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上海電信加緊建設千兆5G網絡,目前在中心城區已實現5G室外連續覆蓋,市郊各區已實現重點區域覆蓋
如今的上海,從5G城市公共空間藝術創作的街頭涂鴉,到第三屆進博會上一批以“安保巡邏+疫情防控”為代表的5G創新應用,5G商用無處不在。
《新民周刊》發現,5G商用一年以來,作為上海主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信”)全力打造一張可感知的5G網絡,并積極推進各種應用實踐,讓5G從“能用”變得“好用”,使得魔都人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5G不僅僅是信息通信技術的升級換代,更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全方位變革。5G的賦能、注智,將推動各行各業向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轉型升級,也推動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等更加智慧和高效。
中國在5G領域布局甚早,2013年,IMT-2020(5G)推進組成立。2016年起,分三階段啟動5G技術試驗,并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國內多個城市開展5G試驗網建設。2019年初,隨著第三階段測試工作基本完成,5G基站與核心網設備已達到預商用要求。當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等四家企業頒發了5G牌照,正式開啟了我國的5G時代。
對于“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而言,5G發展不僅僅能帶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更有助于上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5G產業發展高地和應用創新策源地,進一步服務轉型升級。
上海作為5G商用的先發之地,由上海電信吹響了5G建設的沖鋒號——
據悉,上海電信在中心城區已實現5G室外連續覆蓋,在黃浦、靜安分別打造了兩個5G示范區,市郊各區已實現重點區域覆蓋。截至目前,隨著上海電信與上海聯通深化共建共享工作的有效推進,上海電信用戶在全市可接入約1.3萬個室外5G基站,可接入5G室內小站超過2萬個。
之所以可以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讓5G無所不在,源于上海電信一直是新基建的最佳實踐者——
2018年10月24日,上海電信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千兆光網,推動上海成為“全球千兆第一城”。目前,千兆光纖覆蓋率已達100%,連續8年蟬聯全國網速第一。
2019年3月26日,上海電信啟動首批“全球5G+光網雙千兆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動將上海建設為全球首個“5G+光網”雙千兆示范城市。
2020年5月,上海電信宣布正式啟動全球首個“三千兆升級”,“千兆寬帶+千兆5G+千兆Wi-Fi”強強聯合,最終為用戶打造全場景、全觸點、無縫覆蓋、隨身體驗的“沉浸式千兆體驗”。

浦東新區濱江大道,藝術家結合錨點的鋼鐵質地,以及上海時尚新潮的城市風格,用十二生肖作為創意出發點,為它們戴上了“ 鋼鐵頭盔”
這種“沉浸式千兆體驗”,也讓上海電信在2020年5G商用元年成為魔都網紅。例如,截至今年10月,上海電信已在上海環球港、中山公園兆豐廣場、世博晶耀前灘、浦東聯洋廣場等魔都地標式商業綜合體內設立5G云XR娛樂空間,讓更多消費者近距離感受5G帶來的科技新體驗。
9月26日,上海電信與正大集團聯合打造的5G云XR娛樂空間率先落戶上海浦東正大廣場,為消費者提供了極致的沉浸式、高保真、大規模混合現實應用體驗平臺。
基于上海電信“三千兆”網絡覆蓋優勢,依托上海電信自主研發的MEC平臺及5G云邊協同能力,5G云XR娛樂空間結合現場環境,設立了兩大主題體驗板塊:VR娛樂體驗區和AR互動體驗區。同時,現場還部署了豐富的AR紅包、AR探寶、AR景觀等互動環節,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沉浸式、娛樂化互動體驗。
據悉,5G云XR娛樂空間依托上海電信5G云XR技術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娛樂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和新體驗,樹立新娛樂體驗標桿,并聚合商業綜合體、核心廳店及生態伙伴渠道、觸點、流量優質資源,創新會員權益運營,推動全渠道數字化營銷和流量一站式轉化。
在5G商用一周年之際,上海電信還以“此處電信5G已覆蓋”為主題,結合上海“美麗街區”建設,在全市展開了一場5G城市公共空間藝術創作活動。新天地、石庫門、東岸濱江,除了這些地標區塊,活動更是深入到市民生活的社區、街道、商場等城市公共區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關注和網絡意見領袖的打卡。
