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自然資源局
現如今,地質勘查單位都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并逐步走進市場與市場建立緊密聯系。但就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言,地質勘查企業原先的內部控制結構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需求,因此只有進行地質勘查企業內部改革,才能使其逐步適應現在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的發展,才能更好地順應社會經濟大潮流的發展。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地質勘查單位認為,完成野外作業的人員才是支撐整個地質勘查單位發展的關鍵,而因此在這方面傾注過多,反而忽視了內部改革的重要性。很多地質勘查單位在舊思想的影響下,很多時候都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對財務的控制,所以即使是重視了內部控制,也是過于片面的。但其實地質勘查單位內部控制除財務之外還涉及了方方面面,如果這些方面不能受到很好的重視,就很難帶動地質勘查單位在市場中的發展。
雖然基于上級部門的規定,很多地質勘查單位已經制定好了相關的內部管理制度,但是大部分仍然是側重于財務制度方面的,對于其他的幾乎沒有涉及。這同時也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內部制度制定后缺乏執行力,很多要求無法很好的上傳下達。制度只是停留在了形式的層面上,沒有什么有效的執行力。
現在的地質勘查單位大多數都是以技術人員為主,與一般企業構成不同,地質勘查企業可能在管理等各個層面上缺乏大量的可塑性人才。這種狀況會給地質勘查單位的轉型帶來風險,正是因為單位內部缺乏可以對風險進行預測的人才,沒有辦法及時對企業轉型中的潛在風險提前進行預知,這其實就是導致地質勘查單位轉型失敗的主要原因。
很多地質勘查單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單位內部并沒有形成正確的反饋意識,很多單位甚至將反饋看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這就導致地質勘查單位在進行內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部門與部門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沒有辦法形成很好的交流與溝通,
或者是由于不重視導致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直接停留在一處,并無法順利下達至各部門。
良好的信息交流,是決定地質勘查單位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所在。但是作為單位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不僅涉及單位內部財務制度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涉及管理層面,風險預測等各個層面。不僅如此,它也是部門與部門之間,上級和下級之間,企業內部與外部之間相互協作發展的橋梁。但是要如何保障信息的良好交流呢?首先,單位內部可以利用現代信息系統,用最快捷的方式傳達有效信息。比如:利用企業郵箱,在單位下達通知以后,及時將相關文件抄送到各個部門,再由各個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通知傳達給自己的下屬。同時單位內部還要重視下屬的意見。下屬提出意見后先反饋給部門主管,如果是有效可行的意見,可由主管層層上報給上級。保障群里群策,讓大家的意見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和處理。或者也可以通過單位公告欄,及時將有效信息公告給大家,加大信息擴散力度。使信息更加透明化,加強信息的上傳下達性。
地質勘查單位在加強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完善風險評估體系。在完善風險評估體系時,單位要明確風險控制的目標,然后通過科學的方式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并對潛在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規避、防控風險。同時,地質勘查單位還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的資金使用進行有效管理,減少資金的浪費與資金使用不合理等行為的發生,確保單位的資金鏈暢通。需要注意的是地質勘查單位的資金來源從以前的主要依靠財政撥款,轉變為通過經營業務獲得利潤,因此,單位的業務與投資活動會更加多,所以單位在投資決策時,應該積極聽取更多工作人員的建議,進行少量合理的投資,防止資金無法收回等問題的發生。
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往往會成為決定企業轉型成敗的關鍵。就管理制度而言,其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涉及了方方面面,包括人員、財務等。一個科學的管理制度,肯定不會是在管理過程中將管理割裂開或者是過分重視其中一塊,因為這樣都有可能造成企業畸形發展,所以只有很好地平衡了管理的方方面面的關系,才能促進企業更好發展。其次,就監督制度而言,外部監督永遠不可能取代內部監督,這是因為內部監督永遠都是能最快發現企業問題的關鍵所在,能最快糾正企業內部錯誤,解決根本問題。要想完善內部監督,首先必須要指定合理的監督機制,明確各個崗位監督人員的不同職責,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雙管齊下。當然,在設置監督人員的過程中,要注意交叉性,避免出現監督人員在監督過程中出現放水的現象。當然,除了內部監督外,企業也應當重視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力求打造“三位一體”的監督管理體系,幫助地質勘查單位更好更快發展。
地質勘查單位內部改革作為其立足于市場的首要因素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只有內部強大起來了,結合外部才能促進地質勘查單位在市場中更好的發展。但是由于地質勘查單位原先的內部機制的限制,很可能在進入市場初期遭遇很多的問題,這個時候一定要加快內部改革的步伐,以最快速度破除曾經地質勘查企業內部發生的不好的現象,重新對內部進行整合,這樣才能推動地質勘查單位在市場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