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麒



倫敦警察廳(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又譯倫敦大都市警察局或蘇格蘭場)于1829年在當時的內務大臣羅伯特·皮爾的提議下成立,是第一個現代警務部門。倫敦警察廳在將近20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學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積累了豐富的執法經驗。同時,作為最早成立的現代警務部門,其禮儀制度也或多或少地對世界各國警務部門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對歐洲和美國的警務部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倫敦警察廳的警察執法禮儀發源于軍隊禮儀、英國傳統文化(皇室文化與紳士文化等),但在發展過程中,在警務實戰要求的框架下產生了嬗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警察執法禮儀。
一、倫敦警察廳警察禮儀制度淵源
警察禮儀相較于一般禮儀具有特殊性,其淵源不僅包括傳統文化,還包括軍隊文化和警務實戰需要等。警察禮儀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總體上具有禮儀性、安全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倫敦警察廳作為第一個現代警務部門,其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多元文化因素,當代倫敦警察廳的警察禮儀制度主要來源于英國傳統文化、軍隊禮儀文化和警務實戰需要。
從服飾禮儀來講,由于現代意義上的警察出現得較晚,倫敦警察廳建立之初,警察的制服、裝飾、行為要求等大多模仿軍隊。1829至1839年,倫敦警察廳的警察穿著藍色高領燕尾服,夏季著白色長褲和特別加固的圓頂高帽,配上閃亮亮的銀扣子,最初還佩戴五厘米寬的藍白袖章,以區別于海軍和水手。除了執勤制服,警禮服的設計也建立在軍隊禮服的分類架構上,以警司以上官員配發的宴會晚禮服——梅斯禮服為例,梅斯禮服出現于1889年,作為英國陸軍會餐禮服使用,源于軍禮服。
現在倫敦警察廳的高級警官在出席正式宴會時依然會穿著梅斯禮服,從這一點看,最初的警察制服和軍隊制服樣式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只是在顏色和裝飾物上有區別。在后期警察制服樣式的發展過程中,樣式也始終與軍隊服裝保持著大體上的一致,直到今天警察常服與軍隊常服依然十分相似。現代倫敦警察廳警察戴的黑色圓頂硬呢帽則來源于英國傳統的紳士禮帽,而梅斯禮服也是由燕尾服發展而來。尋根溯源,英國傳統文化是警察與軍隊禮儀的
起點。
從行為禮儀來看,倫敦警察廳警察的行為受紳士文化、軍隊禮儀文化和警務實戰需要的影響頗深。皮爾創立現代警察之初,英國社會對于警察的敵意較大,人們認為警察會限制民眾的自由和權利。為了緩解警民之間的矛盾,皮爾命令新成立的警察隊伍不帶武器巡邏,對待守法民眾態度要和藹,行為要有紳士風度,尊重人們的人格和合法權利。現代警察創立后,由于犯罪率的下降和警察的禮貌行為,民眾終于認可了警察的存在,而不帶武器巡邏也成了倫敦警察廳的傳統。同時,英國“鄰里守望”制度的傳統使倫敦警察一直對哨子情有獨鐘。無論著什么制服,倫敦警察的口袋中總是帶著哨子,而使用哨子來警示他人或傳遞信息正是英國海軍的傳統。在歷史上,英國風帆戰艦中的軍官在維持軍紀、發布集合命令時用的是吹哨和敲鐘,這個傳統逐漸為倫敦警察
所用。
