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勉
(中海油江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鹽城 224500)
LNG接收站項目是一個投資大、設備材料種類多的集成工程,具備LNG的接卸、儲存、加壓、氣化、外輸功能,因為LNG的特殊物理性質(常壓下溫度為-162℃),LNG接收站的核心設備基本為低溫運行狀態,在設備材料合同執行過程中,即設備材料的生產制造過程,派遣合格的第三方進行監造是保證質量的關鍵,除此之外,設備材料合同簽訂前及收尾階段,均需要明確相關控制節點。
設備材料入場前質量管理主要涉及的相關方包括業主方、供貨方和第三方檢驗服務承包商,業主方由于受專業技術能力及人員的限制,通常的管理模式即委托專業的第三方檢驗服務承包商進行設備材料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公司內部會安排質量管理人員進行整體把控,協調三方有序開展相關工作。業主方負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協調管理,第三方檢驗服務承包商負責設備材料生產制造過程的技術服務,派遣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經批準的技術文件進行駐廠監造,并定期反饋進展情況,確保設備材料生產質量、進度符合要求。業主方、供貨方及第三方檢驗服務承包商的業務關系如圖1[1]。

圖1 三方業務關系

表 1 設備材料入場前質量控制表
LNG接收站設備材料入場前的質量控制總體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合同準備階段、合同執行階段和合同收尾階段。合同準備階段即在合同簽署前,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合同文本編制(其中由技術部門負責技術條款部分編制,商務部門負責商務條款部分編制)、商務談判和技術談判澄清;合同執行階段即設備材料開始生產制造直至出廠測試環節,主要工作環節包括開工會、預檢會、生產制造過程的監造和生產進度的控制,以及在此期間可能發生的合同變更、技術變更、過程測試等工作內容;合同收尾階段即從設備材料的出廠(制造廠)測試到現場(項目所在地)驗收環節,重點關注內容包括出廠測試、交工資料、運輸倉儲、現場驗收及后續的質保工作。具體流程及責任分工詳見表1。
開工會一般在合同簽訂后一個月內召開,會議由業主方相關設備材料負責人組織,會議討論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梳理確認合同關鍵條款,比如產品特性、供貨范圍、交付及付款節點等;明確設備材料的重要性等級及質量控制要求;明確項目各方溝通渠道,項目文件編碼、傳輸流程及審核意見單要求;討論項目生產制造計劃、文件清單、檢驗與試驗計劃(ITP)、檢驗通知及周/月報模板相關要求;供應商項目管理介紹,討論供應商設計文件返資狀態及下一步計劃,進行設計、制造相關技術交流;明確分包商名單及工作范圍、采購狀態及下一步計劃;其他技術商務問題[2]。
預檢會一般在制造商的主材已經訂貨(或已到貨)、主要圖紙、工藝文件和檢驗計劃編制完成后,會議由業主方設備材料負責人組織,會議討論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進行設計交底,明確設計變更流程;明確質量管理要求和驗收標準;確定監造方式、放行程序;梳理當前文件狀態(含技術文件、會議紀要及設計返資等);審查確認最終版檢驗及試驗計劃(ITP),并確認不符合處置程序;跟進生產制造計劃及前期相關技術問題的落實情況[2]。
在設備材料的制造生產過程當中,業主和第三方檢測服務承包商相關工程師應相互協作,督促制造商嚴格執行經業主審核批準的生產制造計劃、ITP文件及相關質量控制標準,在監造過程當中,第三方駐場監造人員應及時向業主提交監造周月報,尤其遇到相關質量問題時,應第一時間通知業主,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設備材料出廠驗收(FAT)合格之后,由第三方檢測服務承包商檢驗員確認ITP檢驗點已全部執行完畢且所有結果合格,相關資料齊全后,簽發設備材料放行單并發送業主方審核,業主方質量、倉儲及商務各專業確認無異議后,由設備材料負責人向廠家明確發貨要求,設備材料廠家進而向業主方發出發貨申請,并附送設備材料的包裝運輸方案,經業主方倉儲人員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發貨。
設備材料到達項目現場時,采辦負責人應根據設備材料的實際情況提前落實卸貨準備工作,并組織業主方、總包商及監理等單位相關責任人進行現場驗收,主要包括對設備材料物資清單、外觀包裝、文件資料等情況進行檢查。
LNG接收站項目所涉及設備材料種類雜、數量多、技術含量要求高,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具有針對性,將有限的資源放在核心設備和關鍵控制點上。根據LNG接收站項目的特點,設備材料可分為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儀表系統及設備、控制和開/關閥、管道及土建和建筑六個板塊,不同板塊按照不同標準進行等級劃分,大致可從安全性、流體類型、設計成熟度、制造/施工/安裝復雜性、操作重要性、維修和更換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經濟后果、環境影響、功能類別及故障影響十個方面展開,將設備材料進行分類(Ⅰ類、Ⅱ類、Ⅲ類、Ⅳ類),不同類別的設備材料按照不同級別(A級、B級、C級)的監督標準執行。
質量控制是全過程的,從設計、采辦、施工到試車運行,設備材料入場前的質量控制只是其中關鍵一環。設備材料廠商應建立完善的質量體系程序并提交業主審核,業主方在完成對設備材料的分類后,要明確各級監督的執行內容,通常包括廠商設計文件的審查和批準、確定檢驗方案和檢驗控制點(R、H、W)、關鍵工藝的現場檢驗、出廠功能測試及制造記錄的審查。
質量管理不僅僅是某一方的責任,要想達到預定目標,它需要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而在此期間,業主方的協調管理是關鍵。業主方在完成相關質量管理制度的編制后,應向各相關方進行宣貫[3],確保各方質量管理認知一致。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建立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及時反饋過程問題,有效落實相關制度要求,確保設備材料能夠合格按期出廠。
設備材料入場前的質量管理是LNG接收站項目全過程質量管理的關鍵一環,質量合格的設備材料是項目后期安全運營的基礎,要逐步建立細化程序,合理設置關鍵設備材料控制點,規范執行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入場設備材料質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