對于廣大市民朋友們來說,5G的覆蓋是個無法直接“看見”的通信網絡。上海電信聯合青年藝術家,以街頭涂鴉這種吸引眼球、具有視覺張力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入多種5G元素,為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的“5G視覺盛宴”,使上海市民清晰地看到,電信5G,就在你我身邊。
2020年10月下旬,上海電信與上海聯通在第三屆進博會前夕進行優化維護、應急通信、5G展現、后臺保障支撐和品牌宣傳五方面的聯合保障,共同展示了可進行信息實時監控的5G感知監控系統,可同時支持聯通電信業務的玲瓏站應急部署,以及國際海光纜聯合巡線保障等創新保障技術和能力,充分展現了共建共享“強強聯手”的保障成效。
在現場,相關工作人員佩戴AR眼鏡,通過搭載5G超高速、低時延的網絡,能夠實現可視化融合指調、人車識別查驗、與指揮平臺一線實時互動,實現紅外測溫防疫體溫檢測+人臉信息雙碼流顯示,異常提示告警+人臉記錄等,切實為相關人員第一現場管控排查、場館安保工作人員移動巡檢的工作提供便利。
早在2019年9月9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就簽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協議,約定在5G全生命周期、全網范圍內共建共享一張5G精品網。一年來,雙方累計開通5G基站超30萬,初步估算可為兩家節省建設投資超600億元,基本實現了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投資,快速形成5G網絡覆蓋能力。
在上海,雙方合作也結出豐碩成果。
2020年7月,上海電信與上海聯通首個5GSA(獨立組網)共享基站順利開通。5GSA是一張全新的網絡,當SA網絡構建完成,5G網絡通過網絡切片技術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的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服務,賦能千行百業。
5GSA不僅是網絡技術演進,更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改善都會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只有SA才能更好實現更低時延和更大連接,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5G的作用,有效支持5G全部應用場景,這是5G的內涵和本質。
一直以來,上海電信與上海聯通堅持以獨立組網SA為5G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架構,堅決打造技術領先的5G網絡,積極推動網絡升級部署,持續開展SA共建共享組網性能驗證與SA網絡協同優化工作,讓更多用戶可以享受到5G高速網絡服務。
目前,上海電信將與上海聯通正推動共建共享再深化,擴大共建共享范圍,豐富共建共享內容,進一步提質增效,盤活資源。在即將到來的第三屆進博會上,上海電信將與上海聯通攜手在指揮體系、團隊、設備、應急車輛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相互備份,形成聯合保障機制。尤其是5G室內設備實現共享后,將同時支持聯通用戶和電信用戶接入,無縫切換,保障用戶的使用體驗。

黃浦區淮海TX商場門口的矮墻,上海電信和青年藝術家通過3D打印技術,在這里開了一個“微縮營業廳”。它不僅是一個具備觀賞性的新潮藝術品,所有人都能通過店招上的二維碼,在線掃碼辦理業務
上海電信擁有中國電信集團內最大的城市電信網絡和最大的云網能力服務節點,近年來一直扎實推進“云改數轉”戰略,主動服務國家“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目標。一方面,上海電信通過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和全面上云,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上海電信切實履行央企擔當,利用自身在云改等方面的獨特技術優勢,服務各行業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截至目前,上海電信在上海地區已成立6個5G聯合創新實驗室,形成20000臺設備接入天翼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37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與此同時,上海電信已經與150多家行業客戶、30余家行業標桿客戶達成了5G合作協議,與各垂直行業的5G融合應用更是遍地開花,涵蓋政務、制造、交通、物流、教育、醫療、媒體等十余個垂直行業重點應用場景近900個合作項目。
在城市管理領域,上海電信結合“5G+智能視頻分析”的應用場景,通過5G+云視頻項目、5G+機器人的無人巡查生態步道等在工地管理、園區管理方面持續打造上海電信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標桿。
