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摘 要】目的:評價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在促進嬰幼兒早期發育方面的價值。方法:選擇2019年1-8月期間收治的100例嬰幼兒,根據保健措施不同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干預組),對照組與干預組各50例。對照組嬰幼兒采取兒童常規保健,干預組嬰幼兒采取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對比2組嬰幼兒6個月后身體發育指標變化情況以及常見病發生情況。結果:干預6個月后對比干預前身高、體重、MDI、PDI身體發育指標水平,指標差異顯著P<0.05。組間腹瀉、貧血、濕疹等小兒常見病發生率比較,干預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可以促進嬰幼兒早期發育,且提高嬰幼兒成長階段的安全性。
【關鍵詞】標準化兒童保健 ?嬰幼兒 ?早期發育 ?身體發育指標 ?常見病
【中圖分類號】R174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21-01
嬰幼兒階段是小兒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發育狀況不同程度上影響身心發展[1]。當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越發重視嬰幼兒的保健工作,而不同干預措施對早期發育的影響也有所不同[2]。基于此,本文就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的價值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嬰幼兒,監護人知情同意,排除先天性嚴重疾病小兒,時間選自2019年,總計100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對照組與干預組分組,2組各50例。對照組小兒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個月-3歲,平均年齡(2.3±0.7)歲。干預組小兒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個月-3歲,平均年齡(2.5±0.5)歲。對照組、干預組小兒性別與年齡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落實常規兒童保健干預,即家長常規喂養、教育指導等。
干預組——落實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1)喂養指導。指導家屬小兒出生半年內堅持純母乳喂養,母乳不足情況下予以配方奶粉喂養,產婦增加健腦食品攝入量以提升乳汁質量,6個月后嬰幼兒合理添加高微量營養素輔食增強營養,斷奶后充分攝入鈣、蛋白質,并隨著年齡增長增加進食量,偏食/厭食者盡早糾正,避免營養不良。(2)疫苗接種指導。嬰幼兒常見疾病包括貧血、肺炎、腹瀉等,予以家屬宣傳教育,叮囑家屬根據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疫苗。(3)早期指導。向家屬介紹早期教育價值,以提高家屬的重視程度。采取多種方式(播放影片、發放宣傳手冊等)宣教,以提高家屬的認知程度。定期測試嬰幼兒神經心理發育情況,以了解嬰幼兒成長發育情況。
1.3觀察指標
記錄2組嬰幼兒身體發育指標變化情況以及常見病(腹瀉、貧血、濕疹等)發生情況。
1.4數據分析
受試嬰幼兒觀察指標數據基于SPSS19.0計算,計數型指標常見病發生率以例(n)、率(%)描述,計量型指標身高、體重、MDI、PDI均值以均數(MeanValue)±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x±s)描述,采用(x2)、(t)檢驗。若P<0.05,證明指標結果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嬰幼兒常見病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100例嬰幼兒常見病發生情況見表1,總發生率分別為7.5%、32.5%。2組嬰幼兒常見病發生率比較,X2=7.4405,P=0.0063。
2.2身體發育指標水平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100例嬰幼兒干預期間身高、體重、MDI、PDI身體發育指標改善情況見表2。干預后對比干預前身體發育指標比較,P均<0.05。
3 討論
人類成長階段,嬰幼兒早期成長是關鍵階段,起著基礎性作用[3]。嬰幼兒健康成長、身體、心理發育密不可分,均為嬰幼兒早期發育的主要部分,需以有效的成長干預措施提高早期健康發育程度[4]。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是新型健康干預模式,在指導嬰幼兒家長科學合理喂養嬰幼兒的基礎上保證成長發育所需營養,疫苗接種可以提高嬰幼兒家長對常見疾病的防治、預防意識,保證嬰幼兒健康成長,進而從整體上保證嬰幼兒各方面體征發展,提高嬰幼兒智力,促進早期腦部發育[5]。
試驗結果顯示:組間干預后身高、體重、MDI、PDI身體發育指標水平比較,干預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腹瀉、貧血、濕疹等不良發生率7.5%低于對照組32.5%,P<0.05。
綜上所述,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可以促進嬰幼兒早期發育,進一步提高小兒成長階段的健康情況。
參考文獻
[1]于敬.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對嬰幼兒早期發育影響的效果評價[J].智慧健康,2020,6(03):113-114.
[2]涂彬.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研究[J].臨床研究,2019,27(11):75-76.
[3]楊存玲.社區兒童保健干預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9):170+173.
[4]吳清萍.對嬰幼兒進行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對其早期發育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9):67-68.
[5]林紅.標準化兒童保健干預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中國高新區,2017(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