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是學生進入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宿舍人際關系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心理學家丁偉教授指出,人類心理疾病是由人際關系紊亂引起的。宿舍中的人際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是否能夠以良好和健康的態度投入學習和生活,且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所以說,和諧的宿舍關系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本文在深度剖析了大學生宿舍矛盾背后的深層原因后,提出幾點解決方法,為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健康發展和高校的穩定與和諧提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宿舍沖突;人際關系;心理健康
在這個物質資料極其豐富的時代,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大學生更需要的是歸屬感、愛與尊重,是良好的人際氛圍,只有當這些需求被滿足后才能邁向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近年來,發生的不少高校惡性傷人事件都與宿舍的人際關系有關,由此可見,宿舍關系是否和諧對大學生的影響舉足輕重。
對當代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進行研究,可以幫助我們透過問題表面揭示出問題的本質,進而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應對問題,促進其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創造美好的大學生活。因此,筆者在綜合國內外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的基礎上,從學校、家庭、大學生自身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一、當代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類型
科學準確地確定宿舍關系的類型,對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筆者認為,當代大學生宿舍的人際關系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和諧互助型
這是大學生宿舍關系中最正向的關系。宿舍成員彼此關心,關系和諧,并且相互依賴。寢室成員一般一起吃飯、上課、逛街,沒有明顯的反對和沖突,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尊重和包容,能夠互相幫助。即使個別室友之間出現問題,他們也可以通過溝通和合作解決沖突。
(二)獨立自主型
這類寢室成員之間相對獨立,一般不在一起上課、娛樂,對彼此的依賴性較小,缺乏溝通交流,缺乏相互信任。人情意識淡薄,缺乏宿舍集體活動,且對室友表示漠不關心。
(三)分割對立型
宿舍成員之間的溝通極少,分成幾個小團體,彼此相互排斥。這種分體式宿舍不利于學生之間的良好友誼的建立,嚴重影響了班級風氣和學校風氣。
通過對以上三種類型宿舍人際關系的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和諧互助型”是宿舍關系最理想的狀態,“分割對立型”則是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重點介入的對象,把“獨立自主型”與“分割對立型”轉向“和諧互助型”,是我們研究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最終目的。
二、當代大學生宿舍關系問題分析
與上個世紀相比,大學生宿舍的人際關系日益緊張甚至更加嚴重,且宿舍沖突時有發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當代的宿舍關系不如以前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自我意識強烈,以自我為中心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5后”,而且其中大多數都是“4+2+1”家庭結構模式,物質生活豐富,在長輩的精心照顧下,長期處于寬容的環境中,大多數學生都是自我意識強烈,做決定時都更隨意和草率。在宿舍相對有限的空間內,在固定的環境中,很容易根據自己的個性行事,與同齡人交流更加困難,容易發生沖突,這就會使宿舍的人際關系變得緊張,并且久而久之形成心理問題。
(二)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差異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習慣。調查顯示,生活習慣的差異是引起沖突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同學會因其豐富的生活條件產生優越感,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表現出驕傲和自負。與此同時,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家庭的學生可能會比較敏感和自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是覺得別人正在針對自己而避免與人打交道,甚至可能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
(三)缺乏溝通,缺乏人際關系處理技巧
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體制,很多學生從中學開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社會風氣把學習看的過分重要,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導致學生缺乏相應的人際交往經驗。而且很多學生到了大學也是一門心思學習,缺乏與同學進行學習以外的交流。宿舍關系出現摩擦也不知道該怎么解決,“圈子小,朋友少”,遇到問題自己悶在心里,進而導致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心理問題。
(四)互聯網等新型交往方式影響了宿舍成員的關系
當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各種手機,電腦和其他智能設備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許多學生習慣用手機聊天,而且沉迷于各種網絡游戲和網絡小說,缺乏與身邊室友的溝通,進而導致宿舍成員之間關系的冷漠。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使大學生關閉自己,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少,甚至造成嚴重的人際交流障礙。而且大學生的生活模式、思想觀念、價值觀以及室友關系也會受到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的影響。
三、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構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學生宿舍關系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和宿舍之間的緊張關系不僅影響學生的個人交流,而且對整個教育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建立和諧的宿舍關系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更有利于整個家庭,整個社會良好發展。為此,我認為可以從學校、學生、家長三個層面著手:
(一)學校層面
