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進
摘要:林業資源是我國經濟建設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來說意義重大,我們的林業管理層一定要緊抓林業發展各項內容,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林業法律法規來制定林業發展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將工作重心放在林業資源的保護以及生態環境保護上。始終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林業管理中。全面提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好的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管理;可持續;資源;分析
1 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我國林業不斷得到發展。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現在我國森林面積覆蓋率達到21.36%,并且發展迅速,森林面積以每年 200 萬hm 2 的速度遞增。但是同樣,我國林業的發展也面臨巨大的挑戰,盡管總體上森林面積不斷增加,但是因為我國疆域遼闊,地區之間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造成我國森林覆蓋并不均衡,再加上濫砍亂伐的現象,我國整體林業發展不容樂觀。
2 林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林業資源不論是在保護工作還是在管理工作上都已經步入正軌。并且也根據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了科學的林業資源管理體系。但是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趨勢,使得我國的很多區域都出現了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嚴重破壞了我國的森林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由于我國的土地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而且植物種類也很多,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獨特的生長習性。如果我們的林業管理人員用統一的模式來管理的話,對植物的正常生長是會造成影響的。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對林業重視程度的加深也使得各個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林業的管理力度。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林業管理工作仍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林業資源,而且還限制了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再就是,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因此很多林業政策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區就沒有普及到,這也使得偏遠地區的管理者輕視林業管理,導致亂砍濫伐的現象頻繁出現,森林破壞行為非常嚴重,這也在整體上影響了林業的管理效果。
3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策略分析
3.1 提高生態保護意識
對林業部門的生態管理來說,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加強林業管理的思想覺悟是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林業管理上諸多漏洞的基本途徑。目前,在我國的林業管理工作中,因為相關人員缺乏責任觀和信念,就導致林業的發展在大體上只能依靠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管理,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身處林業部門管理工作崗位的人員要首先轉變自己的生態保護意識,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注重對生態文明的保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在林業管理工作人員的日常活動中要注意細心觀察,以便從多個角度進行有效的林業管理工作。如通過報紙、媒體或者網絡作為媒介介紹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講解林業發展對人類未來前景的作用以及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高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覺悟,最終實現全民參與到林業保護工作中來。
3.2 采用先進的營林造林模式
林業管理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其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高水平,同時也需要工作人員具有高度的工作素養。但是由于其中任務較為繁瑣復雜,所以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較大,工作內容較多,此時,相關的管理人員便可以使用先進的管理模式,比如使用計算機設備對森林整體性掃描,并分區域安裝監控設備,實時監管林業的狀況,在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在造林方面,工作人員可以采取生物造林的模式,開展該項工作,降低森林由于蟲害而出現巨大的損失。
3.3 強化森林資源普查和動態監測
在整體的林業管理工作中,實施森林資源的普查工作以及動態監測工作,能夠有效地提升林業管理工作的質量。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對整體的森林區域進行劃分,并以區域為單位分配給不同的監管人員進行管理。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提升自身的工作態度,對于自己負責的林業區域提升監管力度,定期對其實施普查;當監管人員發現林業中存在某些問題時,一定要及時進行記錄以及上報,并采取一定的應急措施,將損失降低;工作人員還應該對林業的動態進行檢測,當發現其出現異常時,應該及時進行檢查,以此降低不必要的損失。
3.4 完善林業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
在生態文明的環境保護中,由于缺乏政府部門的相關法律條令約束,有些不注重生態保護的人員就會在森林里進行過度采伐或是亂砍濫伐,這些不合理的采伐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林業發展的進程。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合理的政策或是出臺相關的條令對林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準確定位,以便在未來的生態發展中可以實現合理的樹木砍伐,并進一步實現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此外,針對2009年頒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這一法案要重視其中的法律條令,加強林業管理力度,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5 將科技運用到林業發展中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將科技運用到林業的發展進程中將極大地提高國土綠化速度,并解決一些林業發展技術上的難題。在新時代的發展進程中,傳統的林業管理工作已經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而且也不再適應目前的林業發展狀況,所以,在新時代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應該與科技相結合,并在科技發展的同時加強對環境保護和生態資源保護的合理利用。例如,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以往的技術手段很難做到育苗高成活率這一點,就可以采用技術手段,培育幼苗,實現興林、造林的目標,進而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技運用到林業發展工作中來,將進一步提升林業的市場競爭力,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傳統的林業經濟帶到現代的經濟產業鏈中,從而實現借助林業資源推動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6 完善林業部門的監管機制
在過去的林業發展中,往往會出現因為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而導致林業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完成效率低的情況,并且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在森林里偷砍、亂伐的現象,不利于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以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林業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監察部門,從而加強對林業管理的監督。在這一過程中,林業監督部門要首先明確管理工作的責任劃分,要將管理內容細化到每一個人身上,對亂砍濫伐嚴重的區域更要進行全面的監察;其次林業部門的管理畢竟有一定的范圍,很難做到全面覆蓋,因此要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舉報,然后對舉報事件進行實地調查,一旦確認其違法犯罪的嚴重性就要立刻對當事人采取一定的法律懲處,同時可以適當的對舉報人給予相應獎勵。以此來鼓勵群眾,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視角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充分享受著社會進步帶來的便利,在物質文明得到滿足后,開始把目光轉向保護生態環境,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林業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資源,在促進社會進步和維持生態平衡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對當前經濟建設和后代生存環境都有著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珍,趙春娟.立足生態環境建設發揮森林綜合效益[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18.
[2] 譚文雄,劉碧云,陳富強.美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借鑒的文獻綜述[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18.
[3] 陳景和,田文俠.山東林業信息化應用技術現狀與展望[A].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3 森林經理與林業信息化的新使命論文集[C].2019.
[4] 譚文雄,劉碧云,陳富強.美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借鑒的文獻綜述[A].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