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斌
摘要:富硒水稻是發展綠色農業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水稻種植模式,主要是提高常規水稻品種中的硒元素含量。本篇文章簡單論述了富硒水稻的栽培技術要點,為提高富硒水稻的質量和產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富硒水稻;栽培技術;要點
1引言
富硒水稻屬于水稻的優良品種,除了具備水稻的全部特性,還具有多重保健功能,比如抗癌、防癌、延緩衰老等。特別是其中的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因此富硒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從富硒地瓜、富硒面粉到富硒水稻等,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富硒水稻是通過噴灑含有硒元素的葉面肥來增加硒元素的含量,相比普通水稻有更大的社會效益。本次主要分析富硒水稻的栽培技術要點。
2富硒水稻地塊選擇
富硒水稻的種植對于生長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按照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標準進行選擇。所以在選擇地塊時,考慮水稻本身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但最好是水稻土。所以綜合起來,種植地塊選擇平坦、疏松肥沃,土壤深厚、水源充分的地塊,尤其要關注水源,因為水稻種植對水分的需求較高,所以要保證富硒水稻生長期間不會缺乏水分。同時要盡量選擇含硒元素較多的地塊,因為水稻植株各個器官中的含硒量是根部最高,然后是莖葉,果實部位最少。在這里,如果土壤中的含硒量不足,可以在種植前使用肥料,提高硒元素的含量。
3種子選擇與處理
進行富硒水稻種植需要先選擇合適的品種,盡量選擇口感好、米質優越的原種或第一代雜交種,這樣種子的優勢不會在種植后退化。在播種前要進行發芽試驗,保證播種量。種子自身的發芽率要在95%以上才能進行播種。
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晾曬,最好選擇22℃以上的晴天,在當日的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之間進行晾曬,持續1-2天。進行晾曬時可以將塑料布鋪在水泥地上,盡量不要在不夠平坦的土地上晾曬。之后將種子均勻鋪在塑料布上,厚度控制在3cm,注意經常翻面,保證受熱均勻。通過晾曬可以使種子的皮透性獲得改善,并殺死表皮上的細菌等,使其播種后可以快速發芽。
將晾曬好的種子放入鹽水(鹽與水比例在1:0-1:3)中浸泡,選擇下沉的、顆粒飽滿、粒大的種子。對選擇的種子進行消毒,可以使用25%的咪鮮胺乳油2500-3000倍液進行浸泡,時間維持12-24小時,浸泡之后直接進行催芽播種。
在正式育苗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拌種,將增產劑、水稻專用拌種劑等,與種子混合到一起攪拌,這樣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同時防范病蟲害的發生。當前市場上有含有硒元素的拌種劑,但技術條件尚不成熟,所以使用時容易出現燒種問題,反而影響發芽率,因此不建議使用。
4苗期管理
播種: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播種,然后結合選擇的栽培方式培育秧苗。一般早稻時間選擇3月下旬,中稻選擇5月下旬,晚稻則選擇6月下旬。播種時要控制好秧床的溫度和濕度,保證培育出健壯的全苗。在播種后一般會覆蓋一些稻殼灰,或者使用育苗箱進行育苗。
