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敏娟 劉小蘭
【摘 要】課堂質量關乎著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基礎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堂質量尤為重要,現筆者以江蘇省某中醫藥高職校護理專業為例,從重視學生的體驗、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及重視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提升《基礎護理技術》課堂質量。
【關鍵詞】護理;基礎護理技術;課堂質量
【中圖分類號】R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國家職業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中提到: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職業教育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要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其中課堂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基礎護理技術》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那么如何提升《基礎護理技術》課堂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更多的強調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筆者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打破“教與學”的傳統理念,教學不僅僅局限在三尺講臺,而應讓學生提前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現以江蘇省某中醫藥高職校護理專業為例,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提升《基礎護理技術》課堂質量。
1 重視學生的“體驗”
1.1 重視課堂的體驗: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中的體驗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如在病人的飲食護理中,需要講授給盲人喂食,以往很多教師只是講一講,劃一劃重點,學生也就是聽聽,而筆者采用:角色扮演,教師示范喂食,教師親自和學生一起做,讓學生真正體驗喂食的感覺和被他人喂食的感覺。在喂食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的做,學生也會發現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如學生在喂的過程中,盲人會吃到滿嘴都是,或是吃得衣服上到處都是飯米粒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很高,基本不會出現上課學生睡覺、玩手機等現象,同時也能真正的模擬和病人進行溝通,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1.2 利用好見習及暑期實踐: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基礎護理技術》擁有兩個星期的醫院見習,同時筆者所在學校教務處會建議護理專業學生暑假期間到醫院進行暑期實踐。如在講《醫院和住院環境》這一章時,筆者利用見習期間,帶著學生參觀醫院,向學生介紹門診、住院部、急診等的結構,幫助學生熟悉醫院各個科室、部門的結構、功能等,學生特別感興趣,印象也特別深刻。還有平常在《基礎護理技術》中會要求學生在護理病人時一定要保護病人等等,但學生沒有概念,于是筆者帶學生去參觀了一所養老院的衛生間,比如有學生發現了床頭鈴,問為什么床頭鈴的線那么長,筆者就和學生解釋床頭鈴之所以設置那么長是因為如果病人遇到摔倒等情況,也能及時按呼叫器。還比如,學生突然見到了一個堆滿書的書架,以為是真正的書架,而實際上是一扇門,主要是為了防止老年人走丟。通過這些小細節的參觀學習,學生真正體驗了要想周全保護病人安全,必須注意每一處細節。
2 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1.1 四步教學法:四步教學法以對某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1]。四步教學法:第一步:講解,第二步:示范;第三步:模仿與練習;第四步:自評和互評。在肌內注射中,筆者第一步采用教師講解肌內注射的用物準備、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等,第二步,教師示范肌內注射用物準備、操作流程及用物處理等,第三步學生利用模型,進行模仿及練習肌內注射,第四步通過風采展示、花絮放映等開展自評與互評,教師進行肯定、表揚,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四步教學法能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從“會學”轉變為“學會”。
1.2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在課堂中根據教學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習者在假設環境中扮演特定的角色開展學習活動[2]。如在《輪椅運送》章節中,筆者采用角色扮演法,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病人和護士,如有一個學生扮演坐在輪椅上的白內障的老年患者,一個學生扮演護士,護士需要推患者出去溜一圈,其中模擬白內障老年患者需要戴上眼鏡,并且負重,真正模擬白內障老年患者,學生感受特別深,他們不僅僅感受到推輪椅時需要注意的要點,如在下樓梯時,一定要注意保護病人,在整個運送過程中一定要保護病人的安全以及做到隨時與病人溝通,同時也真正理解白內障患者的感受,如該同學就說:“我真正的體驗到了白內障老年患者的感受,看東西特別模糊,每走到一個地方我都特別希望別人能大聲和我介紹,特別渴望別人和我說話”等等。
1.3 思維導圖法:思維導圖又被翻譯為腦力激蕩圖、心智圖,它是一種運用線條、符號、詞組和色彩、圖像等信息,組成樹杈式和節點式的結構,把繁復冗長的文字轉變成層次簡明、呈放射狀的圖畫繪制在紙上的過程[3]。如在講解輸液泵輸液故障時,筆者讓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xmind軟件等工具進行預習的時候,提前布置作業:繪制思維導圖。然后教師上課時針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不但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而且能有的放矢的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拓展學生思維,同時展現優秀思維導圖作品,供大家參考復習,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1.4 卡片教學法:卡片教學是指利用卡片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4]。筆者通常會采用彩色卡片,比如在講解壓瘡的預防措施時,筆者會讓學生將自己所見所聞用卡片記錄下來,然后每一個同學圍繞自己所寫,講出來,同時將卡片釘在墻上展示給大家。這樣既能集思廣益,增強交流,還能記錄、展示所討論的問題、想法等,加深學生的印象,方便教師總結,強調要點等。
3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資源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筆者認為要上好一堂課就必須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如筆者所在學校擁有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智慧校園等,微課、操作視頻、仿真動畫、教案、學習資料等都可以上傳網上,同時還具備數碼互動多媒體教室、護理學基礎實訓室。教師在充分利用多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通過白板筆、彩紙、卡紙等傳統教具,共同著力解決學習困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4 重視教學評價
護理教學評價包括對護理教師授課能力及效果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及效果評價等。[5]教師通過學生課堂表現、網絡教學平臺考核數據、學生操作等完成對每個學生多維度的評價。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彈幕、評價表等對教師完成評價,做到每一節課、每一模塊、每一學期都有評價。這樣既能檢測教師授課能力、學生學習效果,還能幫助教師有的放矢的教學,促進學生查漏補缺。
總之,《基礎護理技術》作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作為教師需采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全面提升課堂質量,達成課堂目標。
參考文獻
郭揚.德國職教新教法在我國中職學校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1,22(16):52-57.
周俐君.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CROWE M,SHEPPARD L.Mind mapping research methods[J].Qual Quant,2012,46(5):1493-1504.
孔散君.互動卡片教學法在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高紅萬艷平王蓉.護理教學評價方法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教育,2012,9(12):5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