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進博會日本展館今年新增了消費品展區。攝影/沈琳
“投資、交流、交往,總之更多合作,我們一定是雙贏的。當經濟發展了,有了更多活力,未來才會美好。”10月29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新任的首席代表水田賢治如此說。
水田賢治于1999年至2006年曾在JETRO上海代表處工作,后來回國,于2017年至今年9月在JETRO大連代表處工作。“我是從大連來上海的,而不是從日本過來的。剛一到任,就迎來第三屆進博會,你看,這些都是我們參展企業的待取文件。”在位于延安西路2201號上海國際貿易中心JETRO辦公室前臺,《新民周刊》記者看到絡繹不絕前來取資料的日資企業人員進出。水田時常對下屬做一些吩咐。由于剛到任的緣故,他經常對下屬先來一句:“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作為進博會日本方面的組展機構,JETRO在2019年組織了158家公司參展,使得日本參展企業達到371家,成為第二屆進博會參展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以參展面積來算,也僅次于美國,排在第二位。在水田賢治看來,今年的年份比較特殊——因為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的原因,第三屆進博會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JETRO的工作人員很早就加緊向日本國內推介。
“我們向日本國內企業推介前,已經拿到中文資料。JETRO將之翻譯成日語提供給日本企業。我們重點向國內宣介的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5月宣布召開的,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這一展會旨在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是專門定位于進口的綜合性展會。” JETRO的工作成效堪稱顯著,進博會的魅力也堪稱很大。10月30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進博會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今年,日本有4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5萬多平方米,比上屆增長10%和16.9%。
水田賢治告訴記者:“我們也注意到,為了應對新冠疫情,中國許多人在靈活運用電商平臺。因此,JETRO與阿里巴巴、京東合作,推出了與電商銷售聯動的展位。”
記者注意到,由JETRO組展的第三屆進博會日本展館,其食品、農作物展區,以及醫療器械、醫藥保健品展區的規模,與去年大致相當。特別是食品、農作物展區的規模則比去年略有擴大——參展商數量從2019年的108家增長到116家,參展規模從1100平方米擴大到1300平方米,同時增加了300平方米的電商聯動展位,展示“京東日本酒館”經銷的酒類等商品。注意,是“京東”不是“東京”,這可是一個基于中國電商平臺的日本酒類展銷平臺。
與此同時,進博會日本展館今年新增了消費品展區。這是前兩屆進博會時沒有的項目。參展對象包括日本匠人手工制作的廚房用品、桌上用品等。在食品、農作物展區和日用品展區,JETRO對展位進行了統一設計,兩個區域均利用VR、5G直播等方式,讓到訪觀眾可以體驗酒窖和匠人技能的魅力與價值。與“京東日本酒館”一樣,觀眾可以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平臺當場下單,特價購買這些商品。
“今年,由于疫情的關系,出入境等方面確實比較麻煩。因此,我們為企業提供現場展位展示產品的同時,也為無法來到中國的參展商創造機會——提供與來場采購商進行在線商務談判的平臺。”水田賢治告訴記者,“當采購商發現目標產品時,我們能為他們提供順暢高效的商務洽談系統。”
今年疫情之下,JETRO不僅幫助日本企業實現線上商務對接,還利用自身的一些預算,來為更多日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參展機會。
與JETRO類似,記者注意到,由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Korea Agro-Fisheries & Food Trade Corp.,簡稱aT)主辦的進博會韓國館,也動腦筋想辦法,希望讓觀眾足不出滬,就能體驗韓國風情。例如在專設健康食品區域之外,還準備了韓國彩椒專區,讓觀眾能領略近年在韓國頗為流行的韓國彩椒Paprika——可即食,清爽微甜,如同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堪稱健康果。韓國館還為到場觀眾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韓國傳統表演等。

JETRO是進博會日本的組展機構。攝影/沈琳
種種跡象表明,疫情之下,中日、中韓的貿易交流意向反而在加深,有更多憧憬。即使一些西方政客在鼓吹各種反華言論,可日、韓等國的商人并不為之所動。記者注意到日本財務省近日發表的一份數據。數據表明,由于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日本的對外投資確實在減少——例如對美投資同比減少了27%,對東盟投資減少更多,而對華投資同比僅減少4%。今年1月至9月,日本的進出口總額同比減少15%。其中,日本與東盟的貿易同比減少14%,與美國貿易同比減少19%,與中國貿易同比則只減少了4%。“中國目前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從統計數字能看出中日間貿易的緊密度。”水田賢治說,“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未來,中日之間在‘第三方市場開發領域還將進一步合作,例如對中亞國家基礎設施的共同建設等。中國在大型裝備方面有不錯的能力,而日本在高附加值的先進零部件等方面仍有優勢,雙方合作的話,前景可觀。”
日本方面目前正在尋覓對華商貿新的增長點。在第三屆進博會上,JETRO還專門組織養老、健康、防疫衛生等課題的重點布展。從10月中旬到11月末,也就是進博會的展期前后,JETRO都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和業界團體協會廣泛發布企業信息,促進日本企業在華達成醫療器械等的交易。奧績技研的護理浴缸、井上集團的防褥瘡墊、東海機器工業的輪椅清洗機,包括八樂夢智能醫用床等,都是其中亮點。
水田賢治認為,上海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經濟發達。在中國,京滬穗等一線城市,市民在養老方面的需求與日本大都市有接近之處,而中國幅員遼闊,內地許多地方經濟增長潛力還很大,日本企業該注意到中國廣闊的內地市場的發展前景。

