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全球反壟斷浪潮洶涌。印度反壟斷機構11月9日開始對谷歌應用商店進行反壟斷調查。11月10日,歐盟正式對亞馬遜提起反壟斷指控。同一天,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向社會征求意見。《指南》表示要預防和制止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動力。受此影響,中國香港和美國資本市場上,中國互聯網平臺相關企業的股價出現巨幅波動。
《指南》首次明確平臺對平臺內經營者在競爭性平臺間進行“二選一”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另外,《指南》將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根據交易相對人的支付能力、消費偏好、使用習慣等,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等“殺熟”行為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根據《反壟斷法》上述行為將受到禁止。業內專家指出,此次中國出臺針對互聯網平臺的反壟斷監管目的是通過保護市場公平競爭,鼓勵平臺保持創新動力,實現更健康成長。
“在世界各地,政府部門都在對互聯網平臺的快速增長和不斷上升的影響力做出反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處理方面的進步引發了新的監管困境。”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11日稱,通過電子商務和短視頻應用,中國的科技公司在中國消費者的生活中已無處不在,隨著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快數字平臺的普及,這些公司的影響力今年只增不減。
根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對谷歌展開調查的理由是該公司涉嫌濫用其PlayStore的主導地位在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推廣其支付服務。報道稱,有線人表示谷歌PlayStore商店計費系統除了支持谷歌支付應用程序,通過該商店下載的應用程序內購支付也必須支持谷歌支付服務,且必須支付傭金。谷歌的做法可能違反印度《2002年競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