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旅游專業實踐教學特點,借助研學旅行輔助教學的優勢,探討中職學生研學活動與旅游專業實踐教學整合的相關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實際教學中使用這一教學手段的幾點策略,力爭為旅游專業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中職;研學旅行;旅游專業課堂教學;應用
導游行業具備非常明顯的實戰操作性,要求人才培養方式上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所以,中職導游專業的實踐教學逐漸被提上日程.而研學旅行在中職導游專業實踐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在旅游專業實踐教學中,正確、恰當地選擇與使用各種研學形式進行輔助教學可以為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提供有效幫助。
一、運用研學旅行模式是旅游專業實踐教學的必然趨勢
研學旅行即“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通過“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課程,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實現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研學旅行要以教學為目的組織實施,以年級為單位或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學生需要在老師和研學導師的帶領下,根據不同學齡段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讓學生在行進中豐富知識。而旅游管理專業肩負著培養適應旅游經濟經營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適應國際人才市場需要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重要使命,運用研學教育方式作為輔助教學必將成為廣大教師的重要選擇。
二、研學旅行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用的原則
想要更好地發揮研學旅行的教學輔助作用,構建合理高效的旅游專業實踐教學,教師可以遵照以下幾個原則:
1.??? 自主性
在研學主題開發與活動內容選擇時,要重視學生自身發展需求,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圍繞活動主題,從特定的角度切入,選擇具體的活動內容,并自定活動目標任務,提升自主規劃和管理能力。
2.??? 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各項活動,組織者對活動有預估并設計研學目標,基于目標的要求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根據研學地的特點組織學生體驗采茶或制陶,參觀工藝品制作流程展示等,還可以體驗古樂器,考古挖掘制圖等學生能夠鍛煉能力的項目,江西景德鎮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前面。
3.??? 開放性
研學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具體活動內容具有開放性、豐富性的特點。教師要基于學生已有經驗和興趣專長,打破學科界限,選擇綜合性活動內容,鼓勵學生跨領域、跨學科學習,為學生自主活動留出余地。
三、研學在旅游專業實踐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在旅游專業實踐教學中使用研學模式是一種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在運用這項教學輔助技術時也應注重相應策略,以增加研學使用的有效性。
(一)、運用研學旅游模式,激發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開展研學旅行可以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及工作崗位,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研學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現有的學科教學不同,不再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純粹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跟著課本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和獲得各種能力。例如在講武則天與洛陽時,同學們對一代女皇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同學們根據書本知識查閱相關資料,并參觀相關歷史遺跡,自主設計與武則天相關的研學主題及線路,學習頓時由被動變主動,甚至把自己規劃的線路放在網上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提出問題進行修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研學旅游模式,模擬情境增設教學實踐環節
旅游專業課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中不可能有太多參與的機會,教師可以依據課題的教學目標,把旅游知識學習過程與知識應用過程結合起來,利用研學旅游給學生提供實踐環境,使學生研學旅游中學習所需要的知識,進行“實戰”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講洛陽旅游一大亮點旅游產品:“唐三彩”時,同學們只是單純的從知識層面了解到什么是唐三彩,產生于什么時代,它的材質等等,但他是如何從陶土變成了光彩奪目,形態各異的唐三彩作品卻一無所知,或者說只是紙上談兵,要想學好這方面的知識,教師很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關于唐三彩制作的研學之旅,讓學生體驗唐三彩制作中的制模、素燒、上釉、二次燒成等各環節,親身體驗,才能讓同學們對于“唐三彩”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此豐富課外知識,了解唐三彩的歷史發展、制作工藝和文物價值等多方面知識,培養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三)、運用研學旅游模式,突破重點、難點
在旅游專業課堂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難理解的問題,采用研學旅游模式,可以直觀的、面對面的、有深度的探索。在學習了解隋唐第一門應天門時,其歷史背景,象征意義以及最獨特的建筑形制,應天門獨特最高規格的禮制特征:天子雙向三出闕知識讓同學們感到很困惑,在這種情況下,用研學旅游模式更有助于來解決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在獨特的歷史空間和場景內學習參觀,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應天門的研學課程,著重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辨能力,啟發審美能力。以趣味性的講述切入,著重于通識教育與課本大綱的關聯,講述隋唐知識與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使學生熱愛傳統文化,了解河洛文化,黃河文化。
(四)積極建設,讓學生參與創建研學教學資源庫
研學實際操作帶來的知識推進會引導學生向知識的更深廣處漫溯,將研學內容和多媒體教學資源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師可以發動學生,使他們在研學過程中也參與到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中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隨著教學資源庫的不斷完善和豐富,學生研學隨梯度不斷向下延伸,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地瀏覽資源,進行個性化的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越來越多的借助現代多種手段。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學方法的設計者和教學設備的操作者,教師要靈活地運用研學這一輔助手段,通過豐富有效的教學和方法多樣的研學實踐充實課堂內容,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在實踐中思考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優秀的旅游管方面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研學旅行執行實務》王煜琴旅游教育出版社[2《]研學散記》李科浪長江文藝出版社
[3]《旅游學概論》金守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4]《研學旅行課程概論》彭其斌山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隨怡(1979年10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河南省洛陽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職旅游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