養老、健康、防疫衛生等成今年布展一大重點。攝影/沈琳
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顧問羅和慶先生對記者分析道:“日本擁有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先進醫療技術與醫療資源。日本較早步入老齡化社會,在應對老齡化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在養老理念、養老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老人用品、失能老人的護理用品開發等方面都值得上海借鑒。”未來,中日企業之間在養老領域合作,前景可期。
因為疫情的關系,東亞國家之間人員交流比往年少了,但這只是暫時現象。羅和慶向水田賢治表示,中日關系確實存在一些脆弱性和不確定性的因素,這中間,日本方面對中國的了解有偏差,也是一方面原因。而因為人員交流的減少,使得這些偏差繼續存在甚至有加大的可能。
“日本國內與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日本人之間,對當下中日關系的看法都是有差別的,日本人稱之為‘溫度差。”羅和慶說,“我們特別希望在中國的一些日本機構,例如JETRO、日中經濟協會的辦事處等,更多地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原汁原味地傳遞到日本國內,使日本經濟界及一般民眾對中國有更全面的認知。在中國方面來說,諸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等機構,將繼續加強與JETRO上海辦事處等的溝通與合作。”
今年8月26日,羅和慶曾在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舉辦的座談會上建議,上海與日本之間應建立定期或經常性的溝通機制,以此推動自貿區、地方政府發展合作示范區以及“第三方共同市場”的交流合作和項目進程。他認為,日本方面有人在研究,如何積極推進日中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有日本朋友告訴羅和慶,“因新冠病毒疫情等原因,目前日本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但投資于將來有成長性的產業,這對日中雙方都是有利的,日本一些機構仍將予以積極推動。”
去年進博會期間,上海召開了“2019上海城市推介大會”,市領導到場,現場啟動“上海外商投資促進平臺”,發布了“上海產業地圖”;今年1月,上海市商務委宣布聘請10位“上海國際投資促進服務大使”,其中包括上海日本商工俱樂部理事長、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竹田和史,和當時任JETRO上海首席代表的小栗道明。羅和慶建議,以中日商貿關系為例,上海方面與日方合作建立雙方共同參與,類似于“中日合作投資促進工作專班”的合作機制,可加深雙方了解,可推動上海自貿區、中日發展合作示范區的建設,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或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進展。
羅和慶更關注中日創新型企業方面的合作,認為雙方可以在進博會后,在此方面進行深度探索,發揮各自優勢,從各自的需求出發開展合作。

韓國館讓觀眾足不出滬,就能體驗韓國風情。攝影/沈琳
他舉例,今年7月下旬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掛牌成立了“中日(上海)發展合作示范區”,主要進行氫能源項目方面的合作。中日雙方各十家知名企業牽頭,當時就成立了中日氫能源產業聯盟。
而羅和慶不僅注意到了產業聯盟的日方主要企業,諸如長洲產業株式會社、三木太古株式會社等的業務項目,更注意到日本的北九州氫能源小鎮項目。“日本北九州市是日本經產省組織實施的試驗性的四個‘智慧城市之一,北九州市與巖谷產業株式會社共同啟動‘氫能源小鎮計劃,通過1.2公里長的輸送管道,把氫氣輸送到參加實驗的小區居民住宅氫燃料電池上,用于供電供熱。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通過大規模管道向一般住宅提供氫能源的試點。”
羅和慶介紹,“包括2020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村,也將更多利用氫能源,例如氫燃料巴士等的應用。既然是發展合作示范區,我個人認為,應該重點著力促進我們所需要的技術,產品的引進與日企的投資都是需要的。例如臨港這個中日發展合作示范區引進的氫能源項目,在與氫能源產業相關的上下游企業的引進方面,未來就有很多文章可做。”
在羅和慶看來,上海2035年要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環境友好城市,不妨關注日本方面的“氫能源小鎮”計劃,如有可能,也可以在一些地方——如臨港,選址進行試點。
水田賢治認為,目前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大流行之際,中國管控住新冠肺炎疫情后,無疑,世界經濟活動的中心就在中國。中國確實能給日本企業帶來不少商機。以新能源領域而論,例如日本的車企與中國方面有不少交流。包括日本品牌的氫能源公共汽車已經售賣到中國。
記者也了解到,全國首批采用日本豐田燃料電池技術的20輛氫能源公交車自2019年底運抵常熟后,目前使用良好。這批由蘇州金龍生產及銷售的海格第五代氫能源公交,其豐田氫燃料電池加氫只需3-5分鐘,即可行駛300公里左右。最大的優點——零排放,排氣管排出的都是水蒸氣,無色無味。
無獨有偶,韓國出口企業振興協會會長康元植在今年進博會前夕,也曾表示,希望未來韓國與中國之間,促進技術交流與發展。特別是韓國企業能通過進博會,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促成實實在在的貿易和技術交流。“進博會作為國際采購、促進投資、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將為全球企業提供共享中國開放市場的巨大機遇。對于企業來說,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包括不斷提升的對高科技產業與服務的需求、傳統制造業以及新興能源行業的技術升級等。”康元植說。
韓國本土企業中的三星電子和SK Innovation宣布,今年將保持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確保穩住相應市場份額。隨著世界對醫療物資,如醫用手套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韓國的LG化學已投資3.3億元于4月中旬在寧波建立新的生產設施,用于生產丁腈橡膠。這些都印證了康元植所言并非虛言。康元植同時期待,無論中國還是韓國的企業,在今年進博會上發布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能促進世界貿易新活力,期許一個疫情過后、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