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橋國際商務城聚福幼兒園
古有大教育家孔子先生,后又誕生了一位被譽為“孔子之后的孔子”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是改變社會中不好東西的重要力量,教師正是把這種力量付諸實踐的重要實踐者,他(她)需要勤勞的雙手、敏銳的眼睛、靈活的頭腦和一顆敢于創造的心。因此,教師對幼兒認知、情感、技能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生活就是教育。幼兒園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幼兒的教育與幼兒的生活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對幼兒的教育不僅是單純的學習知識,而是教會幼兒能夠更好的生活。所以幼兒教育應該從生活作為出發點,而幼兒時期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有效的班級管理措施。教師應該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轉變教育管理的觀念,完善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政策,營造團結和諧的班級氛圍。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不教”意思主要是發揮幼兒園班級管理中幼兒的主導地位。教不只是為了一時的約束學生的行為,而是徹底的改變學生的言行舉止,讓學生從心底上接受良好的教育思想,主動的約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基于這種思想,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摒棄權威管理方式,努力做到為學生服務。在傳統的幼兒園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與管理者,所以班級管理的規則由班主任一人制定,而幼兒只能無條件的被動的服從。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幼兒園班級管理應該融入陶行知思想,讓幼兒、家長、教師一起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讓幼兒的意愿得到充分的體現,能夠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讓幼兒主動的接受良好的教育。
例如,在幼兒園班級制定規則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讓幼兒暢所欲言,敢于表達自己的意愿,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主導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商討與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只有讓幼兒占據主導地位才能激發幼兒的責任感,自覺遵守班級規則,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管理能力與創造力。
幼兒身心發展尚不成熟,有很強的可塑性與獨特性,在學習、發展、教育上有很大的潛能。幼兒雖然不夠成熟,需要監護人的照顧,但幼兒不是我們成人的附屬品,幼兒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在幼兒園的班級管理中,應當尊重幼兒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合法權益以及人格尊嚴。結合陶行知先生宣傳人人平等、自由發展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幼兒園管理者組織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從幼兒自身的特點出發,滿足幼兒的身心、情感需要。幼兒園管理者只有充分尊重幼兒,才能讓幼兒積極的配合班級管理工作,才能讓幼兒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管理者都存在一定的權威感,從未考慮幼兒的感受,讓幼兒任憑自己的指揮,剝奪了幼兒自由的權利。致使幼兒產生抵抗意識,從而使班級的管理工作難以開展。所以作為幼兒園班級的管理者,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幼兒,并讓幼兒在我們的正確領導下,積極主動的開展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讓幼兒在自由良好的環境下,愉快的成長與學習。例如,幼兒園班級管理者在組織班級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多加關注幼兒的心理變化,根據幼兒的心理需求去組織活動,在管理者的正確引導下,讓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
家庭和幼兒園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幼兒園在管理班級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和幼兒家庭秉持合作、尊重、平等的原則,讓家長也參與到幼兒的班級管理中來。通過家園合作共同管理班級事務,可以提高家長的教育理念,讓家庭教育得到提高。家庭對幼兒來說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對幼兒的管理不能離開家長的教育與配合。家長是最了解幼兒的人,由于每個人性格不同、習慣不同,所以對不同性格學生的管理,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家園配合的班級管理中,結合陶行知思想,不僅能使家長有自身得到重視的感覺,還能讓班級管理更加高效、順利。幼兒園應該向家長宣傳陶行知思想,使家長充分重視幼兒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觀念,讓家長在家庭的教育中能夠尊重兒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班級管理中引入陶行知思想,能夠促進幼兒的啟蒙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高尚的品格。在幼兒園的班級管理中,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班級氛圍中自由而平等的發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個人品格也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效率。幼兒園班級管理結合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可以轉變教育管理的觀念,完善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政策,營造團結和諧的班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