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城關第二小學
在新課程要求下,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式的數學教學模式與理念,善于把數學課堂教學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到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自身優秀的數學素養,比如邏輯性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等,這都能夠為學生長久的數學之路奠定扎實的基礎。六年級的數學知識難度較大,而小學生的智力發展還尚未成熟,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模式與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去,充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是非常嚴謹的。小學數學教學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學習基本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帶著問題去上課聽講。第二是課上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學習,最后得出更加有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三是課后及時復習,組成學習小組,相互督促,遇到問題相互討論,發揮各自優勢,幫助所有同學共同進步。做好以上散步,就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動手和愛問問題是每個兒童的天性。指導和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的知識要比教師灌進去的知識牢固得多。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即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開發學生智力。如教學圓柱、圓錐體積,可準備兩組圓柱和圓錐教具,每組分別等底等高,讓學生用圓錐向圓柱里裝沙子,學生肯定會積極參與,而試驗結果卻是:用裝滿沙子的圓錐向圓柱里裝,有的三次裝不滿;有的三次剛好裝滿,有的三次裝不完。雖然結果不同,但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有效的激活了學生的探究欲。趁著探究興趣正濃,筆者引導學生對圓柱、圓錐的底和高進行比較,然后再裝,學生就在操作中輕松地掌握了圓柱和圓錐的關系。學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識的效果遠比我們硬塞公式要好得多。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價值指出新、舊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師生關系的營造和教學情境、教學環境的有機聯系。同時還指出,要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于學生學科素質的培養。
加強學生學科素質的培養,重點在于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的把握。數學概念是數學的細胞,只有深化對數學概念的認知,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才能進一步發展。而數學概念向來復雜難懂,充滿抽象的思維內涵,具有高度的理論概括性和復雜的籠統性,對學生的理解力、判斷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是一項重大考驗。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要求,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打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將數學思想貫穿于實際生活是我采用的一種授課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也不例外,而且這還將成為未來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和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而言,具有非常明顯的應用優勢。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小學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這一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沒有充分發揮出多媒體在教學當中的作用,而只是將其看做教學當中一種形式化的東西,嚴重阻礙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沒有從根本上對教學實施變革。多媒體技術可以對網絡上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匯集,從而不斷優化師生互動的方式,可以從多個方面規避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各種弊端。
小學六年級是小學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學習六年級的知識,還要復習和鞏固小學六年來所學的知識和內容,數學這個科目的學習不能出現斷層,因為知識都是一層接著一層的,如果只學好六年級的數學內容,遺忘了以前基礎的知識,那么這個學生的知識體系是不牢固的,在遇到需要以前的知識來解決的一些問題就會束手無策,所以六年級的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帶領學生復習和鞏固以前的知識,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小學的數學知識。六年級的數學內容有些已經比較復雜,而復雜的內容也是建立在基礎的知識點上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材對以往的數學知識點在新的學習內容里是有穿插和提及。所以六年級的數學老師在授課的時候要注意在涉及以往學過的知識點時,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憶,及時對學生遺忘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的知識結構完善。
綜上所述,小學六年級數學不僅僅局限于講解單一的數學知識,更是對整個小學數學知識的系統總結,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政治上曾經探討過這樣一個問題,即事物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過程布滿荊棘坎坷。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教學問題。但是,教師應該明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真諦,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有效措施來改善問題,進而有效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奠定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