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李靜靜
摘要:礦產資源開發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在“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號召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主要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基本原則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創新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恢復治理;基本原則
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離不開資產和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但是在大力開發自然資源的過程中,也會對地質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為了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恢復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是當前國家自然保護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綜合評價,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從而徹底消除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對人類的安全威脅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過程中,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和模式,實現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保護地球資源。
1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治理模式創新研究的意義
在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相當嚴重。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高效利用礦產資源,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少的環境污染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產出目標,我國需要盡快引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礦產資源開發出現了循環經濟、生態礦山等創新發展模式。通過相關人員的調查研究,發現循環經濟理論符合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礦產循環經濟模式的使用可以降低礦產資源生產過程中帶來的污染,提高廢物資源的利用率,保護自然環境,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氣”的目標。
2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基本原則
(1)堅持恢復治理與保護并舉。恢復治理與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是我國礦山開發中的重要一環。在進行礦山開采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程序作業,以免由于操作不當而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與此同時,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時,必須根據礦山地質環境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可行的恢復治理措施,以切實保證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成果。
(2)堅持投入與產出相互扶持。針對老舊礦山、廢棄礦山,應該重新進行科學規劃,以充分應用寸土寸地,側重于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3)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積極汲取廢氣礦山、老舊礦山等環境恢復治理實踐經驗,總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技術與方法,深入分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成功的具體原因,同時根據礦山開采現場環境與后期處理,認真學習新的管理方式與技術方法,從而有效確保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有序實施。
(4)堅持安全與生態統籌兼顧。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必須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在根本上采用科學、可行的措施防治山體滑坡、地面崩塌等自然地質災害,從而進一步修復、恢復生態環境,實現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3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創新研究
3.1 學習國內典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模式
以“張家口市流平寺區域礦山環境治理項目”為例進行分析。河北省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礦山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制定了具體的治理方案,構建了多元化治理體系。該項目針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采用PPP 模式,并與建設用地進行融合,通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和保障。一方面對礦山地區周邊的環境進行了勘察,通過采用機械平整、建設截排水工程、擋土墻工程等方式,關口前移,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到位,也提高了渣土資源的進一步利用效能;另一方面結合地區發展規劃,在建設用地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規劃,通過建立和園區發展相配套的建設用地開發管理模式,從而確保礦山地質資源的持續利用,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2因地制宜,做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多種多樣,需要完善相應的保障機制。一是應當健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投入體系。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資金的籌集過程中,需要依靠政府、企業和社會等共同參與,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所以要高度重視社會資金的投入,制定相關的鼓勵機制,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參與到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中來,形成良性投資發展模式,有效解決經費不足等問題。積極探索資金投入- 產出科學管理機制,綜合評估礦山地質環境資源恢復治理項目帶來的收益,并通過礦山殘采的采礦權、環境改善之后的外部性受益、整治完成后的土地使用權和土地增值收益以及廢物利用機制等模式,從而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政策等形式進行明確,規定具體的管理模式和周期,切實提升資金保障力度和開發管理效能。二是積極探索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產業化發展格局。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宏觀管理,提高各級部門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各級部門在開展過程中的權責,確保有序推進,形成合力,同時還要加強調查研究,尊重事實,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立法,針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出臺相應的保證金繳存機制、使用機制和管理機制等,確保專款專用,治理工程有序開展。
4總結
礦山資源對于我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礦山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合理性,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地質的破壞,這是非常不符合我國可持續資源利用的方針的。我們要重視礦產資源開發上的種種問題,一切為了人類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董瑋.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屬,2018(15):254-255.
[2]竇連波.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屬,2018(13):250-251.
[3]雷喜明.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創新探討[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165-166.
[4]安志宏,程玉書,汪寶存,等. 遼源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遙感監測與整治模式一體化研究[J]. 地質力學學報,2017(4):631-637.
[5]黃艷羚.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法律制度探析[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河南省資源環境調查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