1.??? 完善宿舍管理體制,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學校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廣泛宣傳,使學生深刻掌握相關宿舍管理制度。并且要做到“功必賞,過必罰”,對于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決不姑息。這樣不僅是為了給學生一種約束力,而且也是要學生知道宿舍里可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很多時候沖突的發生都是由宿舍里的一些小事引起的,但是就是由于這些小事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久而久之就到達了一個爆發點,從而釀成悲劇。因此,學校需要建立完善快捷的信息溝通反饋系統,以確保及時預防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時可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從而確保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健康發展。
2.??? 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及人際交往技巧
在當代,高校不僅是授予大學生知識的地方,更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陣地。大學宿舍內的所有沖突歸根到底無疑是因為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夠和沒有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由于中國的心理學教育起步較晚,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誤把一些輕微的心理問題當作常態,不加以重視。學校應該密切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可以由老師定期訪問宿舍,與宿舍成員進行深入交流,及時了解宿舍成員之間的關系狀況。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開導成員化解矛盾,并應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與教育。
3.??? 定期開展文化活動,增強宿舍的凝聚力
宿舍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停留時間最久的地方,宿舍氛圍對其成員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影響,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宿舍成員的心理健康和學習。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可以讓宿舍成員在活動中增進對彼此的欣賞,并且通過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增強宿舍成員的凝聚力,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學校應特別注重開展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重要性,定期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二)學生層面
1.??? 提高自身修養
大學生的自我修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寢室關系的和諧度,要學會尊重、寬容、贊美、傾聽。當代大學生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比較自我,不太會為別人考慮。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不能用我們自己的價值尺度來衡量他人,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適應他人,求同存異,三人行必有我師。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勇敢地承認我們的不足之處,努力糾正它們,不斷去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并且要注意聆聽室友的想法,利于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和諧的宿舍關系的形成。
2.??? 與室友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良好的宿舍環境能夠使他們能夠傾訴彼此的心事并感受到家的溫暖。面對沖突和分歧,我們應該選擇主動溝通而不是逃避,和室友心平氣和的談一談,交流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主動承認錯誤,以理智真誠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3.??? 主動建立合理的宿舍生活秩序標準
為了避免沖突,宿舍成員從一開始就可以可以積極建立一些合理的宿舍生活秩序標準,這有利于室友之間良好關系的形成。例如宿舍內可以制定一張衛生值日輪流表,這樣既不會造成宿舍衛生惡化的情況,宿舍成員也不會因為誰打掃過誰沒打掃過而起矛盾。這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家長層面
1. 改變子女成才的評價標準
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父母過分看重孩子的學業,而忽視全面發展。從小就用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從而忽略了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忽視了孩子的整體發展,尤其是孩子的溝通能力。因此,家長應當重視起學生的心理教育,實現心理教育與學業教育的平衡。
2. 保持與子女的有效溝通,優化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精神成長,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狀態,不斷提高他們的意識形態水平。父母應采取民主的方式與子女保持良好的溝通,尊重子女的思想和行為。更重要的是要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而且我們必須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愛,擁有愛的靈魂。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為他的今后的生活發展、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3. 培養子女處理人際沖突的能力
在進入大學之前,家長應指導孩子如何去適應和面對新環境,引導他們學會接受不同的性格,主動與他人交流、互動。特別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必須培養子女的自立能力,讓孩子慢慢適應大學集體生活,不斷適應新狀況,學會用理性的方式看待沖突,解決沖突。
四、結語
雖然每一次事件的發生都會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推到輿論風暴的中心,而很快之后就會有新的話題將其取而代之。然而不管媒體的鎂光燈是否一直聚焦在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上,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是一直不會變的。要解決宿舍沖突的問題,真正需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和整個社會的努力。當宿舍中的矛盾發生在我們自己或他人身上時,我們應該幫助他們采用正確的方法從困擾中擺脫出來。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深入分析人際關系緊張的原因,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營造和諧的宿舍,和諧的校園,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逐步走向成功。
作者簡介:
侯靜(1997—),女,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在讀碩士研究生,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老年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