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劉心雨
姥爺是做豆腐的,也是小鎮(zhèn)上唯一用古法做豆腐的老輩人。他經營了幾十年的豆腐店,如今依舊是人氣爆滿。不管是鎮(zhèn)上的鄰居還是街上的路人,每次經過這都會待上一會兒,他們大抵是被濃濃的豆香吸引住了。
小鎮(zhèn)上的人都說姥爺是“神人”,僅憑每天早晨的豆香,就能把人迷得神魂顛倒。幸運地買上姥爺的豆腐,這一天也就圓滿了。姥爺每早只賣五十份,能否買上姥爺的豆腐也取決于今天是否起得早。每次鄰居買完了豆腐,都會樂呵呵地說上一句:“好歹是買上嘍,謝謝師傅。”姥爺自然是高興,習慣性地回上一句:“別謝,吃好就行。”
一天晚上,啪嗒啪嗒的滴水聲把我喚醒,我迷迷糊糊地起身,倚在門上,看著門外那間依舊亮著燈的屋——姥爺的豆腐坊,姥爺正坐在屋里做豆腐。我曾聽姥爺說,用古法做豆腐是不容易的,但是做出來的味道也是任何機器都替代不了的,那是世界上最樸實、最本真的味道。姥爺還說,做出噴香的豆腐要經過泡豆、磨漿、過濾、煮漿、點鹵、壓模等多道工序。仔細一想,姥爺這豆腐做得可真復雜,但對于姥爺來說,讓大家吃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姥爺把他泡了六個小時的豆子撈出,慢慢磨漿,黃稠的豆?jié){淅瀝淋下。磨了很久,姥爺才用濾布把豆?jié){中的豆渣分離出來。此時,姥爺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隨后,姥爺將分散的白團聚集在一塊,就變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花,這就是做成豆腐的又一關鍵步驟——點豆腐。豆腐花被姥爺細心地鋪平,用透氣的紗布裹了整整一個時辰。等到姥爺在外面打了水回來,豆腐就成形了。姥爺漸漸彎下他那僵硬的腰,聞一聞豆香,然后望著發(fā)亮的天空——他知道,他的豆腐又可以給更多人帶去幸福感了。
香味撲鼻而來,我咽了咽卡在喉嚨里的口水,心中竊喜:明天又能吃到姥爺的豆腐了。
黎明剛至,豆香已經盈滿小鎮(zhèn)的每一個角落,它飄到了小鎮(zhèn)人的心里,飄到了古法豆腐傳承人的心里。
今天的豆香,起得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