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廬山會議,是指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江西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當時我正在九江供電局廬山分局工作。開會之前,就接到上級指示,讓我們把所有重要別墅的電氣線路認真、仔細地檢查一遍,保證暑期不出現任何問題。當時我被派到180號別墅去檢查。
180號別墅就是有名的“美廬”別墅,因為門牌編號是一百八十號,又叫180號別墅。它坐落在長沖河畔,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勛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了巴莉女士。巴莉女士與宋美齡私交很深,她于1933年夏天將別墅轉贈給宋美齡。自那以后,“美廬”別墅一直是蔣介石、宋美齡暑期在廬山避暑的地方。
1959年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召開時,毛澤東就住在180號別墅。自然,這次檢查,180號別墅是重中之重。我們幾個人去180號別墅認真檢查了一遍,確信沒問題了,參加檢查的人又都簽了字,這才離開了那里。
檢查180號別墅后的第二天,上級又讓我們去東谷175號別墅檢查。175號別墅就在180號別墅北面百十米的地方,也是在長沖河畔,1959年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召開時,彭德懷曾經住過。它是廬山有檔案記載的最早建造的一棟別墅,1896年由美國貴族亞丹姆夫人建造,但一直是一棟“不起眼”的別墅。怎么要到那里檢查,莫非那里也要住大人物?
去到那里,看見房間的擺設,知道至少是個政治局常委住。但到臥室一看,才知道是為毛澤東主席準備的。因為毛主席不睡席夢思床,而是睡木板床,他用的家具尤其是臥室的家具,是不刷油漆的。臥室里一個大木板床,一張大辦公桌,都是木的原色,沒上一點兒油漆。那大床、大辦公桌,只有毛主席需要那么大。
但我當時不太相信毛主席會住在那里,因為180號別墅比起175號別墅來,不僅寬敞很多,也安全很多。那時毛主席可能住的地方,還有“蘆林一號”,也就是蘆林湖旁邊的那棟別墅(現在是廬山博物館)。
會議結束后,有次看管175號別墅的老鐘約我去那里玩,我就打聽毛主席在會議期間是不是住在了175號別墅。老鐘說,毛主席除了有兩個晚上住在了“蘆林一號”外,其余時間都在175號住。

“美廬”別墅
“那……180號呢?”我問。老鐘說,江青住在那里。我又問,毛主席為什么不住180號?老鐘說,那是上面安排的,當時對180號、175號別墅的溫度做了多次測量,發現175號別墅的溫度晝夜都比180號別墅要穩定。
“蘆林一號”因為面對蘆林人工湖,除了游泳方便外,離廬山聚居區較遠,聯系起來不太方便,保衛工作也相對要難些。毛主席除了在1961年夏天中央工作會議期間,曾在那里會見賀子珍外,很少去那里住(有說毛主席會見賀子珍,是在180號別墅)。
會議期間,林彪住在“五一”療養院(福州軍區廬山療養院)一棟專門為他建造的別墅里。那棟別墅是會議召開的前一兩年建造的,離療養院的籃球場不遠,門前有塊大石頭,炸了一半就不再炸了。
據說圖紙出來后,讓林彪親自審查,但圖紙上并沒標出那塊大石頭,蓋別墅前就準備把它炸掉。這事兒不知怎么被林彪知道了,立即指示,保留石頭,也不說什么原因。據人們分析,說是有塊大石頭擋在門前更安全。
會議開始前幾天,所有的服務人員都被集中起來,在賓館里吃住。開始我們都很遵守紀律,過了幾天,看到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緊,就不那么嚴格遵守紀律了。
其實,我們作為電氣線路維修工,就是在開會前檢查線路時緊張,會議一旦開起來,我們就沒太多的事兒了,整天的工作和生活都在賓館里。偶爾有點事情,也是小車來接我們過去,修好后再送回來。那時可真“抖”了好多天,來接的小車都是好車,所以我們還真坐了不少名牌小車。
一天,供電局戴副局長打電話,讓我立即去他那兒一趟,我知道有特殊任務,不敢怠慢,立即趕到他住的賓館里。一見面他就說,你寫個檢查。我心想,我沒犯錯啊,為什么要我寫檢查。他立刻看出了我的詫異,忙說你誤會了,不是讓你寫檢查,是讓你幫忙寫個檢查。
原來,我們的一輛吉普車(當時供電局唯一的一部小車)那天到九江辦事,下山時與一輛上山的小轎車擦了一下,主要是因為上廬山的盤山公路彎多彎急,外地司機不熟悉公路的情況,又不按規定的路線走,才出了那件事兒。按說供電局的小車司機沒有責任,但對方是時任空軍政委吳法憲坐的車。
據說發生“擦”車后,吳法憲的司機在那里不依不饒。吳法憲下車看到車只是擦掉了一點兒漆,倒是說,算了吧,跟他們單位的領導說說算了。
吳法憲一句“說說算了”,到了大會組織者那里,可不是“說說”就算了,一定要供電局寫檢查。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我問戴副局長,檢查把握到什么分寸?戴副局長說,只說我們的錯誤,盡量上綱上線。
這可就有點兒難了,因為我們沒有錯誤,硬要說成是我們的錯誤。我只好違心地“編造”一些我們的錯誤。
戴副局長看了,覺得上綱上線還不太夠,我就再“提高”了一些“認識”,在戴副局長那里總算通過了。局里又把小車司機攆下了廬山。后來也沒聽說上面再追究此事,這件事就這樣了結了。
其實,那會兒我們都愿出去工作,因為每次出去,都可以碰到一些首長。那次參加會議的領導,除了毛主席沒見到,別的首長都見到了。見到最多的是郭沫若,因為他經常出來散步。
毛主席是1970年9月9日午飯后離開廬山的。離開廬山前,在東谷廣場(山洞口的東面往南)附近公路上,毛主席走下車,步行100多米,與廬山的廣大群眾親切見面。我因為正在宿舍里休息,單位又忘了通知大家,因此我們不少人都錯過了那次見毛主席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