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蓁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
隨著社會各個領域快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較快?,F代化高校教育主要擔負人才培育的任務。在現代化社會發展建設中,各類復合型人才是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現階段高等教育教學中,教育部門要深入貫徹人文精神,在提升廣大學生專業素養的基礎上還要格外重視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綜合性人才。因此,推進高校體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相融合勢在必行。
為保證大學教育能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要充分認識自身職責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及社會責任感,做到以身作則、嚴格律己,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大學體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滲透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需要結合大學教育的要求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創新,為人文精神教育的開展奠定有利基礎[1]。
目前,我國對教育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備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以保證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進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既要保證自身掌握吩咐的體育專業知識,也要加強對文學、史學、哲學及藝術等知識的學習,以此提高自身的個人修養,擴大自身的視野,進而更好地將人文精神融入體育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教師需要在工作中、學習中、反思總結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以更好的狀態完成各項工作,做到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以良好的職業形象面對學生。同時,要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合理解決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此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此外,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心理變化,使人文精神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及有效性。
根據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許多體育運動項目都包含著一些人文教育素材,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人文教育,使學生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例如中國武術是我國一種比較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加強學生的武術訓練,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柔韌性及靈活性,也能培養學生堅韌勇敢、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對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2]。同時,中國武術講究德才兼備,武術精神的傳承及發揚對學生的品德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此外,中國武術包括了攻防兼備等各種技巧,能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大學體育教育的時候,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突出社會性、實踐性及綜合性的特征,根據人文教育的要求將人文素材引入到教學中,以此實現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進行大學體育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發揮實踐性作用,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此提高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有利環境。就目前來看,在以往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及身體素質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教學,對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助引導,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其能積極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得以順利開展。在進行大學體育教育的時候,需要合理增加挫折教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進行大學體育教育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體育技能水平開展體育競賽,以此實現對學生運動技能及個人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需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將人文精神合理滲透到體育教育中,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責任意識的培養。
在進行大學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開展人文精神教育,使學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實現對學生專業知識及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及思維變化,便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交流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進行大學體育教育的時候,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表現,也要重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還可以利用寫日記、網絡交流等方式去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及價值觀念,實現情感教育與體育教育的有效結合[3]。同時,教師需要及時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變,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構建更加廣闊的空間。
為促進大學體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其充分滿足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將人文精神滲透到體育教育中,使學生的思想素質及道德修養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