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市湖前小學
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知識的傳授上,非常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教學,從而忽略了學生們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我國是文明古國,是一個詩詞王國,古詩詞是我國燦爛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也是孩子啟蒙教育的主要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古詩詞教育,帶領學生挖掘詩詞中的人文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下面筆者簡單談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習慣性的運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主要就是老師進行古詩詞的領讀和講解,指出學生們需要重點記憶的字詞,然后讓學生們進行背誦。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古詩詞本身就難以理解和記憶,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又缺少表達以及提出疑問的機會,導致學生們對古詩詞的學習失去興趣,并且難以欣賞古典詩詞傳達的美,也不利于學生們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老師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生們基礎知識的講解上,認為只要能夠讓學生們取得不錯的分數(shù),那么就完成了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所以老師重點在于讓學生們記憶古詩詞里的知識點,并且讓學生們大量背誦古典詩詞,然后做到會默寫就可以。因此許多老師都忽略了學生的人文教育,忽略了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沒有進行古詩詞中心思想的講解,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每一篇古詩詞都有著深厚的知識背景,每一位作者都有著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寫作感想。古詩詞的背景蘊含著很多的知識,通過寫作背景的介紹,學生可以更好的走入到詩境中去,更好的了解古詩表達的情感。很多古詩詞都是詩人的真實感受,是詩人真實情感的流露,所以每一首詩都飽含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悟。所以老師要注重古詩詞背景知識的講解,通過背景知識的講解,促進學生的成長。例如,在講《贈汪倫》這首古詩的時候,老師可以詳細講解詩人李白是在汪倫送別之時,望著古樸好客的人們,戀戀不舍,不忍離去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通過介紹這樣的寫作背景,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傳達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在講《石壕吏》這首古詩的時候,老師可以介紹這首詩是在安史之亂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它反應了當時百姓的疾苦,表達了詩人的憂國憂民情懷,有助于學生明白和諧生活、和諧世界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品質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提高。
多媒體是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產(chǎn)物,同時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多媒體教學能夠讓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能夠讓抽象難以理解的古詩詞變得簡單易懂,能夠用視頻或者圖片將古典詩詞中描繪的畫面展現(xiàn)出來。所以在小學的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人文教育,促進學生們古詩詞的學習,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們在畫面的引導下展開聯(lián)想,拓寬學生們的思路,讓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并且促進學生們掌握美好的事物,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詩詞表達的情感,體會到詩人的偉大品質。通過對學生有意識的進行人文教育,有助于小學生健康的成長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俗話說得好“詩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學好古詩詞,領略古詩詞表達的思想的基礎條件,所以老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朗讀。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朗讀,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讓學生有一定的情感活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的思考以及情感的熏陶。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要格外的重視學生朗讀古詩詞時情感的把握,因為每首古詩詞的韻律以及平聲仄聲都不相同,節(jié)奏有著鮮明的對比。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詞,能夠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到角色中,更好的進入到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中去,有助于學生的人文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學生人文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老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更新,添加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古詩詞的學習。通過人文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