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甌海區郭溪燎原小學
引言: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為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可以認識同班學生,增進彼此了解,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中考、高考的成績中都添加了體育的分數,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會在平時注重自己的身體素質。相比之下,小學的體育教學堪憂。
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堂中,多以隊列練習、熱身活動以及跑步運動等較為簡單的運動項目為主,在教學內容上具有枯燥性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會機械性的參與具有固定流程的體育訓練,這種課程流程上的機械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壓抑著小學階段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很多體育教師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所以在課堂上幾乎很少安排一些具有對抗性或競技性的體育運動內容,雖然避免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的概率,但同時也泯滅了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使得很多小學生逐漸開始對體育課堂產生了膩煩情緒。
其次,許多地區的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存在著落后性,很少能夠真正將學生擺放到課堂的主體地位,使得創設出來的教學活動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導致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難以產生主動配合的情緒,又進一步限制了體育學科教學所想要傳達給學生的快樂體育概念,使得體育運動開始成為了機械的練習過程。
2.1 采用個性化體育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為了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就要實施個性化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有的小學生身體發育早,有的發育遲緩,在體育課程學習中也會有不同表現,應用傳統的統一教學和考核模式,對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公平感,而個性化教學方式的實施,教學目標設置上會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身體狀況而定,逐漸提升教學質量。在實際應用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體育認知、身體素質、個性特點等進行評估,總結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之后再結合學生的個性因素進行分組,以興趣為出發點進行體育學習,之后在應用疏導性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和興趣。例如,在教學中針對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降低教學強度和教學目標,有一點進步都要給予鼓勵,讓學生不再排斥體育鍛煉。
2.2 采用游戲式教學模式。因為小學生天性活潑,對各種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適當的融入游戲,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靈活性和生動性,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認識體育、感知體育、愛上體育,從而對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跳繩項目的時候,教師可以教學生花式跳繩,再讓學生進行花式跳繩接力賽,學生站成一排,每位學生跳完將跳繩傳給下一位同學,與傳統的跳繩相比較,學生會覺得花式跳繩更有趣,更愿意參與到游戲中。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設計花式跳繩動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經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跳繩運動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花式跳繩和游戲提升對跳繩的興趣。所以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教學項目和游戲相結合,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好動、好玩的天性,從而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也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2.3 采用語言激勵式教學模式。小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在學習中時常受到教師的鼓勵,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強化學生對體育的認知,逐漸養成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糾正自己的教學觀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對學生的優點和進步給予贊揚,對于學習中的表現和配合程度要給予肯定的態度,讓學生從激勵中逐漸提升對體育的興趣。比如,在學習立定跳遠時,最重要的是起跳動作,學生要掌握起跳要領后才能跳的更遠,所以教師在講解完具體動作和要領后,學生在起跳練習時教師進行細致的觀察,對動作不標準的學生給予指導和鼓勵,對于動作熟練掌握的學生給予贊揚,讓學生有繼續努力的信心。一般小學生在受到表揚或鼓勵后,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另外,小學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技巧,在教學中靈活應用語言激勵,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2.4 轉變教師角色,加強師生互動。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方式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和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屬于一種被動的從屬地位。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自主性無法得到發揮,學習興趣的培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應該轉變角色,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尊重學生自身的選擇和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另外,教學效果不僅依賴于教師所選取的教學方法,還依賴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所建立的關系及教學情景和氛圍。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情感教學,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給予學生學習反饋,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總之,在小學體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將體育運動知識進行簡化,并且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次創設能夠吸引小學生好奇心和積極性的教學活動或體育運動比賽,以便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產生良好的授課效果,推動體育教學的順利推進,從而為小學階段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