由于警察面對的情況紛繁復雜,一味地講禮儀、不設防常常會使警察陷入危險的境地,于是就逐漸形成了當下 “安全第一,兼顧禮儀”的警察行為禮儀。警察在公共場合不得抽煙、咀嚼口香糖,制服應配套穿著,語言禮貌,與異性民眾之間盡量不產生肢體接觸。但是,警察與民眾必須保持安全距離,警察也必須呈現出一種防御的姿態,這就是警務實戰對傳統禮儀的改造與影響。安全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對于警察來說,良好的行為和形象禮儀是除了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之外,另一種博得民眾好感的手段,其有助于塑造警察可信賴的形象。對于增強民眾對警察的信任感和支持有相當大的幫助;對于提升警務部門內部的凝聚力和管理水平也有益處。因此,禮儀并未在警察群體中消亡,而是與安全始終處在微妙的平衡中。而警務部門內部的行為禮儀則更多地來源于軍隊,因為現代警察的早期管理制度屬于半軍事化管理,警察部門的管理體制也同軍隊一樣,需要下級服從上級的紀律性和高效的執行力,而上級的威信和警員的行動力需要一定的禮儀來建立和培養,比如莊重嚴肅且振奮人心的各種儀式、上下級以及同事之間的敬禮、多人行進時的隊列,以及凝練、簡短有力的應答方式等。因此警務部門內部的行為禮儀幾乎與軍隊內部禮儀相同,只是更有“人情味”
一些。
從裝飾禮儀來看,相較于傳統文化和軍隊禮儀的影響,其受警務實戰要求的影響更加深刻。對普通人來說,裝飾禮儀來源于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審美觀,對于軍隊來說,裝飾是無用的,甚至有時是危險的。但是對于警察的裝飾,需要在警務實戰需求的框架內“跳舞”。
這是在禮儀與警務實戰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的結果。警官在出席純粹的禮儀場合且無危險因素時,禮儀是優先考慮的,由于警察職業的特殊性,禮儀往往要讓步于安全因素。在倫敦警察廳警察禮儀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因素、軍隊的禮儀文化就像“火車頭”,引領著警察禮儀文化的發展,而警務實戰的需要則是“鐵軌”,控制著“火車”的前進方向。
二、倫敦警察廳警察執法著裝禮儀
根據英國《2012年警察(行為)條例》——職業行為標準規定,警察應誠實,行事正直,立場堅定,不濫用職權;自律,禮貌對待公眾和同事,尊重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公正執法,一視同仁;勤勉盡責;無論在崗與否,均應舉止得體,不得損害警察群體的形象、降低公眾對警察群體的信任;報告、糾正或幫助同事改正不符合職業行為標準的行為。這一條例是英國警察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也是倫敦警察廳制定警察執法禮儀的根本遵循,每個具體規定都要符合上述職業行為標準。
除了英國全國性的警察職業行為標準,倫敦警察廳還制定了自身的與警察執法禮儀相關的規定,這些規定以安全性、警務實戰要求和包容性為中心,兼具禮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警員的個性化需求。
根據倫敦警察廳著裝規定,警員在執法過程中的著裝規定如下。
總體形象要求
當警員代表倫敦警察廳時,外表觀感應專業、干凈、整潔;著裝應與工作場合相適應并保證身體健康與安全。當警員未著制服時,應穿著能體現專業形象的商務服裝。
上級質疑警員著裝時,警員應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問題。警員在公共場合或與公眾接觸時不得抽煙或嚼口香糖,不得穿著有傷風化的服裝,如短褲、牛仔褲、女式緊身褲、人字拖鞋、運動鞋等。當警員所處環境或實施的行動對服裝或配飾有損傷風險時,不得穿著或佩戴貴重服裝或飾品。但是警員在特殊行動中,可以在上級批準的情況下穿著上述服裝。
文身要求
倫敦警察廳近年來開始接受警員文身,但是文身不得在臉部和頸部衣領線上部。當警員在警衛國葬、議會大樓、紀念游行和其他紀念性儀式時應將文身遮住。對于醫療手術之后永久失去頭發、留下疤痕或整容手術后的警員,可以考慮允許其在頭上文身。倫敦警察廳也允許警員有多個文身,但前提是在一些不適宜露出文身的警務任務中,要能輕易地將文身遮住。
