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徐海客 葛群亮


11月8日,由CBA開出的一張“超級罰單”在網絡上傳開。據悉,此次處罰針對的是各俱樂部在上賽季和本賽季至今的裝備穿著違規行為,一共涉及11人17次犯規,罰款總額達到542萬元。處罰金額之大,涉及人員之廣,在CBA25年歷史上還是破天荒。這也引發廣大球迷和業內人士的議論。
人員多罰款多爭議多
據網上傳播的消息,CBA這次處罰是因為球員和教練違反了《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紀律準則》中的具體規定,在比賽和訓練等場合未穿著聯賽官方贊助品牌李寧公司指定裝備,存在違規穿著或者使用競品的現象。官方還責令所有罰款必須在2020年12月14日上午10時前如期繳納,否則將遭到停賽處罰。可以說,處罰依據具體到準則的某章某條某款,顯示有法可依,執法必嚴。
但是,這次處罰依然引起巨大爭議。首先,一是涉及人員多,罰款金額大。一共有11人被罰,其中1人罰款金額達到百萬級別,8人達到50萬元級別。有7人因為一次違規就被處罰50萬元,差不多是很多普通球員年薪的1/3甚至更高。
其次,這次罰款是上賽季和本賽季攢在一起罰,有評論員批評是“秋后算賬”。像遼寧隊當家球星郭艾倫4次違規,一共被罰115萬元。已經回到美國、本賽季放棄在CBA打球的林書豪也收到來自大洋彼岸的罰單,他上賽季3次違規,分別罰款10萬元、3萬元和42萬元。不僅是球員,廣東隊主帥杜峰也分別被罰2萬元和10萬元。他們的違規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1月、6月、8月等時間段,很多人質疑為什么在他們第一次違規的時候,不給予警告和出示罰單,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現在突然集中罰款,而且時間跨度最長達10個月,中間沒有任何的提醒和警示。▲
李寧“雪中送炭”更應維護
因為贊助商利益,CBA此前鬧得動靜最大的一次要數2016年的“摔鞋門”。那一年的11月2日,在廣東與深圳的比賽中,CBA本土第一球星易建聯在比賽中脫下李寧球鞋(如圖二),扔在一邊,隨后在與相關人員溝通后,換上耐克鞋重回球場。這一事件當時鬧得沸沸揚揚。易建聯事后被禁賽一場,接下來的賽季官方就將處罰標準大幅升級。
今年6月,CBA在疫情之后復賽,看臺上擺放全球各大聯賽的球衣,以表示CBA復賽得到全球各大聯賽的支持。但其中有大量是李寧公司的競品球衣,通過各大媒體廣泛傳播,無形中影響了贊助商的商業利益。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個職業體育聯盟,CBA維護贊助商利益無可厚非,因為贊助商是聯賽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是,李寧公司2012年和CBA簽下5年20億的天價贊助合同,2017年又在體育市場投資遇冷、其他品牌公司出手力度明顯不行的大背景下,再次簽下5年約10億的合同,實屬“雪中送炭”。▲
NBA球員鮮有“穿錯衣”
全世界任何一個職業體育聯盟,都會把維護贊助商的利益放在重中之重。CBA長期以來一直對標的NBA等聯賽,無不重視贊助商的利益。NBA規定球員和教練身著贊助商球衣裝備時,衣服任何地方都不能有任何遮擋,訓練和比賽等場合也有不同的服裝。而且,耐克發布的聯盟款、隊標款、社區款和宣告款等版本球衣,各隊要配合贊助商宣傳需要穿著。
球員身著贊助商裝備的意識也非常強烈,無論在訓練和比賽中都會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而且,各支球隊都有專門的裝備經理,對于球員們的裝備早有準備,也會進行必要的提醒。《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回顧多年報道NBA的經歷,就沒聽說過有穿錯球衣的事情發生。
不過,早年也有例外發生。NBA官方曾經為了維護贊助商倡導的價值觀,規定只能穿黑白配色的球鞋,違規者將被重罰。結果,喬丹在上世紀80年代剛出道的時候因為穿黑紅配色的耐克球鞋被高額罰款,罰金從一場比賽1000美元飛升到5000美元。
事實上,足球賽場上也不乏用罰單來維護贊助商權益的案例。2018年世界杯,英格蘭隊在半決賽開踢前收到罰單。據英國《獨立報》披露,由于阿里、斯特林和戴爾在比賽中穿著非國際足聯贊助商品牌的球襪,英足總要交出約合47萬元人民幣的罰款。同樣是在這屆世界杯上,克羅地亞中后衛洛夫倫因為飲用紅牛飲料而被罰款47萬元人民幣,因為可口可樂才是世界杯的贊助商。2019年中超賽季結束后,廣州恒大在奪冠慶典活動中打出恒大集團旗下汽車品牌廣告。這一舉動被中超公司認定“違規”,扣減50萬元“參賽費”。▲
球鞋能否按“國際慣例”
CBA這次開出“超級罰單”引起爭議,或許能夠成為一次改革的契機。比如,這次依然有人是因為穿非李寧球鞋被罰,這是值得商榷的一個話題。因為NBA以及很多歐洲籃球聯賽,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球衣有專門的贊助商,而球鞋是隨便球員穿,沒有明文強制規定(如圖二,NBA開拓者隊球員麥考勒姆身穿聯盟贊助商耐克的球衣,而腳踩李寧鞋)。球鞋被更多認為是球員個人權益歸屬,官方不應該干涉,而且球員身著不同品牌的球鞋,也能帶動所在聯賽的關注度,推高整體的商業價值。CBA歷史上曾因穿鞋引起多次爭議,始終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時至今日,外援只要貼標(遮擋品牌標志)就可以隨便穿鞋,本土球星只有易建聯、郭艾倫等個別球星獲得球鞋特例。
此外,處罰力度和范疇還應在合理區間之內。不少人指出有隊員因著裝違規被罰,并非故意所為,而是在場上爭搶球權時露出內褲的耐克標志。顯然,內衣不應在贊助商規定的品類之列。▲
環球時報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