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440 廣東省廣州市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 馮婧昕
“糟了!要遲到了!”
我急匆匆地從地鐵站跑出來,在地鐵站旁的公交車站等公交車。這公交車像是在和我作對,平時5 分鐘一趟的車,現在我等了快10 分鐘,卻連車的影子都沒看到。我急得在公交車站踱來踱去。這時,我看到公交車站旁邊有幾輛黃色共享單車。我轉念一想,反正目的地離這里也不是很遠,騎個車興許不會遲到。于是我拿出手機掃了碼,騎上單車,一路飛奔,壓著點兒到了目的地。
“壓點兒王,不愧是你。”同行的朋友看到我,指著手上的表笑著說。我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氣喘吁吁地說:“我等了10 分鐘也沒等到公交車,急死我了!多虧這小黃,不然我就遲到了。”朋友夸張地張大嘴巴,用一只手捂著嘴,吃驚地說:“不會吧不會吧,你還不知道嗎?因為有了共享單車,沒有多少人去坐公交車了。我們平時坐的那趟公交車改成20 分鐘一趟了。”我吃驚地問:“它真的這么火嗎?”朋友聽后哈哈大笑:“現在好多上班族都騎共享單車,省時省錢還鍛煉身體。美女,你家剛通網嗎?”我翻了個白眼,挽著她的手臂開始了我們今天的踏青之旅。

我們步入公園,走在綠蔭下,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我們身上,幾聲聒噪的蟬鳴入耳,眼前是郁郁蔥蔥的樹木,花團錦簇的草叢。我們拿著手機一路拍照,說說笑笑,不亦樂乎。突然,手機振動了兩下,是一條提醒:“您的手機將在兩分鐘內關機,請及時連接電源。”我一驚,趕緊在背包里翻翻找找,沒有找到充電寶。
我焦急地問朋友:“有充電寶嗎?我的手機沒電了。”她攤開手說:“巧了,我也沒帶。”我哭喪著臉,手機沒電,連地鐵都坐不成,我不會回不了家吧?朋友見我垂頭喪氣,用一只胳膊攬住我的肩,說:“怕啥,姐給你借。”我觀望了一下四周,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不像是會有充電寶的人。“去哪兒借?你在這兒有熟人嗎?”我疑惑地問。她神秘地笑了笑,說:“共享充電寶聽說過嗎?我給你借一個。”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蹦蹦跳跳地跟著她走。
在一個便利店里,我看到了一個綠色的大長方體機器,里面有一個個綠色的充電寶。朋友拿著手機掃碼,付押金,取充電寶,然后故作大方地把充電寶塞到我的手里,說:“送你了,不用謝!”看到她這個樣子,我笑得前仰后合。回家前,我在地鐵站附近的一個商店還充電寶,我像第一次騎自行車的小朋友那樣笨拙,鼓搗了好久,終于搞好了。做完這一切,我像發現了寶藏,高興極了。
共享真好!出門不用帶沉甸甸的充電寶,不用坐讓我頭暈目眩的公交車。共享給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可真大!
(指導老師 王傳平)
簡 評
這篇文章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棄大選小,棄抽象選具體,棄一般選個別。文章不是從社會的角度來寫共享帶來的變化,而是從“我”的角度,通過寫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兩件具體的事來寫變化,這比籠統地介紹要生動有趣,也易于把握。我們有些同學在寫這類文章時,常喜歡從社會、從國家的角度來寫,這樣的文章雖能表現變化,但易流于空洞、枯燥。二是構思巧妙,行文自然。文章把生活中的兩個變化安排在“我”出行的一天中來寫,以“我”的活動為線索,將兩件事巧妙地串聯起來,如此安排自然巧妙。三是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發生變化的原因、結果讓人一目了然。四是描寫生動,人物活動很有畫面感,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王傳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