配飾要求
警員可以佩戴:普通手表、不超過兩枚戒指、項鏈(穿制服時不得露出)、一副小耳釘(非執法人員可佩戴耳環)和因宗教原因佩戴并且不會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的首飾。
除去宗教原因,警員不得佩戴:手鐲(除非出于醫療目的),穿透鼻子、眼眉和舌頭的飾品,穿透除耳垂以外身體上的任何部位的飾品和任何影響個人防護裝備使用的飾品。
頭發與胡須
警員的頭發必須整潔,可以適度分層,但是不得剪裁成圖案或出現過于明顯的分層。警員只能將頭發染成輕微的淺色或者不明顯的非自然色。對于著制服的警員和工作人員,頭發長度不能超過衣領,長發的警員不得留長馬尾辮,只能使用黑色或藏青色的發帶將頭發扎起,發髻不得過高,不得影響穿戴制式警帽。
倫敦警察廳允許警員蓄胡須,但是必須保證胡須整潔,不得留胡茬,所以如果警員要蓄胡須,就要在非工作時間將胡須蓄到一定長度。
化妝與指甲
倫敦警察廳允許警員適度化妝,妝容必須與工作環境相協調。對于著制服的警員來說,指甲油必須是淺色的,指甲長度不能過長,避免對他人造成損傷。
帽子、頭盔與便帽
倫敦警察廳根據不同的警務任務為警員配發了不同用途的帽子、頭盔等,并規定警員在公共場合必須佩戴頭部裝備,但是在交通工具和建筑內,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摘掉。
根據著裝規定,警員戴帶檐的帽子時,帽檐必須朝前。當男性警員與警長步行巡邏時,必須佩戴執勤頭盔,女性警員必須佩戴黑色圓頂硬呢帽。藏青色棒球帽只能由被授權攜帶武器的警員和治安官佩戴。防撞帽不屬于標準制服,只有在風險評估達到一定程度時才予以發放。在進行搜查時,警官佩戴藏青色防撞帽,警務人員佩戴藍色防撞帽。帶有警察標志的黃色棒球帽只能由便衣警察佩戴,以便在執行任務時被其他警務人員識別。
宗教頭飾
倫敦警察廳對因宗教原因而需要佩戴頭飾的警員較為人性化,規定在上級批準的情況下警員可以佩戴替代性頭飾,但是頭飾必須保持整潔、風格與制服保持一致、顏色單一并用啞光材料(不得用纖維材料,最好用羊毛)制作,替代性頭飾上不必佩戴倫敦警察廳的徽章或
標志。
如果警員因為宗教原因穿戴替代性頭飾,必須做到:頭飾不得遮擋面部、倫敦警察廳徽章、警號和姓名牌;按照風險評估要求,在頭頂佩戴一頂黑色圓頂硬呢帽或者使用保護性插入物;頭飾通過按扣或者魔術貼進行固定以便快速取下;頭飾不得遮擋反光夾克,穿著反光夾克時將頭飾的末端塞進領子中。同時規定,貼身、小的宗教頭飾可以佩戴在執勤頭盔或帽子下面。
眼鏡與太陽鏡
倫敦警察廳的眼鏡與太陽鏡的相關規定僅適用于著制服的警員或工作人員。警員佩戴的眼鏡鏡片必須由透明塑料制成,鏡片不得反光、變色或者過暗,警員的眼睛必須通過鏡片可見,鏡片必須鑲邊并且在顏色和設計上呈中性。當警員與公眾交談時,必須摘下太陽鏡或騎行遮光護目鏡。
領帶與圍巾
領帶與圍巾的相關規定僅適用于著制服的警員或工作人員。倫敦警察廳規定警員只著長袖襯衫時女警員必須打寬領帶,男警員必須打黑領帶,若僅著短袖襯衫時,可以不打領帶。但當警員內著短袖襯衫,外著外套(不包括倫敦警察廳的制式背心但包括羊毛外套和夾克)時則須打領帶。另外,警員打領帶時不得佩戴領帶針。佩戴圍巾則要做到只能與帶帽防寒短上衣一起佩戴,圍巾的末端必須塞進上衣內,圍巾不得遮擋面部,圍巾只能發揮實用功能(如保暖),不得用作裝飾。
襯衫與襯衫袖子
襯衫與襯衫袖子的相關規定僅適用于著制服的警員或工作人員。當警員在室內工作時,可以只穿白色襯衫,但不能只穿巡邏襯衫。警員只穿襯衫時,內衣應穿著貼身背心或者V領短袖汗衫,以保證內衣不外露。警員著長袖襯衫時,女警員必須打寬領帶,男警員必須打領帶。在溫暖的季節,警員前臂沒有文身的情況下,可以將長袖襯衫的袖子整齊地卷到肘部之上。在炎熱的季節,警員可以在上級允許的情況下穿著短袖襯衫。穿短袖襯衫要做到:只能解開最上面扣子、頸部的飾品或者內衣不得外露、除非出于安全因素不得戴手套。
褲子與裙子
