容忽視的優勢。
我國英語教學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每個城市都可以看見很多英語學習機構,不同的機構不同的教師,每個人教學方法都會有所不同,這對英語專業畢業生而言又是一大優勢,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能讓他們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玩游戲學習是十分常見且受歡迎的教學方式之一,他們在教學漢語時也可以參考這一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2.2 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劣勢分析
英語專業的畢業生轉型從事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也存在不足,并非全部都是優勢。他們對于漢語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齊,有的甚至從未接受過專業的漢語教學培訓,僅憑自己對母語的直觀認知和掌握就開展教學,其效果可想而知[3]。對漢語的相關知識他們其實并未了解透徹,甚至存在一些知識盲區。而外國學生與我國學生截然不同,他們在課堂上活躍,會積極回應教師并提問,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刻請教教師,不會存在課堂上鴉雀無聲的現象。倘若身為教師對該知識了解不夠透徹,就會無法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氣氛變得十分尷尬。不少教師還對國際漢語教學方法存在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學,哪種教學辦法是有益的。除此之外,英語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英語,接受的專業學習也是英語,他們的漢語知識相對匱乏,比如對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只知道大概,詳細講出來源、相關事件等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
英語專業學生轉型成為國際漢語教師,其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心理素質都明顯存在不足。學習一門語言的關鍵是學好其語法。漢語雖為其母語,但是靈活的語言運用能力無法與系統的語言理論及語法知識等同。每一門語言的教學語法都至關重要,在教授漢語時為了學習效率老師會向外國學生輸出一個系統的語法體系,以此加深他們對漢語的了解,方便他們學習與掌握。而英語專業畢業生并未接受過專業的培訓,能力捉襟見肘,所以,在教語法時就會陷入不清晰、不系統、不準確的尷尬境地。
2.3 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機會分析
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蓬勃發展為英語專業畢業生帶來了機遇,尤其是赴外漢語教師的缺口更為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自從“漢語熱”掀起后,漢語學習者日漸增多,導致出現了國際漢語教師不足的現象,這對英語專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機會。在選派國際漢語教師時,除了漢語水平和外語水平需要過關,國際漢語教師還需要在國外獨立生活,并且能夠和外國領導、同事、學生進行深入交流,交流學習進度、學生的情況、教學心得等。外語水平不過關將會很難在國外生活,因為語言障礙導致交流困難,更不用說與外方的合作伙伴進行工作上的交流,而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主修外語,與外國友人交流是不存在障礙的,這一優勢恰恰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原因如下:
(1)英語專業的學生擁有不錯的外語水平,可以毫無障礙地進行交流。
(2)更能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的語言錯誤,在學生的流利度和準確度之間找到平衡,懂得如何恰當處理學生不同類別的錯誤,因為語言的學習都是相通的,有一定的聯系。
(3)有一定的學習經歷,能夠理解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遇到的難點,考慮學生受挫時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和學生建立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對待初學漢語的外國學生時,他們利用英語和漢語在語音、語調、語速等方面的差異性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使課堂的教學活動進展順利[4]。
2.4 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威脅分析
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威脅,目前的局面是:(1)我國擁有大量漢語專業教師和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畢業生,但很多人因其英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受限不能勝任對外漢語教學工作[5]。(2)我國也有大量英語教師,他們擁有外語教學經驗、英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但其漢語教學能力有限不能勝任該工作,若想勝任則需同時滿足漢語與外語的雙重標準。除此之外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聽上去高大上,實際上發展前景不明朗,從漢辦招聘細節中發現,大多數教授國際漢語的項目周期不超過兩年,兩年之后是續約、更換學校還是回國,都將重新面臨選擇。因此,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的發展路徑是缺乏連續性的[6]。
另外,國際漢語教師沒有明確、系統、權威的分級制度,導致在國外教授漢語的職業生涯缺乏精神激勵和上升空間,這也就使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缺乏吸引力。教師在完成國際漢語的教授項目后一般都是選擇回國回歸原單位,但是國內教授國際漢語的機會較少且缺乏流動分享平臺,國際漢語教師迫于生活不得不選擇轉型教授其他語言。因此,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使它的誘惑力、吸引力降低[7]。
3 結語
本文對英語專業畢業生從事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進行了SWOT分析,讓英語專業畢業生對轉型從事國際漢語教師有了更深入、更明確的了解,知道了從事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存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英語專業畢業生從事國際漢語教師這一職業,會比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多出很多的優勢。首先就是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于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去提升英語水平;其次,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學習語言的時間較長,擁有較多的經驗與心得,除了這兩點外還有很多優勢[8]。但是,對英語有了自信和保障的同時,還需要去花費時間更好提升漢語水平。綜上所述,英語專業的轉型教師在國際漢語教學中存在著很大的優勢,但也不能忽略所存在的劣勢。在決定轉型前需要好好分析該職業的SWOT,把優勢發揮到極致,盡可能去避免、改變劣勢,把擁有的機會好好把握,盡可能弱化存在的威脅,并且還要不斷優化提升英語和漢語水平[9]。所以,英語專業學習者若想成為高水平的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勇敢面對挑戰,以漢語教學者和學習者的雙重身份重新審視和研究漢語基礎知識和漢語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讓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同時了解甚至愛上中國文化。
(責任編輯:陳之曦)
參考文獻:
[1]戴興偉.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發展為大學英語教師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教育現代化,2019(32):149-150.
[2]劉素俠.如何在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水平[J].考試周刊,2017(Z2):97.
[3]孫宜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文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J].海外華文教育,2017(07):893-902.
[4]孫宜學.“一帶一路”建設催生對外漢語教師旺盛需求[N].文匯報,2017-07-21,
[5]孫文博.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促進經濟快速發展[N].吉林日報,2016-03-01,
[6]屠海波.“一帶一路”文化傳播人才培養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09):40-42.
[7]肖達娜.由英語專業轉型而來的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的優劣勢分析-以四川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04):42-47.
[8]周文力.精準定位 增強國際傳播針對性和實效性——廣西電視臺對東盟國家傳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5):10-14.
[9]周燕.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J].學術探索,2015(07):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