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故宮,舊稱為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角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作為東方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紫禁城的美,體現在選址、規劃、布局、結構、造型、著色中,體現在高低錯落、疏密協調、寬窄相間、空間節奏、光影變幻中,體現在整體的統一、完備、端莊和變化差異中的對應、和諧、均衡、靈動中。
2020年,紫禁城“600歲”了。
600年來,它矗立在古都北京,帶著東方建筑之美,如一幅凝固的歷史立體畫卷。
本刊特推出《城記:紫禁城600年》,分 “讀城記” “建城記” “尋城記” “說城記”四大單元,從歷史、建筑、風物、近況四個角度,和讀者一起閱讀紫禁城。在 “讀城記”單元,我們翻檢了1858年歐美報刊對這座城市的記載,也鉤沉了《魯迅與紫禁城》的故事;在“建城記”單元,我們說了說《“樣式雷”筑城傳奇》,也侃了侃建筑群中,大家看見了卻未必看懂了的祥禽瑞獸們;在“尋城記”中,我們看到北京供水系統與故宮之間的奇特往事,也打開《皇家冰箱》,品評《御膳與家常飯》的滋味,以及《故宮鐘表修復師的道行》 ;在 “說城記”中,清晰可見國人近年來對故宮保護所做的努力,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詳解2012年至2019年故宮環境整治的細節,誓把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站在紫禁城面前,仿佛穿越時空,人能感受到來自建筑的呼吸,觸摸到時光的脈搏,很難不對人生的短暫、家國的命運、歷史的厚重心生感慨。你能聽見古人嘈雜的語聲,也能清晰望見天工匠心。
紫禁城的美,屬于每一個愛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