褲子與裙子的相關規定僅適用于著制服的警員或工作人員,當警員在處理辦公室事務時不得穿著巡邏褲,女警員可以自行選擇穿著褲子或裙子。在風險評估較高時,一般要求女警員穿褲子。在軍隊或皇家儀式中,可能要求女警員穿裙子。
夾克、帶帽防寒短上衣、搖粒絨上衣和背心
倫敦警察廳規定著制服的警員共同巡邏時,必須保證外觀一致,每名巡邏警員應穿著制式夾克或襯衫,不得混穿、亂穿。警員著夾克、帶帽防寒短上衣等制服時不得敞懷,必須將拉鏈拉到頂端再將領子翻下來。
當警員指揮交通、處理交通事故、騎自行車或摩托車時,必須在身體最外層穿著反光夾克。警員在乘車巡邏時,必須在車上備有反光夾克,以便在處理路面事故時穿著。警員騎摩托車時,在4月1日至9月30日的白天,可以用反光帶代替反光夾克,但是必須在后備廂或者掛籃中備有反光夾克,以便在處理路面事故時穿著。
肩章與姓名牌
肩章必須保證:有正確的識別文字、警號和警銜,佩戴在最外側的外套上,始終保持可見。另外規定警員必須在最外側的制服外套上佩戴姓名牌。
緊身夾克、勛章和綬帶
根據規定警員在日常執勤中一般不穿著緊身夾克,但是在死因裁判法庭上、失職行為聽證會上和警隊隆重的紀念日上,在沒有其他要求時,必須穿著緊身夾克。男性警員必須在左側口袋放一個哨子。
只有君主認可并授權的獎章才可以佩戴,且只能佩戴在緊身夾克的左側,獎章通常只允許在紀念性活動或游行中執勤時佩戴。
當警員佩戴皇家人文學會獎章時,只能將其佩戴在緊身夾克右側口袋的上方位置。
鞋、襪、連褲襪和腰帶
鞋、襪、連褲襪、手套和腰帶的相關規定僅適用于著制服的警員或工作人員,根據規定警員只能穿低跟黑皮(或人造革)鞋或黑皮靴,鞋或者靴子的表面必須擦至锃亮,鞋的樣式必須簡單,造型不得夸張。襪子必須是深藍色或者黑色。如果警員著裙裝,必須穿黑色長筒襪或連褲襪。警員著制服褲子和裙裝時,必須佩戴制式腰帶。
巡邏著裝
根據巡邏任務的種類,警員有不同的著裝要求,一般情況下警員巡邏時的著裝為:
白色襯衫、藍色搖粒絨上衣(自選項)、黑色褲子或者黑色裙子、靴子、腰帶,男警員戴執勤頭盔或男布帽打領帶,女警員戴黑色圓頂硬呢帽打寬領帶。
三、倫敦警察廳攔停、搜查禮儀
倫敦警察廳規定了在警察局或室外對可疑人員進行人身搜查時應遵循的禮儀。
在警局內搜查時應做到:
警員對待被搜查人必須禮貌、謹慎,尊重被搜查人;
執行搜查任務的警員必須與被搜查者同性別;
警員應保證被搜查者在被搜查時不被無關人員和異性看到,但被搜查者要求在場的人員除外;
警員應充分考慮被搜查者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盡最大努力保證被搜查者的配合并使被搜查者的尷尬最小化。通常情況下警員不得要求被搜查者一次性脫掉全部衣服,而允許被搜查人被搜查完身體的一部分后重新穿上衣服,再進行下一部分的搜查。
在室外進行攔停和搜查時應做到:
警員對被搜查人必須禮貌、謹慎,尊重被搜查人,盡量減少被搜查人的尷尬;
執行攔停或搜查任務的警員應與被攔停人或被搜查人同性,但如果當時無同性警員在場,而等待同性警員到場會增加不必要的等待時間或違背搜查的目的時,則無須同性警員到場;
當搜查需要被搜查者脫掉多于一件外套、夾克、手套、頭飾、鞋或任何可能隱蔽身份的物體時,搜查只能由同性警員進行,并且除被搜查人特殊要求的在場的異性外,其他異性不得在場;
警員應詢問被搜查者是否要求搜查在非公共場所進行,當被搜查者因為宗教或其他原因對于摘除頭部或面部的覆蓋物敏感時,警員應允許搜查工作在非公共場所進行;
攔停或搜查18歲以下的人時,警員需要更加耐心、寬容,避免對未成年人產生長期的消極影響;
當警員對被搜查者的性別有疑問時,應謹慎地詢問被搜查者的性別,警員應按照被告知的性別來對待被搜查者。
四、倫敦警察廳徽章、旗幟與榮譽制度
徽章與旗幟
倫敦警察廳的徽章是識別警員身份的標志,最初僅作為帽子上的徽章,于1865年從高頂禮帽上移植到了尖頂頭盔上。現在,該徽章更多地用作標志,出現在逮捕證和旗幟上。目前徽章的樣式確定于1875年,徽章由一枚上戴王冠的布倫瑞克星、王室印記和警務部門的標志構成。除了依據君主的更替而產生的細微改變,徽章的整體設計基本保持不變。英國大多數執法部門目前使用的徽章都是基于倫敦警察廳的樣式設計的。
