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友明
摘要: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與此同時,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用水的數量上也在不斷增多,生活用水實際遇到的污染問題在不斷增多,污染源主要有了洗浴用水、水產養殖、家禽養殖業等,大量的污染進入到農村水環境當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村水環境的質量。同時,隨著人口數量日漸增多,資源現狀不容樂觀,農村環境質量明顯下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增長,也不利于新農村的建設,故而相關部門要將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擺在首要位置。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治理
引言
對于農村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而言,生產生活污水的收集也是一個難題,受到城鎮化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實有人口在不斷減少,農村現有的水污染在分布上更加零散,這些都給農村污水的集中化、規模化收集帶來了困難。
1農村環境問題的成因
農村環境問題的成因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體內容:首先是農民缺乏環保意識。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則尚未得到全面普及,這使得諸多農村地區的居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突出的矛盾,居民的個人意識及群體意識之間的矛盾也尤為明顯,且村民缺乏必要的環境保護知識及相關法律知識。其次是尚未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現階段,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我國缺乏專業的環境監測機構,且環境治理設備和技術相對滯后,無法在農村地區實現專業化的環境檢測。所以,很多農村產品均未實現專業化和機械化的生產流程,質量檢測不達標,且監督工作無法得到有效落實。最后是集中治理存在較大挑戰。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農村地區在全國范圍當中占比相當高,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污染集中處理還是難以做到,這都加劇了農村地區水污染現象的嚴重化。調查發現,在當前農村地區有超過80%的農村自建污水處理系統,就是通過地面明渠或者涵洞將污水直接排放,大量的污水進入到地下深處,這對于集中治理是非常大的挑戰。
2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提升的基本策略
2.1? 注重政府層面的規劃與引導
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提升的基本策略之一是注重政府層面的規劃與引導。首先,基層政府應當深刻認識水環境污染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危害性,將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納入到政府日常工作當中,結合東部地區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經驗,需要加快政府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專職工作機構的建立,安排專門的領導干部負責水環境污染整治工作,組織環保等部門到農村基層當中去,實際了解當前水環境污染基本情況,形成完善的書面臺賬,以此來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其次,基層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生產經營等活動的監督管理,對于大規模家禽養殖等行為要做到科學引導,嚴禁養殖企業靠近主要水源地,在對家禽養殖企業審批上,注重對其污水處理措施等的審核,只有污水處理手段到位,才能準許其投產建設,而且在其正常生產養殖當中,還需要定期、不定期對其污水排放、治理情況進行抽查,依托于政府層面的嚴格管理,來筑牢農村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堤防。
2.2? 增加投入,提高農村水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水平
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提升的基本策略之二是增加投入,提高農村水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水平。由政府牽頭,加大對當前農村水環境污染情況的摸底,詳細了解污染的分類、危害性、基本情況等,以此來指導各地農村水環境污染保護與防治基本方案,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加大政府在農村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對原有的污水處理等設施進行改造,條件允許的地區加大處理能力更強等的先進設備引進,加大原有污染存量的處置效率,對于分布較為零散的村莊,則探索水污染集中處理措施,在合適位置投建覆蓋范圍廣、污水處理能力合適的污水處理設備,避免資源的浪費。鼓勵農民進行綠色生產,減少農藥、化肥等的使用量,杜絕將具有污染性的生產資料傾倒進河流、湖泊等環境中,從源頭上對污染行為進行有效管控。
2.3? 推動生態農業發展,嚴格把控農業面源污染
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提升的基本策略之三是推動生態農業發展,嚴格把控農業面源污染。為不斷完善農村污染治理技術,需結合地區的實際采取科學的發展措施,以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實現垃圾的循環利用。同時推廣使用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減少化肥農藥等污染物排放,大范圍使用農家肥,嚴格控制污染面積。在條件較好的鄉村,也可合理規劃養殖區面積,建設養殖場,從而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養殖,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保障環境效益。
2.4? 強化監督和全民參與是保證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效果的重要支撐
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提升的基本策略之五是強化監督和全民參與是保證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效果的重要支撐。當前,隨著農村供水工程設施不斷完善,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嚴重滯后,農村水環境面臨的水質污染壓力越來越大,在加強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過程中迫切需要強化監督,并且不斷擴大社會公眾的參與度。通過監督倒逼有關部門的責任落實,可推動做實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通過定期公布河湖水體水質監測結果,可引導群眾對水環境保護的關心、知情、參與和監督,共同參與到水環境保護工作中來,促進農村水環境治理取得實效和得到持續保護。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涉及面廣,特別是量大面廣的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更需要廣大農民的支持配合和主動參與,通過培育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水環境保護治理氛圍,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結語
如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高度關注農村的環境問題,及時規劃,及時防范,及時治理,全面發揮出農村環境治理的作用,優化農村的環境建設,進而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農民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機制,推動農村生態文明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建紅.農村水環境保護及治理對策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7).
[2]?? 李筱盼.農村環境保護現狀和防治措施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18(11).
[3]?? 馮敏.關于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建議———淺談農村垃圾治理問題[J].農村科學實驗,2018(13).
[4]?? 劉大志.當前農村水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