以“建筑物外墻安全智能檢測”為例,針對高樓外墻面磚等材料脫落隱患,運用5G網絡+無人機+紅外成像技術和上海電信無人機智能巡檢平臺,顛覆了傳統建筑行業“人工吊籃子”的做法,實現建筑外墻遠程診斷的實時化、智能化、安全化。
今年7月,上海電信與上海城運中心對北外灘蘭僑大廈高層建筑物外墻安全隱患進行了一次整體紅外熱成像和高清可見光檢測評估,通過建模旋轉展示蘭僑大廈3D數字模型,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出21處高風險隱患所在墻體立面層面、具體位置和隱患類型,為房屋管理部門、物業等組織精準研判、自主決策、擬訂整治方案、快速處置、及時反饋提供有力支撐。這一應用不僅可用于民宅和寫字樓建筑的智能檢測,還可以用于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板、橋梁、電力通信鐵塔的遠程檢測。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上海電信與寶鋼5G智能制造項目在無人駕駛(AGV重載車)、工業視覺、超高清視頻等場景中做出標桿應用,已經形成成熟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將進一步探索“5G+AI、遠程操控”等場景應用,并計劃成立聯合實驗室進行工業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研究。
此外,上海匯眾基于5G+MEC的汽車零部件智能工廠、商飛客服中心的5G工業培訓多場景應用、滬東船廠的5G工業生產、光明乳業的灌裝奶瓶工業識別、松江科大的智能電網管理項目等5G智能制造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在交通領域,上海電信與上海申通地鐵共同打造“5G+智慧運營”地鐵車站,在進博會及周邊高鐵站、地鐵站、磁懸浮、高鐵沿線等重點區域完成了5G網絡信號覆蓋。
目前,上海電信正在對地鐵原有線路的298個地下站點的5GPRRU進行改造,2020年新線路15、18號線一期預計今年底同步開通4G、5G全覆蓋。針對機場等交通樞紐環境,上海電信已實現了人流監測、5G移動布控箱、AI機器人等智能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已在浦東機場S1S2衛星廳、登機橋、日上免稅店部分商鋪和海關防疫區等區域進行了5G建設覆蓋。第三屆進博會前,5G網絡還將覆蓋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主要旅客公共區域,在機場安全管理、運維保障、旅客服務等方面探索創新應用。
在醫療領域,5G技術更是帶動了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岳陽醫院實現5G遠程診療指導、瑞金醫院完成5G+4K/8K+VR腹腔鏡手術直播,仁濟醫院的5G醫療機器人助力智慧化醫院的建設和發展。

“安保巡邏+疫情防控”是本屆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點關注,地鐵工作人員可通過電信5G技術加持的AR眼鏡遠程排除故障。
近期,上海電信與鈦米機器人合作開展的“院感及消殺機器人在基于5G網絡下的邊緣計算能力”項目正在實施中。該項目由醫院、運營商、醫療機器人供應商三方聯合進行,跨專業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在原有機器人ROS基礎框架之上引入5G+為產品賦能,進一步有效提升了網絡的連續性和可靠性,為醫院提供了跨院區、多院區聯動的遠程查房、病毒消殺、院內物流等多個應用場景。
此外,上海電信還將與上海微創醫療合作,利用5G實現專家對手術的遠程輔助操作以及2路視頻的監控回傳,后期計劃使用5G專享切片進一步保障數據業務以及應用的穩定性,解決專家長途醫療問題。
在直播領域,上海電信多次為東方風云榜、電競賽事、上海國際半馬、ATP大師賽等活動提供5G直播服務,信號更穩定、畫質更清晰、內容更豐富、觀眾體驗更佳;在金融領域,上海電信與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上海銀行在內的多家客戶開展“5GVPDN、5G專線”的試點合作,為下一代移動金融網絡提供能力支持;在物流領域,正在為海爾日日順的智慧物流運營項目打造基于WIFI+5G雙網融合的無線智能網絡……
2020年,是5G建設的關鍵之年。在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5G正在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持續滲透,不斷加速賦能實體經濟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伴隨上海電信高質量SA商用部署能力穩步提升,5G技術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正在不斷增加,5G超大帶寬、超廣連接、超低時延三大特性將更廣泛地融入到各類實際應用場景中,讓全社會共享5G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