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摘要:現如今,我國是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期,配電網設備檢修能夠及時發現常規試驗或外觀檢查難以察覺的問題,使電網設備隱患或故障得到及時消除,通過合理有序安排檢修工作,可有效提高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常規的檢修計劃制定過程通常包含分部門收集與匯總的過程,存在著潛在沖突與不合理之處,在實施之前,需要從技術與管理角度進行優化。
關鍵詞:配電網絡;維護計劃
引言
配電網檢修計劃優化能夠有效阻止事故發生,縮短停電時間,檢修計劃優化本質上是一個離散性、非線性、維數高的組合優化問題,存在難以處理的多項約束條件,需要兼顧配電網可靠性與經濟性的影響,而運用數學優化算法效果不盡人意。目前配電網檢修計劃主要依賴計劃人員經驗進行調整,受制于算法、計算工具與管理制約,校核過程比較粗放,對于復雜的配電網而言,無法直觀發現檢修項之間的潛在沖突,需要經過轉供計算與仔細分析才能發現。另外,網架薄弱環節隨著電網運行方式、負荷的變化而變化,檢修項安排不當,極容易造成停電風險上升,不利于停電時戶數指標的控制,對檢修計劃進行優化,是保障配電網檢修計劃“五個零時差”管理目標實現的重要前提。
1優化配電網運行管理的必要性
所謂配電網是指根據用戶用電量的需求不同而對電力進行分配的結構體系,是整個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而配電網在工作時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配電網正常工作,實現供電穩定性的要求。由于我國經濟處于不斷發展中,人們生活用電、企業生產用電對電力公司的供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要求下,配電網運行管理工作出現了較多的問題,比如設備管理水平較差、配電網架構不完善等。另外,配電網運行管理模式決定著供電穩定性能,需要電力公司不斷優化配電網運行管理模式,創新出優質的管理模式并應用于實際管理中,從而有效控制能源消耗與浪費,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
2配電網檢修計劃的優化方法
2.1配電的檢修原則
1)保證配電維護安全在電網系統的維護過程中,應注意員工的安全,在某些平原地區,電網維護的安全風險較低,但如果在偏遠山區進行電網維護,必須提高對于配電安全檢修與維護的重視程度。在維護過程中必須謹慎處理檢修過程,在配電檢修過程中需要的人力較少,而且通常需要修理更多的線路,并且施工環境更加復雜,這可能對維護人員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人員健康。2)保護措施在配電檢修實踐中,電網維護過程具有嚴格的配電檢修標準和安全保護措施。但是,大多數電網在維護過程中需要在戶外工作,維護人員相對較少,因此在實際的維護過程中,維護人員經常不嚴格遵守電力維護的施工標準,同時,在進行高空作業時,一些維護人員也沒有按照規定系安全繩,這對維護人員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2加強檢測管理的交流和創新
除了制定相關制度保證內部員工在配電網運行檢測時,能夠高效合理外,還要對檢測和管理方式進行階段性的創新和改進。首先部門領導要重視檢測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引領員工進行思想的交流與創新,相關部門可以組織檢測管理人員定期的召開內部會議,對上階段檢測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找出制度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對外,可以與兄弟公司定期的進行相關部門的合作探究,通過在交流與互動中實現自身的快速提高,這對于每一個公司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好處,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安全問題一旦產生所帶來的影響和后果是不堪設想的,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給用戶和居民提供更好的用電質量,有效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2.3靈活應用智能機械,減少人力資源投入
國家經濟發展下的人們對電力生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電力生產效率、成本、質量等方面。而要滿足這些要求,需要電力企業具備良好的管理機制,而我國目前的狀態是缺乏相關體系的管理機制。電力企業的實際電力產量能夠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在施工時存在著不合理的因素,并且會在日后使用時存在著安全隱患,對我國經濟具有較大的影響。如果在電網運維過程中應用智能化技術有機結合每一個過程,能夠讓各階段、每個環節在有機聯系后,可以實現電網輸送系統管理體系達到完整化的要求。因此,電力企業應靈活運用智能機械,并且在智能機械加入電力生產中能夠減少人力資源投入成本,還可以實現每個環節都可以進行信息的流通,能夠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各環節實際生產狀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電網運維檢修事業的整體發展。此外,由于我國電力輸送會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需要電網應用的材料都具有較高的質量,還需要對電網的使用進行合理性規劃,才能保證電力輸送效果。在建立電力分配網絡系統時,也同樣會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建立的電力結構具有較為復雜的特點。因此,需要先考慮結構是否合理性,是否能夠方便后期的維修與更換工作,還要實現合理化的串通。由于電力分配網絡系統需要具備完整的整體性,各環節之間的工作內容不同,需要存在良好的管理系統能夠進行合理化控制,只有這樣才能靈活應用電力系統。同時,還需要將后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實現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
2.4檢修協同優化
主要從檢修項之間電氣相關性與時間相關性2個維度進行優化。電氣相關性是指位于同一個轉供區域內的2個或多個待檢修設備,電氣相關性分析有利于解決重復停電問題,通過一次安排2個或多個具有電氣相關性的設備,可以避免多次重復停電,提高供電可靠性;時間相關性是指2個或多個具有電氣相關性的檢修設備檢修時限可以在一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調整,時間相關性可以幫助計劃人員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周期內審視不同檢修時間段內有電氣相關性的檢修設備,通過統籌調整位于不同檢修時段的協同設備,避免重復停電。
2.5遺傳算法理論
遺傳算法的應用主要是在相應功能的局部范圍內,即將電網系統中不同電力設備的相關數據轉換為相應功能的局部范圍,從而可以同時使用遺傳算法。所有電氣設備均經過測試,以幫助員工了解電氣設備的實際情況。
2.6設置一體化的檢修管理系統
隨著我國科學水平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已經被應用到了社會中的各個企業。互聯網的高效性為企業的發展與創新帶來了巨大的動力,電力公司想要實現自身的進步和快速發展,必須要把握好這一有力工具。為了實現更好的檢修和管理,電力公司可以設置在線的監測檢修管理系統,通過安裝攝像頭等設備對配電網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全天候、多角度的監測和觀察,保證安全和故障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減少由于時間差等問題帶來的巨大損失。使用一體化的監測管理系統,也是對自動化技術的一個良好應用,自動化技術和一體化的管理方式是未來各企業的發展趨勢,該方式能夠有效減少人力和物力,對于我國電力公司的整體發展來說,更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結語
本文從最常見的檢修項互斥與檢修時間不合理2個維度提出了檢修計劃優化方向,通過對檢修風險與檢修資源合理利用進行了優化,并提出了檢修計劃優化流程。
參考文獻
[1]黃弦超,舒雋,張粒子,等.免疫禁忌混合智能優化算法在配電網檢修優化中的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11):96-100.
[2]郭術明,姜英武,配電網檢修計劃優化應用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7,8(11):52-53.
[3]黃弦超,張粒子,舒雋,等.配電網檢修計劃優化模型[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1):33-37.
[4]郭欣.配電網檢修計劃的優化[J].農村電氣化,2016.4(347)11-13.
[5]曹晶,張冰芳,王宇軍,等.基于“五個零時差”的配網計劃檢修精準管控[J].大眾用電,2020.35(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