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
新年伊始,筆者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新年新在哪里?新年的目標要新。新的一年,國家有新的目標。2020年,為了惠民生促發展,國家再推諸多新舉措,加大設備、零部件、農產品、消費品進口;2020年全國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出爐,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2020年全國貧困人口實現解困脫貧……各地方各單位亦有新目標新舉措,作為個人同樣要有新目標新動力。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年代,競爭確實是太激烈了。每個人要參與競爭、適應競爭,必須有一個新目標,在新的一年內,自己有什么計劃,達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有個性化的安排,不能不顧情況變化,按“套路”出牌,在競爭“長跑”中掉隊。
新年的學習要新。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本質上是學習時代。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個人之間的競爭,沒有學習這個“標配”,形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習要有閱讀量。阿里巴巴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人均閱讀5.5本紙質書籍,比2017年增加了一本,而猶太人人均閱讀64本,俄羅斯人55本,法國人47本,日本人40本,德國人14本,差距不言自明。學習要選對書籍,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選準自己需要的書籍潛心學習。要學以致用,善于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增強工作能力、創造能力。
新年的心情要新。新心情就是好心情,過去的一年,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開心還是悲傷,這一頁“刪除”了,新的一年重新開始。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心情也決定命運。命運垂青于心情陽光的人。好心情有利于事業發展。當今人們極其重視養生,整容、健身、吃保健品,但專家指出,“情緒不好,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生活中有一些人,把別人對自己的種種不好牢牢記在心里,一想起來就拍桌子打板凳,用別人的錯誤反復懲罰自己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要學會從惡劣情緒的“圍城”中跳出來,做一個樂觀向上“朝前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