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卉,李俊凱,劉衛坤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很多化工設計院都已“全球化工程公司”為企業愿景,參與或承建的國外項目越來越多。所以作為管道設計人員,不僅要熟知國內的標準規范,也需要涉獵一些廣泛使用的國外標準。現依托四個標準中于管道質量驗收要求的對比,對《Process Piping 》ASME B31.3-2018、《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50235-2010、《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184-2011、《壓力管道規范-工業管道》GB/T20801.2~6-2006進行一定的介紹。
《Process Piping 》ASME B31.3-2018是按照符合美國國家標準準則的認可程序制定的美國國家標準,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被全球普遍認可并采用的工藝管道規范,其內容涵蓋金屬及非金屬管道的設計、材料、施工安裝、驗收等,內容全面[1]。《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50235-2010、《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184-2011屬于中國國家強制標準,在中國國內的工業金屬管道施工被要求采用,此兩份標準需配套使用,其內容涵蓋工業金屬管道的施工安裝、驗收,內容相對較窄;《壓力管道規范—工業管道》GB/T 20801.2~6-2006本是為與世界接軌而編制的一份自愿采用的標準,但由于被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大量引用,其中的大量內容已變為強制要求,所以此標準的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其內容涵蓋工業金屬壓力管道的設計、材料、施工安裝、驗收等,內容相對比較全面。

表1 規范基本情況之間的一些差異

表1(續)

表 2 ASME B31.3-2018對接環縫射線或超聲檢查比例的規定
GB50184-2011和GB/T20801.2~6-2006先根據管道流體工況將焊縫檢查等級分為五級,然后根據焊縫類型和焊縫檢查等級確定無損檢測的方法和比例(見GB50184-2011的P38~P41;GB/T20801.2~6-2006的P188~P190);而ASME B31.3-2018直接按照管道的流體工況和焊縫類型確定焊縫的檢測方法及比例(見ASME B31.3-2018的P108);
ASME B31.3-2018對接環縫射線或超聲檢查比例的規定見表2。
同樣情況下檢查比例各不相同。
a)GB50184-2011與GB/T20801.2~6-2006對于抽樣檢查均要求固定焊口檢驗比例不低于40%[6],ASME B31.3-2018 無此要求。
b) GB50184-2011與GB/T20801.5-2006對于管子口徑≥DN500 mm時,采用局部檢驗而非抽樣檢驗的方式進行[6],ASME B31.3-2018 無此要求。
c)GB50235-2010與GB/T20801.2~6-2006對于管道名義厚度小于等于30 mm的對接焊縫應采用射線檢測,對于管道名義厚度大于30 mm的對接焊縫在征得設計和業主同意的情況下可采用超聲檢測代替射線檢測,ASME B31.3-2018 無此要求。
總體而言,對焊縫檢查要求嚴格程度上來說:GB50184-2011≥GB/T20801.2~6-2006≥ASME B31.3-2018。
a)三種規范都要求優先采用水壓試驗,水壓試驗不切合實際時才可考慮采用替代性試驗方法。
b)不銹鋼管道的液壓試驗,水中氯離子含量要求:GB50235-2010:25 ppm;GB/T20801.2~6-2006:50 ppm;ASME B31.3-2018:無要求。
a)液壓試驗壓力三種規范要求基本一致;
氣壓試驗壓力,GB50235-2010、GB/T20801.2~6-2006要求為設計壓力的1.15倍[6],ASME B31.3-2018要求為設計壓力的1.1倍。
b)承受外壓管道的水壓試驗壓力:GB50235-2010、GB/T20801.2~6-2006、ASME B31.3-20都要求為內外壓力差的1.5倍,GB50235-2010、GB/T20801.2~6-2006要求且不小于0.2MPa,ASME B31.3-2018要求且不小于0.1 MPa。
c)其他要求:
GB50235-2010與GB/T20801.2~6-2006要求對于GC3級管道,經設計和/或業主同意,可在試車時用管道輸送的流體進行壓力試驗;ASME B31.3-2018要求對于D類流體工況的管道,可在試車時用管道輸送的流體進行壓力試驗。(三個規范要求基本一致)
a)當管道的試驗壓力不大于設備的試驗壓力時,按管道的試驗壓力試壓。
b)當管道的試驗壓力大于設備的試驗壓力,且設備的試驗壓力不小于管道試驗壓力的77%時,可按設備試驗壓力進行試壓。
本文中對比了國內外廣泛使用四個標準,對于管道施工質量驗收方法的要求不盡相同,設計人員在選取不同的規范時一定要對這些差異給予足夠的重視,才能確保我們的設計文件與標準規范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