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珍


【摘 要】? 目的 : 探討強化細節管理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方法 : 以本院消毒供應室為研究對象,共計工作人員12名。根據不同管理模式將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分為兩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為對照階段,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為研究階段,設為觀察組,進行強化細節管理。對比兩組的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價醫護人員滿意度。結果 : 觀察組消毒供應室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包裝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醫護人員滿意度(98.0%)高于對照組(86.0%),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 強化細節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及醫護人員滿意度。
【關鍵詞】??細節管理;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包裝質量;滿意度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的主要部門之一,是供給各種物品和醫療器械的重要場所,也是醫院開展消毒滅菌工作的場所[1]。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與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細節管理注重細致化管理,將其運用于消毒供應室中,可明顯提高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質量及工作效率[2]。鑒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消毒供應室為研究對象,并對比常規管理與強化細節管理的開展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消毒供應室為研究對象,共計工作人員12名,包括男性7名、女性5名;年齡27~53歲,平均年齡(36.8±14.5)歲;主管護師3名,護師2名,護士2名,專職消毒員1名,工人4名。根據不同管理模式將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分為兩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為對照階段,設為對照組;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為研究階段,設為觀察組。兩組的消毒供應室人力資源構成、物品和醫療器械種類及數量等資料,無明顯差異,可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管理,按照規范流程,對醫療用品及器械進行回收、清洗、消毒、包裝,及時送至相應科室。
1.2.2 觀察組 強化細節管理,主要內容包括: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消毒供應室的各項管理制度,做好明確分工,將工作落實到個人;執行相關監管制度與操作標準,并做好指導與監督工作。實行彈性排班制,發放物品時錯開高峰期:對于技術人員,鼓勵提前上崗,對器械物品進行清洗;對于消毒人員,應該合理安排滅菌時間,確保手術器械回收的準確性;對于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作息規劃調整護理時間,避免影響患者飲食或休息。2)定期開展培訓:加強對護士的培訓,組織交流會,讓消毒供應室所有護士全面了解科室的護理項目、流程等知識,在消毒隔離、器械清洗、個人防護等方面,均能實現規范化操作,同時提升護士的護理技能與個人素養。3)執行獎懲制度:護理人員要明確患者的護理需求,準備好相關器械器具,對臨床上使用的物品進行準確核對、定時發放,保證護理的全面性。加強護士之間的溝通,互相分享、學習心得;將護士的績效與獎金掛鉤,執行嚴格的獎懲制度,以提高護士工作的積極性。4)加強區域管理:定時對消毒供應室進行通風,保證污區的溫度與濕度達標,防止高溫潮濕的環境使器械出現生銹、發霉等情況。其中,污染區負責醫療物品的處理,包括回收、分類、清洗等;清潔區負責物品的后續處理,包括檢查、包裝、滅菌等;無菌物品存放區負責物品的發放,要控制工作人員的流動性,進入該區域時穿戴防護用具,加強手部衛生。5)做好消毒工作:消毒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于各類物品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嚴格執行消毒滅菌標準;器械使用前落實查對制度,保證器械的安全性和充足性。對門診及各科室所用的醫療設備、物品進行回收-消毒-殺菌-包裝,確保消毒滅菌質量合格,對無菌器械進行分類保存,于固定時間發放至相應科室。6)加強市場調研:嚴格按照需求及質量要求采購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與檢修,確保運作正常。采購人員要熟悉消毒供應室的工作特點,認識到該科室對臨床診療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工作責任心。7)實施追蹤調查:將可能影響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記錄,保存備查,予以追蹤、監控。例如,采用PDCA管理法,實行區域責任制,定期召開科室會議,總結前一階段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通過頭腦風暴提出解決對策和意見,促進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的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包括物品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包裝質量,各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護理管理質量越好。2)對比兩組的醫護人員滿意度,自制問卷調查表,選取本院100例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評價選項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醫護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滿意度)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質量評分)以(? ±s )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對比
數據顯示,觀察組消毒供應室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包裝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的醫護人員滿意度對比
數據顯示,觀察組的醫護人員對護理管理總滿意98例(98.0%), 高于對照組的86例(86.0%),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內的一個重要科室,負責供應各種無菌器械、敷料、用品,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關系到醫院的社會形象[3-4]。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不僅能確保醫院各項診療工作的正常進行,還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患關系,促進醫院發展。相關研究稱[5],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工作不到位,會帶來熱源反應、增加感染風險,必須加強管理力度。細節管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管理模式,注重對管理流程與環節的細致化,要求消毒供應室護士認真執行相關標準,規范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質量,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風險[6]。
本院對消毒供應室強化細節管理,內容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培訓、執行獎懲制度、加強區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加強市場調研、實施追蹤調查7個方面。其中,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區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是基礎,要求工作人員百分百做到;定期開展培訓、執行獎懲制度,是人力管理的重要措施,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掌握度、技能和素質,配合獎懲措施激發工作積極性;加強市場調研、實施追蹤調查,能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的目標,及時發現管理缺陷并進行改進,促進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7-8]。本研究結果顯示,細節管理的應用,提高了消毒滅菌質量,其中觀察組消毒供應室收回及時度、供給及時度、包裝質量的評分高于對照組,醫護人員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強化細節管理的護理管理質量優于常規管理[9]。
綜上所述,強化細節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質量及醫護人員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冬梅,史岳.細節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236-237.
[2] 安玉梅,吳華,李娜.細節管理融入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9,(11):13-15.
[3] 李虹霖.細節管理在結核病醫院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28):66-67.
[4] Wang L,Cai X,Cheng P.Application of a sub-specialties management model improves quality control in a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8,18(01):385.
[5] 袁妮,周麗.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心理壓力來源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12):1843-1846.
[6] 陳華榮,莊莉,陸文君,等.敏感指標在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滅菌質量管控中的作用[J].傳染病信息,2019,(05):431-433.
[7] 常琰,金艷,郭沙沙,等.手術室與供應室清洗器械一體化管理模式與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9,(11):154-157.
[8] Zhu X,Yuan L,Li T,et al.Errors in packaging surgical instruments based on a surgical instrument tracking system:an observational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9,19(01):176.
[9] 袁曉玲.細節管理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