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

9月16日,“科創中國”2020“企業創新大家談”第二期活動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活動以“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行業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策略,探索科技創新的研究方向和實施路徑,助力推動生物醫藥行業在科技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寧方剛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緊迫性愈加凸顯。廣大企業亟需借助創新發展之道,謀求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協充分調動“一體兩翼”合力,廣泛匯聚各類創新資源,因時因需因能打造的“科創中國”品牌,旨在嫁接供需資源,推動科技經濟融合,服務經濟發展和降本提質增效,構建技術服務與交易體系、資源動態循環機制以及融通創新生態系統。作為“科創中國”品牌下的一項重要活動,“企業創新大家談”旨在搭建企業家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對話交流平臺,以發現企業需求價值和構建園區產業鏈為重點,探索產學融合的組織機制和激勵機制,提升企業創新水平,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楊美紅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山東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從十三五時期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到2018年確立的“十強產業”中的醫養健康板塊,山東省在海洋藥物、生物技術藥物、中藥現代化、新型醫療器械等產業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山東擁有國家級醫藥創新平臺21個,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5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61家,4個首批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醫藥工業規模占全國七分之一,13家企業進入全國藥企百強。濟南生物醫藥產業業務收入已經突破千億元,并提出2022年提升至2000億元。這次中國科協“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對于濟南、乃至山東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山東省科協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更加關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從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等方面,推動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創業,助推山東萬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活動主旨報告環節,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4位報告專家分別就生物醫藥領域的改革創新、成果轉化、人才配置、創新藥開發以及科技園區運營等問題進行分享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在題為《以改革創新為引擎,促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闡釋了如何通過改革創新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他認為,創新、人才、發展三者互為因果,沒有人才,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創新要全方位,既要彎道超車,但超車速度又不能太快,醫院的核心是醫療,不是SCI,但光會看病,沒有科研也不行。因此,醫院既要以臨床問題為導向,也要有技術創新。
一直以來山東省腫瘤醫院不唯規模、不唯收入論,“‘大不是硬道理,強才是關鍵”,于金明如是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醫院里,就是病人至上,職工利益至上。
山東大學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魯商集團首席科學家、山東省科協兼職副主席凌沛學作了題為《科技成果產業化及人才配置》的報告。他認為,從產學研結合,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金服用”緊密結合的技術轉化體系,我國科技發展戰略實現了重大調整,政府的職能被放在首位。他強調,應以整個國家的戰略作為主導,堅持市場導向進行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化,高效整合和掌控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各環節的資源,實現成果轉化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山東省干細胞學會副會長、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兼生命科學城發展中心主任沙君明在題為《后疫情時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報告中,介紹了濟南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情況。濟南高新區是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在2018年國家級高新區排名中位居第11位,總面積3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40萬人,高新技術企業912家,占濟南總比重的43.5%。近年來,濟南高新區企業進駐速度不斷加快,2018年進駐企業主體為18000多家,2019年達到22000多家。目前高新區已擁有超過80000家企業,企業的高速聚集對高新區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十一五”期間,濟南高新區開始布局生物醫藥產業,在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抗腫瘤藥物、中醫中藥、醫美抗衰、醫療器械、特醫食品六個方向深耕。截至2019年底,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企業數量已突破3000家,產業規模達1031億元,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中排名第五,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和武漢東湖高新區。今年上半年,濟南高新區生物醫藥增速仍在14%左右。
齊魯制藥創新藥物研究院副院長王亞寧作了題為《全球創新藥開發趨勢以及齊魯制藥的創新藥物開發的布局及戰略》的報告,從齊魯制藥的角度談了生物制藥創新及全球創新藥物開發趨勢。他認為,未來五到十年,創新藥物開發的趨勢會像奧林匹克精神一樣——更高、更快、更強。
創新藥物開發的核心是基礎研究,從RNA藥物、細胞、基因治療,到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進行靶點篩選以及獲選分子發現,新一代創新藥的研發創新門檻技術含量不斷提高。
全球藥物創新首先表現在創新靶點布局上,從2017年到2019年,創新靶點翻了一倍,這些靶點進入臨床早期、臨床前期研發,使創新項目臨床推進更快。
全球十大藥企對創新的投入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60億美元,而中國藥企上市公司的數據也顯示,其研發投入顯著增加。此外,過去三年中,各大藥企之間在技術、平臺、核心產品線等方面的聯合以及公司并購等也顯著增強。
此外,本次活動還設置了圓桌對話環節和兩個分論壇,邀請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創新路徑,分享創新發展案例及經驗。
據悉,本次“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山東省科協、濟南市科協、山東省科技咨詢中心有限公司、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