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崗 杜小波 劉麗華
【摘 要】目的:構建一種新的基層醫院腫瘤患者放射治療管理模式。方法:通過充分調研綿陽市腫瘤機構的人員和設備情況,讓基層醫院在患者不流失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放射治療的需求。結果:綿陽地區腫瘤放射治療設備集中在幾個大型醫院,基層醫院設備人員都很缺乏。我們創立的模式能夠協助基層醫院留住腫瘤患者的同時開展腫瘤放療。結論:我們成功的建立了一種新的基層醫院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模式,讓基層醫院不增加人員和設備的情況下,腫瘤患者即能夠得到高質量放療同時也繼續留在基層醫院。
【關鍵詞】放射治療;轉治;轉院;基層醫院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腫瘤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大約70%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療,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現在的放療技術主流包括三維適形放療、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等。以上技術對人員和設備要求非常高,在一些基層醫院難以開展。綿陽市中心醫院腫瘤科配備有完善放射治療和質量控制設備。綿陽市中心醫院腫瘤科黨支部在深入貫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創造了新的工作流程讓基層醫院的腫瘤患者在不用轉院的情況下在我院進行放療。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1 新工作開始前的情況:
1.1 2017年綿陽市放射治療設備和人員分布情況:
由于放射治療設備屬于輻射安全范疇,加上放療設備及其驗證系統,具有價格昂貴、保養、維護困難的特點,目前在基層醫院尚不能完全推廣應用。國內具備放射治療設備和人員的主要在地區級以上的醫院以及醫學院。我們調查了綿陽市具備放射治療設備的醫院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在基層縣如北川、安縣、平武、梓潼均沒有配置放射治療設備和人員。在大型醫院的患者往往擁擠不堪,而在基層醫院則是寥寥無幾。在這些基層老百姓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客觀問題。而且綿陽的北川縣和平武縣本身就是省級貧困縣[1]。如何讓基層的腫瘤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同時又減少費用支出?如何讓患者在基層和上級醫院能夠順利的進行治療然后回到基層?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2.3]。
1.2 新工作開展前的放療流程
以前在綿陽的基層醫院,腫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療,首先在當地出院然后在我院辦理住院手續后放療。由于放療的療程時間需要1.5月,導致他們的住院時間很長,患者的費用支出增加,醫保的支付費用也相應的增多。所以這種模式是一個患者、醫院、醫保均不滿意的運行模式。
2 新的工作流程:
經過綿陽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同醫保部門反復調查、協商,我們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層醫院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新模式。我們打破腫瘤放射治療患者在不同醫院治療結算的制度籬笆。患者在基層醫院辦理住院,利用醫聯體平臺在不轉院的情況下由基層醫院醫師開具介紹信到我科直接安排放射治療。
3 新工作帶來的機遇:
3.1 患者報銷比例增加
為引導患者就地治療,醫保的報銷比例隨著醫院級別的提升有相應下降。新工作開展后,患者同樣在我院放射治療但按照當地住院的政策報銷,自付費用減少10%以上,部分減少了患者“看病貴”的問題。
3.2 醫保支付減少
由于患者在基層醫院住院,我院放療。在整個放療周期內,每個患者的住院費用減少3000元,因此醫保支付也相應減少。
3.3 協助基層醫院留住患者
新流程后,我科開展基層醫院放療患者2018年82人,2019年97人。我科也定期派人到基層醫院指導化療,讓患者放心留在基層。3家基層醫院腫瘤專業3年時間內從最初零病床零人員,發展到50張病床40余人的醫護團隊。
針對老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的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制度創新[4]。而制度的創新需要精準施測,滿足群眾、醫保、醫院等多方面的需求,難度非常大[5]。為加快醫療扶貧,助推脫貧攻堅,我們通過科室、醫院、醫保三方的合作,創建一種新型的腫瘤放射治療模式。在該模式的運作下,治療效果完全相同的情況,通過制度的創新,最終達到“轉治不轉院,患者留基層”。患者可以留在基層醫院,但是他們的放療仍然在我們醫院進行。這樣既為基層醫院留住了腫瘤患者,又節約了珍貴的放射治療資源,更為患者節約了醫療費用。最終達到患者、醫院、醫保三方均獲益的目的。受此影響,在其他科室,甚至其他醫院,也可以借鑒我們這一模式,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管理方法筑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為健康中國,和決勝扶貧攻堅戰提供新的思路[6]。
參考文獻
張廣欽.四川盆周山區貧困縣的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1990(09):24-25.
張敏,張淑娥,賀景平,殷東,尹紅艷,黃穎,孫濤.我國健康扶貧治理評述:實踐、邏輯及原則[J].華西醫學,2019,34(12):1340-1347.
何玲玲,付秋梅.政策工具視角下中國精準扶貧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7(04):63-77+127.
劉亞孔,石丹淅,張霄艷.健康扶貧精準治理路徑探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9,36(11):10-13.
蔣志強.精準施策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N].中國人口報,2019-09-04(003).
王英楠.關口前移筑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J].人口與健康,2019(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