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第八中學校
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索,有利于拓寬教師的教學視野,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式,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有必要結合現實實際,在明晰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開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索,探索全面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依靠較高的語用水平來主導思維邏輯,促進思維的發散與成長,并深入地感悟文章所傳遞的美感和價值理念,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與鑒賞能力。推進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進程,培育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于一些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活動中仍然采用較為陳舊的教學方式,因而對培養核心素養這一目標造成了阻礙。其中,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其一,有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不能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語言基礎、性格心理等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而是仰賴自己過去的教學經驗,致使教學效果不佳,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其二,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不善于運用多媒體等高新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教學的技術含量不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核心素養的指導思想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些語文教師仍然以自己為主體,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知識簡單地灌輸進學生腦中,削減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導致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不到有效開發,進而造成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學習熱情降低、語文知識記憶不牢,降低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課堂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評論,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些語文教師不注意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往往僅由教師進行。這種處理方式造成了評價過于片面,不夠細致與具體,從而降低了學生的成就感,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當代語文教育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與現實的結合與聯系,致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不深。單純的機械記憶不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優化教學模式,革新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第一,結合當前教育形式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適當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初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推進學生全面發展。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其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師進行基本知識的教育之后,由學生對本堂課的問題提出疑問,并由其他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則負責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地補充說明,加深學生的記憶,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其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文字的魅力,營造出適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沉浸在教師營造的環境中,充分體會漢語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在課堂評價這個環節中,教師應當摒棄以往僅由教師評價的方式,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具體措施就是采用分組的方式,將學生合理適當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利用組員與組員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評價的方式進行多元評價。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補充,使最后的評價結果更為科學、合理、客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因此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必須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初中學生的表現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本劇表演等形式,對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當教師講到《哈姆雷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依照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運用鮮活的時代語言,將其中的經典場景和臺詞演繹出來。而在編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課文內涵的理解也會不斷加深,同時也會鍛煉他們的協作能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研究,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核心素養的內容,加強對教材的研究,深化教育思想的變革,從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收獲理想的核心素養培養成果,將素養培養融入教學的每個環節,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