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林目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張家界市國際旅游詩歌協(xié)會副主席。作品散見于《詩刊》《人民日報》《星星》《草堂》《綠風》《芙蓉》《文學界》《湖南文學》《創(chuàng)作與評論》《參花》等。詩歌入選《中學生朗誦詩100首》《中國年度優(yōu)秀詩歌》等多種選本。出版詩集《心尖上的花蕊》《遠去的村莊》等。
蟬鳴聲聲
蟬鳴,一陣緊似一陣
抽心痛著
痛入聲里,戰(zhàn)栗
漸漸散落飄遠
扎入地心
從哪里聚集那么多痛
在此會聚,炸裂
痛著你,痛著我
痛著這個世界此時最痛的人
痛著此時一塊烏青的天
云碎,鳥驚
時間在追趕死的逃亡
生命抗爭,英雄遠逝
暴雨欲來,狂風起
世界在這個季節(jié)隆重舉行紀念儀式
重生之痛再次潛伏
從時間與生命里撈出我活著的內容
趕時間的人總是在路上
時間編織他們的生命
停下來的時間是死的
如果把生命分成若干段
許多段是空的,虛無的,腐朽的
我要盡可能地奔走,不要停頓
讓時間活著
讓時間變得可感而真實
讓時間變得有持續(xù)的生命力
回首人生
常看到我許多虛晃的影子
而真實的自己,還夠不上
一塊墓碑的硬度
所做的事情,還夠不上
刻上碑文
時間之上
時間之上是新世界
最自由的是鳥
時間之下是舊世界
最自由的是魚
新世界不斷凋敝
成為舊新世界的魚餌
昨天和夜色是古文
太陽是翻譯
不斷把它們翻譯成今天的陽光
那些星星和月亮是甲骨文
太陽不愿意翻譯
把它們藏在時間的背后
作為辭海中每個漢字由來的注解
今天的存在
都是生命產(chǎn)生與消亡的顯影
無論風霜雪雨
都是在標注那些艱難存在下去的理由
我花一生是把自己的生命
活進另一些生命里
去儲存明天
我從一根枯枝里
找到了恐龍的骨灰
我從時空掉落的一些聲音里
找到了那些遺失的古詩詞
我從一首詩里找到了杜牧的杏花村
我翻開一篇課文與屈原一起流放
舀一觴月光與李白同飲
游離于時間之上,閱盡人間煙火
笑看所有的皇陵
死去的聲音
有種聲音,來了又去了
螺,在追聽這種聲音
從沙漠追到大海,從北追到南
聲音在空中消逝,似潛逃于水中
螺,入水而追
潛伏在水底探聽這種聲音
貼著耳朵打探了數(shù)千年
全身都結了殼
也沒追蹤到是什么聲音
只覺得聲音的尾巴
還在微微搖晃水波
聲音離我們越來越遠
誰也無法抓得住
螺,徹底失望了
紛紛從大江湖海、小溪池塘中
爬上岸來
螺,一上岸就聾了
如今世界的噪音分貝太高
吵鬧聲一下震破它們耳鼓
螺聾了,找不到生的方向
慢慢死去
它們尸骨布滿了沙灘及所有的水岸
有人拾起螺殼一吹
一種奇妙的聲音破空而來
帶著遠古世界的音色
幽遠純凈而綿長
突然一下,讓世界得到了安靜
這個世界我曾經(jīng)來過
世上萬物
我知道原本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模樣
只是我在來的路途耽擱太久
我與這個世界的相遇
讓我無法想象,若如期相遇
世上萬物該又是怎樣
我原本應該看到的世界,已不存在
我知道許多事物在我之前都來過
但它們都消失了
正如我的父親,我的先人
以及從前的犁鏵鋤頭,刀和火種
我們可以從土里長出的莊稼
找到它們來過的影子
一切都將以自己的方式消失
一切都將以自己的方式到來
我在這個世界,應該做點什么
才能證明我的確來過
我問山,山說它原本不是山
我問水,水說它原本不是水
我問石頭,石頭說它每天都在改變
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并沒有很久
如果不是剛才石匠開山炸石修路
它還堅挺在崖壁上
我們都無法預期自己最終變成怎樣
但我們可以選擇消失時的狀態(tài)
我現(xiàn)在要給時間留下遺囑
我要申請最后變成一坨泥土
而不是化為云煙
哪怕是石隙中的一粒渣土
土,總會長出一些東西
即使是苔蘚,也在不斷綿延生息
不斷證明,這個世界我曾經(jīng)來過
一片落葉叼走了我的青春
這里的每一片葉子
從土里吐出,從樹枝頭吐出
從一次夢的沖動里吐出
被一線線光
扯開成土的翅膀
或低或高,都在呼喚飛翔
飛的欲望在風里
飛的理想在云里
飛的愛在雨里
飛,嬌美的姿態(tài)
讓所有的星星落下
開滿漫山遍野的花
一片月牙
吹開,又吹落
叫天子,蒲公英花
把飛的圖騰化為最美的聲色
落下來,化為這里的山徑古道
小溪流水
時間在這里聚滿又消逝
多少青春在此氣宇軒昂
多少生命在此堆積又消亡
那些沒有名字的記載
都存活在樹木花草的演繹中
我剛走近這里
一片落葉
就叼走了我的青春
(責任編輯 徐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