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 觀察家》10月17日
“如果我當選,會是最近八九十年來唯一沒上過常青藤名校的總統”,這是拜登最近在俄亥俄州競選集會上的一句話,它當然是錯的,因為里根、卡特、尼克松、約翰遜和艾森豪威爾都沒上過。前幾天,他還忘記了羅姆尼的名字。類似的失言失態,對拜登來說早已是見怪不怪了。不過,他還是會成為美國的第46任總統——如果民調準的話,很多美國人投票給拜登,是希望國家能從特朗普治下的瘋狂狀態回歸正常;還有一些人看中的正是拜登的平庸——雖然他也經常說一些極左的進步主義話語,但大家普遍對此不當真,認為他無意也無力加以實現,而希拉里·克林頓就不一樣,她會來真的。然而,把國家交給一位精神狀態堪憂的77歲老人是明智之舉嗎?看起來,拜登很難完成一個完整的總統任期,在那期間會把大量工作交給副總統哈里斯來做,甚至有陰謀論認為,民主黨極左勢力到時會啟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宣布拜登失去治國能力,然后順理成章地讓哈里斯接任。

【德】《 明鏡》10月17日
彼得·克里姆是維也納復雜性科學中心的統計專家,他分析了十個地區的新冠數據,現在已經開始對圣誕節感到擔憂。圣誕節期間,人們聚到一起,在樹下聊天、喝酒,天很冷,大多數時候窗戶都是關著的,病毒非常容易傳播。或者出現另一種情形:沒人旅行,沒人聚集,因為根本不允許。這并非不可能,任何聽了默克爾周三晚講話的人都很難樂觀,第二輪封鎖可能即將到來。隨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報告6638例新感染病例,可怕的增長又回來了。重癥監護病房的死亡人數和重病人數也在增加,但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政客們此前就正確的應對路線爭論了很長時間,并未能就最有爭議的議題達成共識,即禁止德國高風險地區的旅行者住宿。在令人毛骨悚然的病毒到達德國八個多月后,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盡管科學不斷提供新發現,但這些發現也許僅適用于本次研究。默克爾和州長們正試圖依靠科學發現來制定合理的政策,但這并非易事,尤其幾乎每個人都依賴于不同的專家。希望存在于多種措施的結合:測試,追蹤,數字化,通風,戴口罩,封鎖,檢查。所有這些領域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這不僅適用于政策,也適用于每位公民。如果不照做,圣誕節前可能還會進行封鎖。防止再次封鎖是德國這個秋冬的任務。

【美】《財富》11月
CFIUS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簡稱,擁有對所有外國來美投資的否決權,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危及了國家安全。CFIUS是1975年在福特總統任內成立的,目的是確保石油、軍火這類戰略性產業不被外國資本控制。成立以來,CFIUS很少真正動用否決權。有資深律師估算,在2009到2017年間,CFIUS平均每年阻止的外來投資交易不超過一件。但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CFIUS的權力和影響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因為政府在貿易問題上采取了好戰的態度,而美國的立法者也越來越擔心美國的數據、專利和技術會被外國非法獲取。2018年,CFIUS否決了中國的螞蟻金服對MoneyGram的收購,也否決了總部在新加坡的博通對高通的收購;同一年,國會通過了“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該法案不僅擴大了CFIUS已有的權力,而且賦予它保護美國消費者數據的新權力。此后,CFIUS開展了一系列調查,首要目標是那些接受了中國和俄羅斯投資的美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