移栽:在富硒水稻秧苗生長到8cm左右時,就可以進行移栽。是將富硒水稻的秧苗按順序仔細的插到稻田中,不熟練的人一般會使用秧標等作指示,熟練地人可以直接插秧。在移栽時,過去都是手工移栽,現在出現一些小型機械化設備,可以替代人力進行富硒水稻秧苗的移栽。但是插秧機在不夠平坦、形狀不規整的稻田中使用存在一些不足,所以需要人工和機械插秧替換進行。另外,在移栽時需要注意氣候條件的選擇,盡量選擇陰天、傍晚等時間,避免選擇雨天、中午等光照較強的時間。
間苗、定苗:一般在苗后3-5葉期進行間苗,對富硒水稻及時進行間苗可以避免幼苗之間相互爭奪養分和水分,減少對地力的消耗。如果間苗過晚,可能導致拔斷苗或傷及根系。在4-5葉期進行定苗,不能晚于5葉期,主要是在全苗保全的基礎上進行;需要保證距離相等,留下健壯、齊全的苗,除去雙株苗、二茬苗、雜苗。
灌溉:富硒水稻的種植對于水分的需求較高,其特點是苗期需水約占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占50%;孕穗至開花期占15%;灌漿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所以在栽培過程中,需要根據這個特點進行適當灌溉,尤其是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時適量灌水、以確保水稻高產穩產。
除草:在富硒水稻移栽之后5-7天,秧苗立苗后,要進行除草,清除秧田中的雜草,避免與水稻爭奪養分。除草分為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人工就是依靠人力直接拔除雜草;而化學就是使用化學藥物,但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選擇,禁止使用含有甲磺隆、乙草胺等成分的除草劑,盡量選擇毒副作用小、除草效果顯著、成本較低的藥物。
5病蟲害防治
對富硒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需要結合當地對病蟲害的監測預報情況進行,重點在浸種、移栽、抽穗破口期三個階段,進行種子處理“、送稼藥”、混合用藥保穗等。
富硒水稻常出現的病害有稻瘟病、惡苗病、紋枯病,蟲害有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在進行防治時,可以使用化學防治,選擇對這些病蟲害有一定效果的化學藥劑,并盡量保證高效低毒、低殘留和價格低廉;還可以選擇生物農藥,以預防為主,選擇靶向性強的生物農藥;或者可以使用物理防治,針對蟲害的特點,利用物理設備,比如誘蟲燈等進行捕捉和撲殺;還可以借助病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生態效益好。
6科學施肥
富硒水稻的種植對于肥力的需求很高,因為水稻的吸肥力強,所以要注意施肥。
基肥和追肥:在抽穗期施加粒肥,選擇富含硒元素的肥料進行施加。同時配合施加常規的元素肥料,即氮、磷、鉀肥。控制氮肥、增加磷肥和鉀肥的施加,氮肥和鉀肥適當后移,普遍施加穗肥。在追肥時注意時間和使用量,盡量不要出現浪費問題。
葉面肥:在頁面部位噴灑硒肥是種植富硒水稻最普遍的做法。水稻的葉面可以快速吸收硒元素,不僅吸收速度快,吸收面積也大。進行硒肥的噴灑一般選擇齊穗期和灌漿期,在齊穗期進行噴灑有助于富硒水稻進行吸收,是增加硒元素含量的關鍵;灌漿期的水稻臨近完全成熟,處于收割前期,是施肥的最后時期,可以快速有效增加水稻的千粒重,但是需要在收割前20天左右停止施肥。
硒肥:硒肥施加最好選擇秧苗期、分蘗期以及齊穗期,施加方法是將含有硒元素的葉面肥兌水,裝入人工噴霧或無人機進行噴灑,一般選擇晴天9-17點或者陰天下午,禁止在雨天噴灑。同時硒肥可以配合中性和酸性的農藥一起使用,但禁止和堿性農藥配合使用。
7成熟收割
富硒水稻應當在黃熟期進行收獲,此時營養成分停止積累,千粒重最高,淀粉含量也最多。從外部形態進行觀察,水稻的谷粒變硬,穗軸上干下黃,有超過一半多的枝梗干枯,此時就可以進行收割。要想保證富硒水稻籽粒在貯藏期間的品質,需要做好籽粒的干燥工作,在收獲和脫粒后,需要進行晾曬,使得籽粒的含水量在13%以下,此時就可以入庫保存。
8結語
富硒水稻是新時期水稻種植的主流趨勢,可以為人們提供富含硒元素的水稻產品,有較高的保健營養價值。
參考文獻:
[1]程旭權,杜金平,于建華,等.富硒水稻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