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念珠

多年前,知名媒體人劉新宇看到一組令人震撼的數據:中國有留守兒童人近1個億。他很想盡自己的一分力幫助留守兒童,可要怎么幫呢?他突然想起了兒子。
兒子石頭出生后,劉新宇和他養成了一個習慣:爺倆經常在臨睡前一起讀點什么。不過,劉新宇創業之后這個習慣就被打破了,因為他非常忙碌,經常很晚到家。有一個周末,石頭拿著一個iPad跑到劉新宇身邊,說:“爸爸,你能不能幫我錄一個故事?我每天晚上睡覺時想聽你的聲音,可你經常不在?!眲⑿掠钕?,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那么我是不是能用錄故事給孩子聽的方式,讓他們得到精神上的陪伴?于是,他行動起來。他先找到能讀故事的“好聲音”,比如主持人和晶、康輝,作家楊錦麟、何力,演員王學兵等。他又精挑細選出150本兒童讀物,然后讓“好聲音”們獻聲,并用MP3播放器錄下,制成“故事盒子”。
隨后,劉新宇發起向留守兒童贈送“故事盒子”的線下公益項目,但項目名字未定。他選擇了貴州黎平的六甲小學作為第一個項目活動地點,聯系那里的石校長:“您能不能幫我們找一條最遠的孩子們每天上學的路?”石校長在電話里客氣地回答:“不需要最遠的,我給你們找一個中等的,孩子們要走1.5小時山路的路線?!?/p>
劉新宇和志愿者們想:孩子走1.5小時的路,大人40分鐘就能搞定。可到了現場他們才發現,山路崎嶇不平,四處坑坑洼洼,陡坡一個連著一個。最終,他們花了3個小時才走完,并且身上都是泥點。劉新宇有感而發:“孩子的上學路道阻且長,更需要故事盒子的陪伴,不如就給公益項目取名“上學路上”吧!
在云南維西的一所小學,孩子張俊特別活潑能說。晚間,一個女志愿者問張?。骸澳阆雼寢寙幔俊睕]想到,白天那么皮實的孩子哇地一聲就哭了。他說:“其實我不需要媽媽給我買什么玩具、文具、新衣服,我就希望媽媽能回來陪我。”看到這一幕,劉新宇不禁感慨:“在1億個留守兒童的心里,媽媽爸爸這樣的詞已經成為了一種禁忌?!彼运辉俳淮驹刚邆儯⒆釉谝黄饡r,千萬不要輕易地提起爸媽、父母等敏感詞。
在河南嵩縣,劉新宇走了6所小學,其中2所小學得到了“上學路上”公益項目送去的“故事盒子”,另外4所小學則得到了志愿者們幫他們建的小廣播站。廣播站建好的那天,劉新宇作為開播特邀嘉賓發表感言。他說:“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簡陋的廣播站。沒有桌椅,我們只能席地而坐;沒有好的設備,我們只有一只吱吱作響的麥克風。但我們頭頂藍天,面向青山,午后的陽光照在身上,我們感覺到幸福異常。”
隨著線下活動的不斷開展,“上學路上”已經形成標準模式,讓好聲音、好故事通過好媒介送到孩子們手里,產生一種陪伴感。志愿者們還發放反饋問卷給孩子,看看“故事盒子”的“威力”如何。很快,一組令人感到欣喜的數據反饋了回來,80%的孩子說:“我非常喜歡故事盒子,已經聽了一半多了?!?0%的孩子說:“有的故事我反復聽過,我十分喜歡。”39%的孩子則說:“我給別人講過這里面的一個故事。”對于39%的這個數據,劉新宇尤其高興。他說:“當孩子能將聽來的故事轉述給別人,說明他真的被故事影響到了。這令人感到激動?!?/p>
“上學路上”項目推出之后,劉新宇也組織開過公益分享會。一個孩子的錄像反饋令會上所有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個四年級的男孩,他認真地在錄像帶里說:“謝謝叔叔阿姨們,謝謝你們送來了好故事。我聽完《老頭子做事總沒錯》這個故事之后明白,我以后娶了老婆,一定要對她好!”“嘩”的一聲,所有人都燦爛地笑了?!斑@樣的感悟,多么天真多么美好!”一個志愿者說,“如果這個孩子長大以后還記得這個故事,真的對老婆好,那中國將會多一個幸福的家庭?!?/p>
如今,劉新宇仍不遺余力地號召社會各界人士、匯集多方公益資源,將“故事盒子”送到各地留守孩子們手中。他說,送給留守兒童一個“故事盒子”,就等于送給他一件溫暖的武器。許多孩子用這件武器掃除了臉上的孤獨,掃除了心里的陰霾。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