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鄭龍

劉建安 著岳麓書社出版:2020年1月定價:49.80元
臺灣不大,但人不少。臺灣島面積約為3.6 萬平方公里,卻生活著2358 萬人。其中大陸新娘就有近40 萬人!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臺灣準許國民黨老兵回鄉探親以來,近30 年間,數十萬大陸女性赴臺,形成罕見的移民潮,也形成中國婚姻史上空前的特殊現象。這波赴臺潮自興起以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老兵返鄉探親,帶回大量大陸新娘,探親潮演變為移民潮。接著,隨著兩岸經貿交流日益頻繁,大量臺商來大陸做生意,單身臺商事業愛情雙豐收,喜滋滋地娶回大陸新娘。進入21 世紀后,臺灣到大陸求學、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兩岸的年輕人自由戀愛,回臺島定居,掀起了新的移民風潮。
在大時代的波濤下,是千差萬別的人生百態。幾十年來,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處境如何?她們過得好嗎?這是劉建安在《臺灣大陸新娘尋訪錄》一書中要探究的問題。作者是記者出身,認定實踐出真知的道理,為了如實記錄臺灣“大陸新娘”真實的生存現狀,費時近三年,走遍臺島東南西北各地,尋訪各個角落的“大陸新娘”,以簡潔明快的文筆,如實記錄下“大陸新娘”講述的“快樂與苦楚”“屈辱與尊嚴”“現實與夢想”,并配有大量彩色實拍圖片,將臺灣大規模“大陸新娘”入臺潮的足印,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作者接觸到的大陸新娘有幾百人,前后采訪的也不下百人,由于出版篇幅的緣故,又從其中精選出二十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成此書。她們中有退伍老兵的伴侶,有獨立打拼的餐廳老板娘,有扎根鄉村發展的大姐,有與丈夫做兩岸經貿的女強人,也有做勞工的醫護人員……
讀過此書,令人感觸最深的有三點。第一,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并非傳言中那樣跳進了金窩銀窩,不少人生活其實很艱辛。十幾年前,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當她們剛踏上臺灣土地時,就要隨時做好離開的準備。因為當時臺灣有關部門規定,大陸新娘待在臺灣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一旦發現逾期滯留,強制遣返,并再也不能入臺。她們如果想拿到身份證需要等上八年之久,而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外籍新娘,則四年就可以拿到身份證,即使到現在,大陸新娘也要等上六年。有媒體稱大陸新娘為“二等半公民”,并不為過。離了婚的大陸新娘,為了取得居留權,也不得不接受“形式夫妻”的方式,每個月還要向男方交付數千元臺幣,一直熬滿六年才算解脫。嫁到城里的還算幸運,如果嫁到鄉下,家暴事件時常發生,要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更是困難。
第二,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她們面對困境,用自己的勤奮、智慧、堅韌和善良拼搏,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比如新星歌舞團的史文祺大姐,從福建來的大陸新娘張麗娟,湖南衡陽的周文清等,這樣的例子在書中有很多。
第三,雖然臺灣當局對大陸新娘政策上多有“歧視”,但是,卻有一批有良知的正義之士,克服種種困難,長期抗爭,為大陸新娘積極爭取利益。在大陸新娘維權組織中,最早成立的“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影響較大。有感于大陸新娘所受不公正待遇,“促進會”組織眾人多次走上街頭,為大陸新娘爭取正當居留權,督促臺灣當局落實生活從寬政策,抗議當局延長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時間……
作者劉建安在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自己之所以想動筆寫一本有關臺灣大陸新娘的書,主要是有感于對如此大規模的兩岸移民潮,竟鮮有人問津。在臺灣,很少能見到有關大陸新娘移民臺灣的研究資料,更遑論系統、客觀反映大陸新娘移民潮的專著了。作者為了記錄這段有可能被湮沒的歷史,花費了數年時間,腳踏實地地記錄下所見所聞所感。雖然作者表示仍有很多遺憾,但是我們相信,這本《臺灣大陸新娘尋訪錄》,一定能夠引起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的關注,讓更多人參與到保存歷史、研究歷史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