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會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主動脈夾層通常以急診為首診科室,起病較為急驟,因病變受累部位、波及范圍,病情嚴重程度均存在有差異,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呈復雜多變特征;此外,病情進展較為迅速,若未獲得有效且及時的救治,在發病48h內,40%左右的患者死亡,發病1周內,經對病死率進行觀測,發病率可高達70%;另外,若急診醫師缺乏對本病的認識,也有較高的因誤漏診事件而引發救治延誤的情況,造成不良后果,明顯增加了醫患糾紛風險。胸腹痛為主動脈夾層患者常見體征,如何在急診胸腹痛患者中對該病進行識別,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一 主動脈夾層臨床特征是什么?
就主動脈夾層而言,屬心血管科多發性急危重癥。該病具較強隱匿性,診斷困難,且兇險性高,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由主動脈內膜發生撕裂樣改變,促使血液向主動脈中膜流入,同時,沿長軸發生擴展,造成動脈壁兩層出現分離的情況,引發真假腔形成導致,以往臨床按主動脈壁間動脈瘤定義;就病程而言,可按內膜撕裂期階段和夾層延伸期劃分,通過對夾層病變展開監測,發現表現為自破口延伸至近遠端的情況,并依據受累動脈存在不同,而誘導截癱、急性心肌梗死、腸缺血壞死、急性腎臟衰竭、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等多項不良事件。因夾層向心包破入,或主動脈發生破裂,可明顯增加患者急性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而猝死的風險。
二 主動脈夾層病因及病機是什么?
就主動脈夾層具體的發病因素來講,臨床目前尚未闡明,包括先天、后天兩種。其中先天性因素包括主動脈二葉瓣畸形、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后天性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醫源性損傷、原發性高血壓等。近年有報道指出,于主動脈血管平滑肌處分布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出現異常變化,引發動脈壁脆性發生程度不等的增加征象,以及于動脈血管內分布的彈力層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潰瘍斑影響下,被穿透的情況,引發動脈壁內廣泛形成血腫,均為主要引發主動脈夾層的病機。臨床多傾向于認為,高血壓為重要的引發主動脈夾層的因素。患者血壓水平表現為較長時間的持續升高,于主動脈血管平滑肌上分布的細胞可發生壞死、變性樣改變,另外,管壁在切應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經對內膜中層進行監測,彈力纖維表現為斷裂的情況;通過對細胞外基質加以觀察,呈加速降解樣改變,膠原發生透明樣變,在此種環境下,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之間的比例明顯失衡,造成血管脆性、僵硬明顯增加,進而,增大了血管內膜破裂風險。
三 急診胸腹痛患者主動脈夾層識別
就處于急性期階段的主動脈夾層而言,急驟發生的胸腹部區域撕裂樣劇痛通常為首發癥狀,且采用常規給藥方案應用鎮痛藥物展開治療時,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而對于慢性夾層分離的病例而言,則常以隱痛、鈍痛為特征,部分情況下,甚至為無痛表現;需引起重視的是,疼痛體征可因機體血液存在流經遠端區域內膜破口的現象,重新在主動脈腔內灌入,進而發生消失樣改變,疼痛體征若頻繁發作,需對夾層可能存在破裂及繼續分離病變提高警惕力度。
就疼痛部位而言,可對夾層具體累及的范圍進行反映,如以主動脈近端區域為病變處,疼痛前胸蔓延至頸部最為多見,若以遠端為病變處,則以腰背部、肩胛為主要發病部位,另外,隨夾層延展,疼痛可有轉移的情況。
當夾層表現為對主動脈分支構成累及時,可引發器官出現缺血樣改變,是誘導多種復雜、多樣的癥狀原因,如對主動脈弓分支構成累及,可增加神經系統損害癥狀,如偏癱、頭暈、視物模糊、頭痛等。若對冠狀動脈構成累及,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事件;若腹腔動脈存在受累的情況,可引發腹部疼痛、腹瀉、腹脹以及嘔吐等表現。一些主動脈夾層病例可有休克體征,但經對血壓進行監測,為升高樣變化,一般為近端主動脈于夾層發生,而主動脈夾層表現為破裂樣情況時,可引發真正低血壓。針對兩側上肢經對血壓進行監測,表現出的不對稱的情況,為夾層對頭臂血管構成累及,引發上肢動脈發生閉塞造成,而周圍動脈存在的阻塞事件,還引發動脈搏動出現消失樣改變,有報道指出,近端動脈夾層患者中有15%左右,遠端夾層患者中50%左右存在此現象。分析主動脈瓣舒張期檢出雜音的具體原因,為夾層對主動脈竇部構成累及,引發主動脈瓣辨葉脫垂、瓣環程度不等擴大、且關閉不全造成,同時發生破裂樣改變的內膜碎片,對血流漩渦有誘發作用,可為主動脈夾層的診斷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四 主動脈夾層臨床診斷方法
就主動脈夾層病例而言,采用心電圖進行檢查,通常無特異性體征,經動態觀察,即有效鑒別急性心臟病變,但當夾層對冠狀動脈構成累及時,可因供血存在不足的情況,而誘導急性下、后壁心梗的事件,心電圖進而發生相應改變。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查,可對主動脈增寬的情況進行觀測,以及可掌握隨心動周期發生變化時,主動脈所呈現出的運動特征,還可依據血流狀況,對真假腔進行有效分辨;但在對降主動脈進行檢查及顯示時,通常在偽影影響下,可有程度不等的受限,特別是主動脈分支,也表現為不滿意征象,另外,也受肺氣腫、肥胖等因素影響。在應用超聲心動圖展開檢查工作時,可在床邊實施,具有無放射性、無創特征,操作較為簡便,可在主動脈夾層篩查診斷中應用。而采用CT進行平掃,在診斷主動脈夾層是,優勢不明顯,在取造影劑注入真假腔內后,因有內膜片間隔,可對出線狀影清晰顯示,且相較假腔,真腔增強狀況更為嚴重,假腔也表現為延遲的現象;經曲面重建、容積再現、多平面重建等圖像后處理技術,對主動脈夾層分支血管受累情況、破口的具體位置、延伸范圍情況等均可清晰顯示;另外,相較MRI檢查,存在價格低、成像短等諸多優勢,且有較高的普及程度,是現階段最理想的影像檢查技術。
五 結語
針對急診醫師而言,需提高警惕力度,防范先入為主現象,避免依據部分癥狀體征,即做出片面對按常見病進行診斷的結果;需對胸腹痛主動脈夾層所表現出的多樣且復雜的臨床表現掌握,明確疼痛的具體性質、所波及的范圍,將思路有效拓寬,并對輔助檢查措施完善,高度疑診斷本病者,需積極安排CTA檢查,以將病因及時診斷出,展開個體化治療,防范誤、漏診事件,最大程度的規避死亡風險,以使患者最終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