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烏牛第一小學
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體現了時代精神,結構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尤其是低年級的數學教材中,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教材中豐富的主題圖資源,有效利用,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數學能力。教學中發揮主題圖的作用,為教學服務,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主題圖呈現的情境和活動,貫穿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主題圖情境,用語言描述,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準備課》的主題圖呈現了“美麗的校園”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點數圖中人和物的數量,讓學生感受數與生活的關系,保持對數學的好奇心,保留對學習的新奇感,使學生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同學,喜歡學數學,喜歡上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題圖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里特點,運用生動形象的主題圖進行直觀教學,學生才會對數學感興趣,才會愛學數學,利用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感悟數學就在身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就是育人,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材中,蘊含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在低年級教材的主題圖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的同時,可以適時地滲透德育教育。正面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利用主題圖傳播正能量。例如,一年級數學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通過主題圖對學生進行合理用錢、積少成多的理財教育。同時,讓學生知道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一個國家的貨幣也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體現著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精神風貌,結合主題圖培養學生養成愛護人民幣的好習慣,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書育人,教書先育人,在教學中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利用主題圖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其重要。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隨意性強,利用主題圖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指導學生會有序觀察主題圖,培養學生的看圖、讀圖和觀察能力。例如,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主題圖展現了學生分東西的情境,要讓學生初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先引導學生進行整體觀察,看一看,并說一說“圖中有哪些食品?圖中的同學在做什么?”接著讓學生按部分進行觀察,分別觀察分東西的每一組同學,并討論“他們分完了嗎?他們分東西時有什么特點?”指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有序地觀察,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學會有計劃、有順序地看圖,從不同角度、不同順序去觀察,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才會得到提高,數學思維才會得到發展。
從主題圖中獲取解決問題的條件,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審讀主題圖,培養學生收集數學信息的能力。例如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實際問題”,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培養學生把現實情境中信息提取、變為數學信息,讓感悟可以通過看圖數數、看文字等多種方式收集信息,根據問題,選擇有效信息,知道多余條件與要解決的問題無關。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學中讓學生認真審讀主題圖,引導學生“說說圖中的同學們在做什么”,學生經歷從主題圖中提取數學信息的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根據信息提出要解決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收集信息,提出問題的習慣和意識。主題圖上的信息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供資源,利用這些資源,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圖,從圖中收集有用的信息,認識到信息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學生才能提出合理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勇氣。
利用主題圖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興趣。例如教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例5解決問題時,重點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要引導學生讀懂主題圖中呈現的信息,才能理解“坐得下嗎”的含義,學生觀察角度不同,理解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決策略,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從自己理解的角度選擇合適的方法運算,充分挖機主題圖中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當問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時,才能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教學中要拓展學生思維,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愛上數學,學好數學。
總之,教師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主題圖資源,培養學生愛學數學,課堂上會主動、積極思考交流,大膽質疑,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和提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