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個性培養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教學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時學生面臨著身心的巨變,且處于從小學學習過渡到中學學習的時刻,在學習上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教師如仍然沿用傳統的本位教學,對學生自身興趣愛好及身心發展認識不足,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消極心態,對于數學學科缺乏興趣,學習效率低下。在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探索更多教學方式,優化課堂結構。小組合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在有效的師生溝通與交流中實現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提高,進而對數學產生求知欲與研究欲,在積極的探索中實現數學學科核心技能的提升。本文結合教學經驗及理論研究內容,從小組合作教學現狀入手,深入探索了初中數學小組教學法的實踐運用,力求推動多元課堂發展。
【關鍵詞】合作教學法 多元提升數學教育
傳統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往往忽視了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身心發展特征,僅僅依照教學大綱展開單一教學,學生體會不到主動探索、集體求知的快樂。而小組合作教學能夠有效加強師生溝通,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當前初中數學課堂的運用價值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開展的自主學習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課堂,小組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在與同齡人溝通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交流的快樂,也更容易建立與教師的信賴關系,也可以有效推動教師擬定的教學進程,完成新課改給出的教學任務[1]。另一方面,當前初中生生活環境較優,家庭生活狀態也通常更為自我,與他人合作的機會較少,故不擅長與他人交流,小組合作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集體生活的快樂,在與他人的多種合作與交流中感受善意、相互學習,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更清晰的認識,也能建立友情,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也有助于初中生潛在心理問題的紓解與釋放。同時,小組合作還可以適當導入競爭因素,讓學生在良性的競爭中建立健全、積極的人格,構建更多元的知識框架,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產生及原因淺析
1.合作教學形式流于表面,學生積極性不高
激烈的人才競爭無形中給學校與教師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教師會將學生短期內理論知識的提升作為教學重點,即使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合作教學,也往往難以認識到合作教學的實際意義,導致學生也對其產生誤解,認為合作教學仍然是教師提供的學習任務,在被動學習壓力中開展合作,反而導致學生積極性差。
2.教師未能發揮自身職能,角色定位不準確
傳統課堂上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部分教師對合作教學存在錯誤認識,在合作教學過程中定位模糊,未能發揮自身職能,仍然將教師指導作為教學重點,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也很難進入學習狀態[2]。
3.小組成員能力兩極分化,分工不明
因部分教師的引導不當,忽視了合作教學的核心內容,讓小組成員僅僅進行計算成果溝通,未能給予學生較高的自主權,學生思路缺乏交流。甚至單純按照自身喜好進行組員分類,再指派不同小組的代言人,導致小組成員的責任劃分不當,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相悖。
三、小組合作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實踐研究
1.科學劃分小組類別,強化學生的合作關系
科學的分組是小組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應當明確自身職能,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作為分組的主要憑據,對待學生應當一視同仁,為學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機會。初中生個性差異明顯,教師應當遵循學生意見,通過強弱結合、分層分組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切實的進步。教師可以規定小組合作人數為3~6人,便于引導與管理,然后讓學生自由組合,或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為學生設置基礎分組,再按照各小組差異設置差異化的探究課題,還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選出每一小組的組長、整理員、匯報員等,給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展現自我的機會,強化學生的責任感與參與意識[3]。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討論中相互促進與提高
寬松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空間是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方向,教師應當傾聽學生所見所感,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理論教學等進行質疑,再針對質疑共同探究,通過詢問、解決、總結、討論等交流過程,引導學生培養敢于質疑、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思想的碰撞中也能讓學生吸取他人長處,學到更多知識,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如“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邊長分別為3和7,則其周長是多少?”等,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解題手段思考與分析,互相討論,既可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也有助于學生將理論導向實踐,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4]。
3.關注學生情感需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身心成長處于關鍵時期,情感需求更為明顯,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與學生建立互相信任、和諧溝通的師生關系,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針對性給出學習意見,讓學生感受到平等與尊重,自然而然愿意與教師分享自己的想法,進而對數學學科產生積極情緒,愿意跟隨教師的步伐開展學習活動。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額外照顧羞于積極討論的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意義,放松自己,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釋放壓力,培養實踐技能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官平.淺談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
[2]劉瑞.小組合作學習對學困生的影響———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合作學習模式為例[J].智庫時代,2019(19).
[3]曾其燕.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8).
[4]桂正芳.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J].中外交流,2016(22).
(作者單位:安徽省寧國市寧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