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慧芳
【摘要】四沙小學是中山市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驗學校。近年來,學校結合實際,通過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課堂教學傳承、社團活動及成果展示等途徑,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效融合,為形成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環境渲染;課堂教學;社團活動;活動展示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童心,以嶄新的活力點亮學生的校園生活,從而為形成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沙小學作為中山市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驗學校,在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環境渲染浸潤文化氣息
學校文化是學校辦學的靈魂,是師生的心靈家園,是學校辦學品位的標志。環境以其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響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一位哲人說過:“對學生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他周圍的環境。”校園文化彰顯的是學校整體精神與價值取向,是擁有強大指導育人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顯性文化建設能直接給師生以教育沖擊力。四沙小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際,以“傳統+現代”的方式對校園文化進行升級和改造。具體從2018年起至2022年止分五個階段進行。前階段主要是調研制定方案。學校邀請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韓東才、中山市教育工委副書記廖誠等省、市專家蒞臨學校進行調研把脈,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進行整體規劃,制定了《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雅行教育——四沙小學校園“雅行”文化建設方案》,并于當年升級改造了生物園、愛心園和快樂體育園地,籌建校園櫥窗、德馨園和雅行特色長廊等。2019學年,借鑒已有經驗,全面布置,重點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進一步補充完善墻體文化,使校園整體文化建設初具規模。第四階段,建設書香園和奕趣園,各場室進行個性化布置,開發紅領巾廣播站“傳統文化跟我學和四沙小學電視臺學經典我最棒”欄目。最后階段就是查漏補缺,美化功能室、辦公室、洗手間等,精心規劃,打造品牌。兩年時間過去了,學校經過打造,從樓名路名文化,到壁畫長廊文化,從主題園區文化,到室內布置文化,無不滲透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全視覺地打造我校傳統文化校園文化,文字的表述,畫面的述說,雕塑的形象,隨處可見、隨處可學,時時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校園里處處浸潤著優秀傳統文化氣息。
二、課堂教學加強文化傳承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發的博約課程群,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藝術、科學、信息、綜合實踐等基礎課程外,還結合實際開設了博古課程、博藝課程、博創課程和德育主題課程,其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的博古課程包括經典誦讀、古箏、國畫等,博藝課程有快樂剪紙、口風琴、書法、象棋、美術繪畫等,德育主題課程有傳統節日主題課程、國學經典課程等。另一方面,我校各級開設每周一節的專門國學課程,從古圣先賢留給我們的積淀了幾千年厚重文化底蘊與人生智慧的一冊冊書卷中汲取文化營養。為了讓孩子們對久遠而晦澀的經典感興趣,認同傳統經典,培養文化信仰,前階段,學校采用北京育靈童教育研究院編印的《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論語》等的通用教材。后階段,依托我校廣東省重點課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教育中培育小學生責任擔當實踐研究》課題組分高、中、低年級開發的校本教材《國學采薇》,有重點地開展國學經典的學習,把學習國學經典與培育儒雅之品相融合。
三、社團活動感受文化魅力
四沙小學“雅趣少年宮”的“雅趣”就起源于晉朝道恒的《釋駁論》。我校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際,以少年宮社團活動為陣地,成立了書法社團、戲劇社團、漢服社團、國學社團、舞蹈社團、武術社團、剪紙社團、醒獅社團等三十多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學生社團。為了讓社團活動有效開展,一方面,各個社團的輔導老師聘任,以老師的特長愛好為標準,通過自選和調配的方式聘任;另一方面,學校通過招募有相關特長的家長、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和各界志愿者加入雅趣少年宮社團活動輔導老師隊伍,充實師資隊伍力量,保證少年宮社團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到目前為止,全校以社團活動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的形式,實現了“兩個至少”:學生每人至少學習一項與中華優秀傳統有關的技藝、至少培養一種與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興趣;達到了“四個百分百”:百分百學生學演奏(口風琴)、百分百學生學紙藝(剪紙)、百分百學生練書法(軟筆和硬筆)、百分百學生學經典(國學課堂)。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積淀了文化底蘊,感受了優秀傳統文化魅力,促進了學生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四、成果展示激發文化動力
我校成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組,負責各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成果展示就是其中之一。為激發學生熱愛、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校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搭建了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舞臺。
(一)通過宣傳陣地展示
一方面,我校在思齊樓大堂設立專門櫥窗,常年展示學生繪畫、剪紙、手工等優秀藝術作品,分享收獲的快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位于致遠樓架空層的“童年小舞臺,精彩大世界”小舞臺和運動場大舞臺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展演。前兩年,主要以班級為主。通過輪流的形式每周由一個班級星期一上午在運動場大舞臺升旗的時候向全校師生展示,下午放學后在小舞臺向學生和家長展示。今年,我校在原來基礎上對節目展示的形式進行了改革,不是以班級展示為主,而是以學生海選形式,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后讓通過海選選拔出來的學生個人或團體在“童年小舞臺,精彩大世界”舞臺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展演,讓每一個學生不受時間限制通過選拔得到展示的機會,受到師生和家長的歡迎。
(二)通過大型活動展示
我校利用每年的傳統文化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校園節日,以節目表演的形式展示醒獅、舞蹈、經典誦讀、戲劇表演等,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在橫欄鎮每年元旦舉行的全鎮慈善萬人行巡游活動中,我校以“傳承傳統文化,打造雅行教育”為特色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方陣,高舉“文雅力行,雅而有致”旗幟進行巡游;在巡游過程中的舞臺展示,我校也是以傳統文化節目參加展演,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中更基礎,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四沙小學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效融合,讓文化自信植根于師生的內心,培養了學生情操,有效塑造了學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溫小云.校園文化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點[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219.
[2]郭力丹.傳統文化進校園 更要進童心——鼓樓區第二中心小學“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益探索[J].名師在線,2020(01):82-83.
[3]譚高陽,趙彧.芻議中國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J].才智,2019(31):112.
[4]張會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必要性及措施[J].甘肅教育,2019(20):48.
[5]張偉.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融合[J].傳媒論壇,2019,2(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