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珍 貴州遵義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農村經濟發展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想要使農村經濟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必須對現有農村金融生態體系進行完善,使其能夠具備滿足現代化社會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的能力。我國農村金融整體發展水平目前還無法達到標準要求,存在的問題眾多,主要以金融風險隱患較大、金融支農能力弱化較為突出。不僅使農民、農業企業貸款較難,而且農村金融機構難貸款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人士必須加大對農業金融生態體系改革的重視力度,將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妥善解決,使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只有對農村金融生態系統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才能使各項資源得到有效配置,資金得到良性循環,使農村經濟在金融生態系統的完善下,得到和諧、快速的發展。
第一,應該對農業發展銀行的定位進行重新審視,對其類型數量和主要指標進行明確,如表1 所示,使機構的作用能夠輻射到中心鄉鎮和貧困縣,拉近與農村經濟之間的距離,對無法通過競爭性金融活動而獲得資金支持的農村金融需求給予足夠滿足。
第二,在已有試點的基礎上,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將民治思想徹底替代官辦色彩,健全農村金融約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實行民主經營管理、提高產權清晰度。在此基礎上,對我國農村居民貸款規模明確了解,如表2 所示,對貸款方式進行積極創新,對信貸結構進行積極優化,使服務品種具有多樣化特點,使農村經濟主體農戶具有的大額資金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第三,農業銀行要對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需求的明確了解,在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給予基層銀行下放貸款的權限,使農村發展具有的資金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同時通過對國家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等措施的有效應用,使商業銀行能夠將一部分資金真正運用到開展農村金融服務相關工作中[1]。
通過對目前我國農村市場金融體系展開的大量實地調查研究能夠知道,農村金融市場信息缺乏對稱性、金融活動頻率較高、金額較小、金融網點分布較廣等特點,金融需求主體不具備可變現和具有一定擔保效應的抵押物,具有的法律程序意識普遍不高,嚴重缺乏與金融相關的知識,這些因素都是導致我國農村市場金融體系難以健全發展的因素。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農村金融機構要對金融產品進行不斷研究,使金融市場劃分較為詳細,能夠為農村經濟主體以及廣大農民提供具有差異化、特色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要對新的效益增長點進行不斷培養和挖掘,使業務開展范圍得到進一步拓寬,降低金融機構的營業成本和征信成本,將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集約化經營模式徹底替代傳統粗放型經營模式。除此之外,還要對傳統金融服務方式進行不斷創新,對三農信貸給予足夠支持。在業務流程創新、擔保方式創新、授權授信辦法創新、資信評估方法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使農村企業和農村用戶對融資、票據流通、結算等方面具有的多樣化要求得到有效滿足[2]。

表1 截至2019 年底中國農村金融機構的類型、數量與主要指標

表2 2019 年我國農戶借貸規模
想要保證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健康發展,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建立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這也是保障農村金融生態系統能夠得到全面改善的重要途徑之一。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對農村金融方式進行比較,如表3 所示。
第一,政府應該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建立信用信息平臺以及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協調平臺,使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對輿論、監督、宣傳、經濟、法律等手段進行綜合利用,對社會信用具有的逆向懲罰機制和正向激勵機制進行建立和完善,對新用戶建設、信用村建設、信用鄉鎮建設、企業信用評級等活動進行積極開展,從貸款利息收回率、企業規范改制比例、企業逃廢金融債務比例、不良貸款比例這四個方面入手,對目前的金融信用環境狀況進行科學衡量。促進各類資本能夠主動進入農村信用評級市場,從而建立具有較高信用和誠信的社會風氣。

表3 農村金融方式比較
根據以上針對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有效改善途徑,展開的系統性分析和全面研究,我們能夠更加明確的了解,想要有效提高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建立健全效果,不僅要對具體工作具有的重要性給予足夠認識,還應該對導致我國農村金融生態體系無法健全的各項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對應的措施對這些因素進行逐一解決。不僅能夠使農村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差別化與多樣化特點得到充分彰顯,從而在農村金融市場的大環境下,保證各種金融機構能夠將自身具有的金融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加強對市場開放機制的運作力度,使農村金融組織能夠結合具體經濟活動,實現自生、自發、自主、自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