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洲 王嵐鑫
摘要: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在逐漸地增加,再加上近年來農網不斷地升級和改造,電力設備在運行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由于供電所的線路規劃受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部分線路規劃十分不合理,這也導致了供電所管理線損的問題變得嚴重。同時電子機器設備的大量運用,雖然能使技術線損問題減少,但是卻使管理線損的比重不斷擴大。基于此,分析當前供電所管理線損存在問題產生的成因,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技術角度;線損管理;措施
1供電所管理線損現狀分析
1.1供電所管理不標準,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落后
供電所是供電公司的派出機構,屬于國有事業單位,大都位于各個鄉鎮。由于供電所地位置屬性,大部分供電所工作人員都是屬于附近鄉鎮的居民,思想觀念不免有些落后,他們認為供電所只要是安全的就可以,完全沒有考慮到線路需要按時更替,也不能定時檢查機器設備是否完好無損,這就導致部分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不達標,甚至完全不了解單位的標準管理,面對突發狀況時也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另外供電所管理模式不完善,所內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十分薄弱,思想觀念也很落后,不能安全有效地進行工作,對先進機器設備的操作流程也不太熟練,專業技術能力不足,這也成為導致供電所管理線損現狀的原因。
1.2供電所管理監管不足,管理體系不健全
目前電力資源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人們對用電需求增加的同時,一些道德敗壞的不法分子也在悄悄地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比如偷電漏電,更有甚者,直接拿剪刀剪去電纜然后賣給回收廢品的人。這不僅僅會對線損問題直接造成損害,也會為人們的生命安全埋下隱患。因為供電所位置較為偏僻,所內工作人員的知識文化水平及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供電所人員管理機構監督不到位,這樣就給部分工作人員造成一種有機可乘的錯覺,使他們不按照上級要求的規格來執行任務,偷工減料,將省下來的機械材料拿來賣給廢品回收站,甚至發生竊電漏電行為,從而造成管理線損問題。
1.3配電網結構不合理,管理線損問題日趨嚴重
因為我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大,鄉鎮居民的分布也不均勻,再加上東西方地勢的不同,一些偏遠地區和貧瘠地區受到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在線路規劃上極其不合理,這不僅導致輸電線的鋪設范圍受到局限,還會影響到輸電線的質量,很多輸電線已經出現了磨損和老化的現象。近年來人們對于電力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地擴大,相當大的一部分線路已經出現了超負荷現象,使管理線損問題日益嚴重。
2通過技術角度提升線損管理的方法
2.1改善配網線路布局
相關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確定合理、科學的供電電源處,其建筑設施盡量安排在負荷的中心處,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需減少以線路迂回的方式供電,從而保證線路供電的半徑不多于經濟科學值。而農網線路的供電半徑通常是400伏的線路范圍應為0.5千米,而10千伏線路的范圍則不超過15千米。若線路的供電半徑太長,其電阻值就會增大。而計算線路損耗的過程中,通常只計算有功損失,由于無功損失相對較少,一般情況下,可對其忽略不計。如果線路的供電半徑加長,其線路中損失的有功功率就會加大,因而電源點應設置在負荷中心處。
2.2調節線路電壓
一方面,相關管理人員需將電網電壓維持在一個較為科學的水平上,若在用電高峰時負荷,其原因在于可變損耗占總比重相對較大,工作人員可適當將電壓提高,以保證其平穩運行;若在用電低谷時負荷,則適當降低電壓,使其在下限運行,通過調節線路電壓,可有效降低線路損耗。另一方面,在無功電流傳輸方面,可進行適當的無功補償,以降低無功電流,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應降低傳輸無功電流,該方式不但能減少變壓器與線路的損耗,還能改善電能質量,無功補償一般遵循著“就地平衡、分散補償”的基本原則。此外,可在配電線路中安裝合適的電容器,而該電容器的容量則根據線路負荷來定,如果配變容量超過100kVA時,需立即進行配變補償,若該機器為大機器,則可隨機補償。通過降低無功電流的方式,使線路損耗降低。例如,某電力有限公司的線路出現損耗,相關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情況,其運用調節電壓的方式降低線路損耗,在用電高峰,工作人員將電壓調高,反之則降低,該方式有效改善了電壓線上的線路損耗。
2.3合理選擇導線
相關管理人員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合理選擇導線的截面積,依照電流密度進行供電線路截面積的選擇。在選擇導線時,不但要考慮其安全性,還要考慮到經濟性,用最小的代價改進供電企業的導線。若導線截面較大,線路損耗就小,但同時也會額外使線路投資增加;但若導線截面較小,則線路損耗就大,不僅安全系數較小,也很難適應當前的供電需求。電力企業在具體工作時,較好的方法即是通過電流密度來選擇導線的截面積。經研究證明每提升一個導線截面積型號,其功率的損失會降低30%,通過更換主線路的截面積導線,提升導線使用壽命。
2.4建立完整的管理體制,改進管理工作
由于供電所內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里有必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制。首先,供電所要在內部建立一個分層管理和互相監督的體系,加強對每個工作人員的監管力度;其次,要做到公平公正,不管是哪一級的工作人員出現問題,都不得包庇縱容,必須一視同仁,按照公司規定給予相應的懲罰;再者,要重視計量設備的數據監控,必要時可安裝電子攝像頭,加強對供電所地管理監督力度,堅決打擊不法分子,嚴禁竊電漏電行為,一旦發現有竊電者,立即取消該員工工作資格且永不錄用,并交由國家有關機構懲處;最后,要重視機器設備的檢查,特別是在惡劣天氣前后更要認真檢查,確保在故障發生的第一時刻進行故障上報,以便搶修成功,避免造成額外的損失。
3結語
長期存在于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就是線損問題,并且,能夠使供電企業在管理線損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效益,對企業來說有效的管理線損,能夠對其未來的發展起到可持續的作用,使其能夠科學有效地對遇到的問題加以解決,實現對線損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薛嫻.淺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8(4):52-52.
(作者單位:國網沈陽供電公司1? ? ? ? ? ? ? ? ? ? ?囯網葫蘆島供電公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