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泠瑤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并取得積極成效,數字經濟已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金名片”。為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展示“重要窗口”的標志性成果,我省率先推進數字經濟地方立法。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把《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列為一類立法項目。7月下旬,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初次審議了《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目前條例草案正進行修改完善。
9月12日,第四屆之江立法論壇在杭州舉行,國內立法理論和實務界專家學者聚焦“數字經濟發展的立法保障”研討交流。
為何要為數字經濟立法?
9月12日,第四屆之江立法論壇上,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光君指出,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加快建設“數字浙江”。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明確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對浙江省GDP的貢獻率已經達到19.6%,對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看到,浙江在探索數字經濟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礙。”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丁祖年說,比如基礎設施不匹配、數字要素流通不暢,在政府數字化治理當中,也遇到了效率低、轉型不夠深等問題。因此,用法律手段、制度設計,可以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浙江立法研究院執行院長鄭春燕看來,當下,數據已經成為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浙江省出臺這個地方性法規,首要目的就是為了界定數據的范疇:政府有政府的數據,企業有企業的數據,社會、民眾也有自己的數據。各類數據正在爆發式增長,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些數據是不是都能促進產業的發展?全社會能不能夠共享企業、民眾的數據呢?這些問題都亟需以立法的形式來理清?!编嵈貉嗾f。
條例草案有哪些亮點?
關于數字基礎設施,條例草案第十二條至第十九條明確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方向,要求組織編制全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跨行業基礎設施多規合一體制機制,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首次在立法上明確提出新建建筑物應配套建設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并實行與主體建筑物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對于著重需要解決的個人信息非法采集和利用、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度低、行業公共數據被部分企業壟斷、數據交易模式不健全等問題,條例草案完善了個人信息采集利用規則并明確推動數據共享開放,如規定了五種違法采集個人信息數據的行為、要求建立全省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等。
鄭春燕認為,條例草案比較清晰地理清了政府扮演的角色。從政府層面,條例草案舉出了一些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具體舉措。比如,引進人才、人才教育、失業保障的舉措,以及數字產業的標準制定,都將以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會對數字經濟起到實效。
“這部法規在講效率和公正的同時,也更關注人本身?!敝袊▽W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舉了個例子。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外賣騎手造成,由于過于精準的算法,遇到刮風下雨堵車,騎手不得已冒著風險行車,只為在算法規定時間內抵達。算法不能以人為本,法律就要對其進行“糾偏”。
張文顯認為,立法要從實用性角度,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并貫徹條例的始終?!皵底纸洕罱K是服務于人類社會,如何處理好科技和人類的關系,不讓科技太任性,就需要將其納入法制軌道。
包容審慎,是記者在研討會上聽到的高頻詞?!皵底纸洕⒎ㄓ幸粋€特殊性,目前數字經濟還沒有定型,還在高速地發展變化中,所以立法在強調具體、可行的同時,也要尊重數字經濟發展的特點,對目前還‘猜不準‘吃不透的議題,留下足夠的空間,保持開放和包容?!倍∽婺暾f。
此外,條例草案還對數字經濟多元共治作了規定,如形成政府監管、平臺自治、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要求政府、平臺、行業組織立足各自定位,發揮各自功能,形成數字經濟治理的合力。
立法將如何影響你我他?
這部法規,不僅對政府、立法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與企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
“未來,數據要流通,必然要共享和開放。可有人也會擔心,個人隱私會不會被企業、政府采集,卻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鄭春燕表示,立法將會在安全和數字經濟發展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把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高效利用的關系處理妥當。
當前,數字經濟的繁榮與風險共存。針對社會上頻現的利用數據牟利,比如“大數據殺熟”“算法歧視”等問題,本次研討會中也有很高的關注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的立法,對這些問題作出一定的約束,從而使得數字經濟環境更加公平、透明。”
丁祖年也認為,本次立法關鍵之一,就是為了解決老百姓對網絡安全的擔憂?!盎ヂ摼W、大數據等技術在運用時,對公民個人的信息安全、基本權益造成的損害,對公共安全產生的隱患,我們希望在立法中有所明確和規范?!?/p>
對于數字經濟立法,互聯網企業也有自己的期待。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總法律顧問俞思瑛說,“在數字經濟立法上,我們先要在原則上達成共識,明確了政府、企業、民眾共同期望達到的目標,再來看各方的分工和責任是什么?!?/p>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浙江立法研究院理事長王輝忠強調,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緊緊圍繞新時代法治建設領域的重點熱點問題,加強交流互鑒,加強立法理論闡釋和實踐問題研究,形成更多的地方立法思考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地方立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將之江立法論壇打造成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立法高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