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杰 南智慧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繁榮寄宿制小學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經典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瑰寶,滋養著每一代人的健康成長。讓小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小學生人格的健全與發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語文知識重在積累,誦讀經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的心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知識應用能力。
經典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優美意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誦讀經典詩文,能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從而使中華文明能夠植根于學生的內心,也能使學生能夠自覺、自愿的擔負起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接受文化知識、發展文化素養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誦讀經典詩文,能有效的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審美水平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學生通過大量經典詩文的誦讀,不僅能有效的實現知識的積累與儲備,更能使學生的文學造詣和語文素養得到極大的提高。
誦讀是一種眼、耳、口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的學習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強調個體主觀體驗和感受的學習活動。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會調動全部的注意力,同時也會增強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還會使思維隨著眼、口的活動而展開想象,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經典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語言簡潔,意蘊深遠。但是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靠自己的文化底蘊是無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引導和鼓勵。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言傳身教,使學生在愛屋及烏找那個感受到經典詩文的美好意蘊。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在教學中通過自己對詩文的信手拈來和對詩文的深刻理解,使學生感受到經典詩文的魅力,進而引發對詩文誦讀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關于詩文誦讀的競賽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通過創設相應的誦讀情境來激發學生對詩文誦讀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節日的契機,在向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詩文的誦讀。例如,在重陽節當天,教師通過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的同時,引導學生聯想關于重陽節的經典詩文,學生們紛紛發言,誦讀了很多相關的詩文,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等。在這些詩文的誦讀過程中,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加深了學生對這些詩文意境的體驗和感悟。
正確的誦讀方法和誦讀技巧對學生理解、感悟經典詩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誦讀方法和誦讀技巧的傳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自身標準的示范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誦讀方法和技巧。另外,對于詩文誦讀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教師應著重指出,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如在學生誦讀《道德經》時,通常都會采用三字的間隔停頓,但是有些地方就不能這樣讀,否則會影響學生對詩文的理解。如在“道可道,非常道。”一句的誦讀中,教師就應指導學生應采用正確的誦讀方法,即“道——可道,非——常道”,并給予相應釋義的講解,使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1.校園環境方面 好的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著積極作用。為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主動誦讀經典詩文,學校方面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譬如在文化墻上手繪《弟子規》或者是《三字經》篇章,使其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孝敬父母、尊師重道、團結友愛、積極進取。教學樓走廊墻壁上應掛詩詞名作,學校的廣播站應定期定時播放經典古詩文;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也應注重經典誦讀,班級中學習園地應不定時展示出學生關于經典詩文的繪畫、寫作及摘錄作品等。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使整個校園充滿詩意,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
2.家庭環境方面 學生的課余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家庭環境對學生誦讀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作用。經調查發現,家長陪同下的學生,其誦讀能力更強。因而,教師可定期推薦一些誦讀的古詩文,要求家長陪同學生一起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也便于家長為學生做一些講解。《三字經》中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些篇章側重于家庭與教師,值得廣大家長進行深入學習,與學生共同成長。另外,教師可為家長推薦一些專題網站,引導家長運用這些學習資源,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增強家庭的凝聚力。
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需要通過長期的詩文誦讀的實踐來實現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詩文誦讀的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教師可以開展“書香班級”的評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的進行經典詩文的誦讀,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應給予表揚與鼓勵,從而在班級里營造一種濃厚的誦讀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經常觀看一些關于詩詞的電視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河北電視臺的《中華好詩詞》等,在這些節目的感染下,也會激發學生的誦讀積極性,進而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
結語:總之,經典詩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教師將經典詩文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文化環境對學生的熏陶,積極開展誦讀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誦讀水平,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小學語文經典詩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同時也有利于繼承與發展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