倫敦警察廳的旗幟誕生于20世紀中葉,由藏藍色底、倫敦警察廳徽章和藍白相間的三面鋸齒形邊緣組成。倫敦警察廳的旗幟在英國的執法部門中是獨一無二的,旗幟通常用在禮儀場合,比如在因公犧牲的警員的葬禮上,將旗幟覆蓋在犧牲警員的棺槨上。
倫敦警察廳的徽章中的布倫瑞克星是一顆八角星,早在1714年漢諾威國王喬治一世登基時就在英國使用了。布倫瑞克這個名字來自喬治一世的另一塊領土:神圣羅馬帝國(現代德國)中的布倫瑞克-倫內堡(Brunswick Luneburg,后稱漢諾威王國)的公國和選民。布倫瑞克星最初于1875年被倫敦警察廳采用,現在幾乎被英國所有的警務和消防部門使用,成為一個公認的緊急服務識別
標志。
倫敦警察廳的徽章中的王冠代表君主的權力與權威,目前版本的王冠是英國君主加冕時使用的圣愛德華王冠,這一王冠是1953年在女王的命令下更改并使用的,女王希望以此取代之前的都鐸王冠。這一變動影響了所有使用王冠來體現王室權威的組織,例如皇家郵政部門和警察部門。在君主立憲制下,所有的國家活動都以君主的名義進行,因此使用王冠作為標志意味著倫敦警察廳負責維護女王的安全。
倫敦警察廳的徽章中的王室印記是王室的紋章花押字(常由姓名首字母組成,標在自己的衣服等物品上),包含了他們的名字和頭銜,從16世紀的亨利八世就開始在英國使用了。王室印記既可以識別在位的君主,也可以作為體現其權威的標志。王室印記應用十分廣泛,除了在警察徽章中可以見到,在皇家郵政部門、各種建筑物、電話亭和國家文件中也可以見到。目前的王室印記是“EⅡR”,代表伊麗莎白二世。
倫敦警察廳的徽章中王室印記的外圍有一圈字母“METROPOLITAN POLICE”,代表倫敦警察廳。將部門名稱加入徽章是因為英國各警務部門使用的徽章十分相似,因此用具體名稱來加以區分。
倫敦警察廳旗幟中的藍底源于羅伯特·皮爾的構想,在倫敦警察廳創立之初,他堅決認為警察應該是民間力量,而非軍隊的延伸。因此,為了與當時英國軍隊所穿的紅色束腰外衣相區分,警服被制作成了藍色。從那時起,藍色就成為警務部門的正式顏色,警局的警燈、警箱和旗幟等就都成為了藍色。
倫敦警察廳旗幟中的藍白相間的三面鋸齒形邊緣類似于西利托格子花紋圖案,該圖案最初由格拉斯哥市警察局于1932年根據蘇格蘭流行的一種古老的紋章符號衍變而來。由于該圖案在警帽上十分顯眼,為警員提供了良好的可見性,因此迅速在各警務部門間流傳開來,到20世紀中葉,英國所有的警務部門都使用了該圖案。雖然傳統的西利托格子花紋圖案是黑白相間的,但是藍白相間的圖案也有廣泛應用,這兩種顏色的設計可以在制服、標志和車輛上看到,并作為警察和相關組織的識別標志。
榮譽制度
英國警察全國性的榮譽獎項很多,包括王室和各種協會頒發的獎項,但是倫敦警察廳內部的榮譽制度主要包括:表揚信、優質服務報告、廳長高度嘉獎、廳長嘉獎、助理廳長嘉獎、行動部門長官或支隊長嘉獎。
表揚信頒發給在調查犯罪、保護受害人或協助完成某個行政指令中表現突出的警員,以表達對其高水平工作的認可。表揚信并不記入警員個人檔案,而是由警員的部門主管保存,作為警員績效和發展評估的憑證。
優質服務報告發給出色完成任務的警員,具體包括:在一線工作中表現英勇的警員、有卓越杰出表現的警員。優質服務報告不是獎項或者嘉獎,但是警員可以憑報告來申報獎項或嘉獎。
嘉獎發給那些表現英勇或超出本職工作要求的警員,警員獲得嘉獎的等級取決于其英勇程度或工作表現。
廳長高度嘉獎頒發給那些明知自己所處的境地的危險性已經超出正常履職所要求面對的水平,而且自己可能受到嚴重傷害,卻依然表現極度英勇的警員。
廳長嘉獎發給那些在工作中超水平發揮或者高度英勇的警員。如果警員的表現遠超自己現在的警銜、職位、級別、訓練程度和經驗所要求達到的水平,也可以獲得廳長嘉獎。
助理廳長嘉獎頒發給在工作中表現十分英勇或者表現大幅超過自己現在的警銜、職位、級別、訓練程度和經驗所要求達到的水平的警員。
如果倫敦警察廳認為警員的稱職工作值得長期和正式的認可,那么該警員可能獲得行動部門長官或支隊長嘉獎。
獲得嘉獎的警員將會受邀參加嘉獎授予儀式,警員在儀式現場領獎并合影留念。■
(責任編輯:張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