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艷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解熱鎮痛藥在兒科的應用情況。方法:從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兒科就診的患者形成的藥方資料中隨機選擇100例進行調研分析。組成專業團隊對解熱鎮痛藥物在兒科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通過對兒科解熱鎮痛藥應用情況進行調研分析,結果發現,使用比例最高、合理用藥率最高和最低的三種藥物分別為布洛芬混懸液、乙酰氨基酚栓、雙氯芬酸鈉栓,比例分別為72%、96%、34%。另外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單用、劑量不當、藥物聯用不恰當以及無指征用藥、用藥年齡不科學的比例分別為70%、19%、8%、1%、5%。結論:在兒科解熱鎮痛藥為常用藥物,但是使用情況卻不理想,還存在很多用藥不恰當的情形,需要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科學選擇,這樣才能切實發揮解熱鎮痛藥物的功效,切實提升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兒科用藥;合理性;解熱鎮痛藥物;安全;比例;科學
【中圖分類號】R9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隨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繼續生育。公眾的思想觀念不斷發生變化,對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兒科病房而言,患兒年齡較小,且身體素質較差,所以需要全面加強病癥護理,這樣才能切實促進病情的改善。如果用藥不當,那么將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威脅。臨床山兒科常見的多發癥狀之一是發熱。通常發熱是由感染(病毒或細菌等)引起的。針對發熱患者常用的藥物是解熱鎮痛藥。由于患兒病情不一樣,病癥程度也不一樣,加上生理解剖尚不完善,和成人相比在藥物吸收以及分布、代謝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需要加強合理用藥管理,結合具體實際等針對性選擇適宜的解熱鎮痛藥,并加強個性化用藥指導,這樣才能提高科學治療成效,促進患兒發熱癥狀等不斷改善,促進病情康復。如果臨床解熱鎮痛用藥藥物不合理、不恰當,那么會對患兒的病情治療產生較大的危害,嚴重時還會對患兒機體造成不可逆的毒性傷害,所以需要慎重應用、科學選擇。為了進一步研究解熱鎮痛藥在兒科的應用情況,本人進行了調研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分析
從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兒科就診的患者形成的藥方資料中隨機選擇100例進行調研分析。選擇了100例患兒,年齡從0.5歲至9歲不等,男性和女性的例數分別為57例、43例,體質量從8kg至36kg不等。主要的患病病癥包括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氣管肺炎,例數分別為35例、40例、25例。所有患兒經過臨床診斷均符合相應的病癥診斷標準,同時將先天性免疫缺陷、精神障礙、全身炎癥性疾病,不積極配合治療以及其他嚴重并發癥等情形予以排除。
1.2 方法
對100例患者形成的100例處方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對照用藥的名稱、方案以及劑量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另外組成專業團隊,結合藥品的使用說明書等對解熱鎮痛藥在兒科應用方面的情況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專業統計軟件SPSS16.0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匯總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兒科解熱鎮痛藥物應用品種具體分析
通過對100例患兒應用解熱鎮痛藥物的品種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例數最高、使用例數最低的兩類藥物分別為布洛芬混懸液、雙氯芬酸鈉栓,比例分別為72%、4%。合理用藥率最高、合理用藥率最低的兩類藥物分別為乙酰氨基酚栓、雙氯芬酸鈉栓,比例分別為96%、34%。
2.2 兒科解熱鎮痛藥物科學性分析
對100例患兒應用解熱鎮痛藥物的科學性進行評估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針對兒科患兒而言,他們的臟器尚未發育完全成熟,加上病情比較復雜,所以面對發熱癥狀時需要全面結合患兒的個體差異和病情情況等,辯證分析研究,結合相應的檢查結果,對照相應的藥物使用說明科學選擇適宜的解熱鎮痛藥物來進行應用,這樣才能大大提高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兒應用選擇安全性高、療效確切且便于患兒飲用的、合理的劑量來進行應用,這樣才能提高用藥的合理性。
通過調研分析可以看出,在兒科解熱鎮痛藥物應用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盡快加強優化和完善。在具體指導患兒服用解熱鎮痛藥物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相關的知識普及,為患兒家屬提供科學的指導。有的患兒家屬希望盡快應用解熱鎮痛藥物幫助患兒降低體溫,但是卻忽視了用藥的安全性,導致重復用藥以及藥物聯合應用等情況。解熱鎮痛藥物的功效發揮通常會有一定的時間,起效時間通常是三十分鐘,藥效達到峰值的時間為兩小時作用,如果是肛門給藥藥物的起效時間還會延長。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單純地使用一種解熱鎮痛藥物會導致發生肝損傷的概率約為1.2%,但是每增加一種解熱鎮痛藥物聯合應用會大大增加發生肝損傷,甚至發生胃腸道出血不良并發癥的概率。所以需要科學選擇一種解熱鎮痛藥物辨證治療。除了要科學開具相應的解熱鎮痛藥物以外,還需要醫護人員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針對發熱原因不明的患兒要慎重選擇解熱鎮痛藥物,需要進一步進行檢查。二是要針對患兒用藥后的一小時情況進行密切監控,做好體溫監測,從而避免發生用藥不合理等情形。另外為了保護胃腸道免受刺激,建議飯后應用解熱鎮痛藥物。三是結合患兒用藥后的癥狀改善情況,如果用藥后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加重,需要盡快就醫,不得擅自開具其他的藥物。四是加強物理降溫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注重用藥方面的知識宣教,并針對解熱鎮痛藥物應用方面的護理事宜進行宣傳,從而提高患兒家屬的科學育兒意識。
參考文獻
文婧,馮婧,劉丹, 等.我院兒科解熱鎮痛藥使用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1):122-124.
鄭云霞.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7,15(2):57-57,58.
潘曙紅.兒科合理用藥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6):87-89.
洪梅.常用解熱鎮痛藥說明書中兒童用藥標識情況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2):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