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希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1]。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須臾或缺的物質[2]。瀏陽河位于湖南省東部,是湘江的一級支流河,發源于羅霄山脈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全長共234.8 km,流域面積4 665 km2,流經瀏陽市、長沙縣和長沙市城區。瀏陽河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省會長沙乃至湘江、長江流域,都有著重要意義。
本項目以瀏陽河流域地表水為監測對象,于2016年6 月3~14 日在各采樣點取樣分析,對瀏陽河地表水水質現狀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并且針對2016 年超標的支流進行了跟蹤監測,監測時間段為2017 年和2018年6 月,收集了瀏陽河超標支流的主要污染因子監測數據。
瀏陽河地表水監測斷面共9 處,見表1。監測因子共6 項:BOD5、CODMn、CODCr、氨氮、總磷、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瀏陽河地表水水質現狀監測結果見表2~表4。
從表2 可以看出,楊家灣撇洪渠出現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標情況,瀏陽河其它各支流多屬于IV~V類水體,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因子為氨氮、總磷,來自于支流沿岸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從表3 可以看出,跟蹤監測的瀏陽河屬于Ⅲ~劣V 類水體,從總體來看,監測的斷面的水質都呈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從表4 可以看出,瀏陽河流域中型水庫水質較好,基本上均達到水域功能,其中梅田水庫、板貝水庫存在污染因子超標情況,主要污染物分別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表1 瀏陽河地表水監測布點

表2 瀏陽河地表水監測結果

表3 瀏陽河超標支流地表水監測結果

表4 水庫監測結果

續表4
綜合分析瀏陽河1995~2018 歷年各斷面監測數據表明,瀏陽河水質隨沿程呈現出明顯的空間變化趨勢,各主要污染因子呈現出從上游斷面到下游斷面增加的趨勢。其中,黃花洞斷面為I 類水體,小溪、三水廠斷面為II 類水體,韓家港、榔梨斷面屬于III 類水體,表明瀏陽河從源頭黃花洞到榔梨斷面,水質污染呈不斷上升趨勢,主要體現在總磷指標的污染加劇,其它主要污染因子還包括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
榔梨下游長沙段黑石渡、三角洲斷面因接納了長沙市區絕大部分生活污水及部分城區工業企業廢水,水質明顯惡化,年度水質為Ⅳ類,水質優良率分別為16.7%、25%,主要污染物為氨氮,總磷。
以上結果表明:主要污染物在榔梨及以下斷面存在顯著的水期變化特點,枯水期水質污染最嚴重,平水期、豐水期污染物超標率相對較低,豐水期表現出明顯的較平水期水質改善特點,尤其對于總磷的超標率來說。
瀏陽河干流榔梨及以上斷面水質常年穩定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標準,榔梨以下各斷面水質出現顯著下降,黑石渡、三角洲斷面常年為V 類、劣V 類水質,為瀏陽河干流主要污染河段。主要污染因子為氨氮、總磷、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也有超標現象。瀏陽河支流中的圭塘河、楊家灣、臨山港、雙橋港、榔梨港、花園港、榨山港、三叉河、躍龍河、三官沖河、金江河、馬家河等屬于IV~劣V 類水體,污染嚴重,主要污染因子為氨氮、總磷等。寶山河的Cr(VI)、錳有超標現象。瀏陽河流域官莊水庫、烏川水庫等6 個水庫,水質良好。瀏陽河流域9 家集中式供水單位水源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標,主要污染因子是糞大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