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軍 陳苗 許磊 陸芝偉
摘要:本文根據近年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開展情況,分析了開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開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的方式方法,以期對下一步開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提供幫助。
關鍵詞:自行監測;排污單位監督檢查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ollutant discharge entity self-monitoring in recent year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 self-monitoring of pollutant discharge entity , and the methods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next step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 self-monitoring of pollutant discharge entity.
1引言
長期以來,依托管理部門的污染源監督監測得到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重視,已經深入人心,但排污單位污染源監測缺位一直很嚴重[1]。2015年,隨著《環境保護法》的修訂,明確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法律責任,同時生態環境部也逐漸構筑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體系,自行監測已在許多行業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然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基礎相對薄弱,各界對自行監測的認識還不足[2-3],排污單位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貓抓老鼠” 式躲藏心里,因此需要加強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落實排污單位環保主體責任。
2自行監測監督檢查開展的必要性
2.1貫徹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排污單位環保主體責任的需要
近年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都進行了相應的規定與約束,在此基礎上,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 第48號),將自行監測做為排污許可制的重要載體。制度的建立,需要相應的監管,加強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檢查,是保障監測數據科學性、代表性、有效性,確保其應用于排放監管、總量核算和環保稅申報等各項管理活動的重要基礎,更是保障排污單位貫徹自行監測相關法律法規和落實環保主體責任的需要。
2.2鞏固和完善自行監測體系的需要
為督促企業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推動公眾參與,原環境保護部頒布《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實施,有力推動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工作,自行監測制度初步建立,另外,截止目前,已發布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24項,自行監測體系已基本建立。
由于我國推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起步較晚,且多數排污單位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監測能力相對薄弱,在自行監測指標完整性、數據質量、公開及時性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質量控制監管體系較弱,盡管相關規定要求排污單位需將自行監測方案報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將監測結果在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指定的網站上公布,但排污單位監測數據質量仍待進一步提高。
自行監測的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需要生態環境部門對自行監測進行相應的監管與檢查,這是鞏固和完善自行監測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實現自行監測體系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2.3督促排污單位做好自行監測工作的需要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組織對全國各地區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平臺的日常監督檢查及現場檢查等工作中發現,部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方案的內容、監測數據質量不盡如人意,存在排污單位排放口監測數量不足、監測點位設置不合理、監測項目不全、隨意設置排放標準限值、自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問題。因此需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自行監測檢查內容和要求,是督促排污單位做好自行監測工作的需要。
3如何開展自行監測監督檢查
3.1明確自行監測監督檢查組織形式
省級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安排行政區域內持證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工作,原則上按照“誰發證、誰監管”的要求,由設區市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展檢查工作。各級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本行政區域內檢查工作,成立專項檢查組,加強監測、執法等相關部門協作,必要時可聘請相關領域專家配合檢查工作。
3.2自行監測監督檢查工作要點
自行監測監督檢查主要針對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開展情況及自行監測信息公開三方面:一是自行監測方案檢查要點。檢查監測方案編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自行監測方案應包括排污單位基本情況、監測點位、監測頻次、監測指標、執行排放標準及其限值、監測方法和儀器、監測點位示意圖、質量控制措施、監測結果公開時限等內容;二是自行監測開展情況檢查要點。檢查排污單位是否按照方案開展監測,通過查閱自行監測原始記錄,檢查監測全過程的規范性,原始記錄包括現場采樣、保存、樣品運輸、交接、分析測試、監測報告等。自動監測檢查包括排污口規范化、站房建設標準化、設備運行維護記錄、運行管理規章制度制定等方面,同時關注流量計等設備檢定情況。委托社會檢測機構開展自行監測的,應檢查檢測機構的檢測資質及能力范圍,必要時可赴實驗室開展現場檢查,包括檢測人員能力認證、設備維護(檢定、校準、核查)、試劑消耗、實驗室環境、方法適用性等;三是信息公開檢查要點。信息公開內容應包括排污單位基礎信息、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結果、未開展監測的原因、污染源監測年度報告等。
3.3加強監督檢查結果應用
對于檢查發現問題的排污單位,要通報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對于涉嫌違法的排污單位,要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調查取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4小結
隨著自行監測工作的全面開展,為全面落實排污單位環保主體責任,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監督檢查工作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摸索出適合本地實際的工作方式與方法,提升環保監管力度。
參考文獻:
[1]王軍霞,劉通浩,張守斌,張迪,唐桂剛.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監督檢查技術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9,35(02):23-28.
[2]孫強,王越,于愛敏,王錚.國控企業開展環境自行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環境與發展,2016,28(05):68-71.
[3]張偉,袁張燊,趙東宇.石家莊市企業自行監測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價值工程,2017,36(28):36-3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
作者簡介:馬光軍(1982-),男,河南安陽,工程師,研究生,環境工程碩士,從事環境監測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