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麗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乳品農牧工程系,內蒙古包頭 014035)
慕課(MOOC) 全稱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有學者研究了近年來我國MOOC 研究現狀及熱點,分析結果顯示,國內學術界在2000-2018 年對慕課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MOOC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 個領域:一是慕課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二是慕課在課程改革中的應用,三是慕課與微課等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四是慕課對教育主體的影響[1]。慕課作為線上平臺在國內已研究多年并逐漸普及,主要是由于慕課既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性,同時改變了學生學習方法及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形式,對于教師授課給予了很大的靈活性。將對學校優慕課應用現狀及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闡述,同時提出了筆者幾點建議。
“乳與乳制品檢測技術”是乳品工藝專業開設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乳品加工、生產、檢驗等從業人員的必修課,課程類型為理論+實踐,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較大比例,實用性很強。可以輻射乳品工藝相關專業群,社會需求穩定,就業機會多。課程內容包括乳與乳制品的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的檢測,并會操作乳品企業部分精密儀器。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實驗設計合理性、實踐操作規范性、儀器使用安全性和檢驗報告真實性。
“乳與乳制品檢測技術”課程目前的課堂教學已采用優慕課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優慕課作為混合式教學的課程平臺,從開始建設到2019 年底已驗收合格,正式開始投入使用。
優慕課教學平臺的建設是由該課程教學團隊歷經2 年時間通過網上資料搜集、學校培訓、小組討論分析,并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企業需求、學情等。
根據課程標準將“乳與乳制品檢測技術”課程內容進行梳理,分為三大模塊:第一部分為乳與乳制品理化檢驗;第二部分為乳與乳制品微生物檢驗;第三部分為乳與乳制品儀器分析。同時,根據慕課的特點,將每一模塊分成若干知識點,進行實操視頻的錄制,每個視頻控制在10 min 以內。以牛乳酸度的測定為例,介紹慕課在“乳與乳制品檢測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優慕課在牛乳酸度的測定知識點應用的課堂教學設計見表1。
在整個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除了利用已建設好的優慕課,還根據實際授課內容利用網上慕課資源進行課堂教學。例如,中國大學MOOC 中河南農業大學的“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福建農林大學的“現代儀器分析”課程等。

表1 優慕課在牛乳酸度的測定知識點應用的課堂教學設計
現有優慕課的建設以短視頻為主,視頻內容為實操演示、儀器的使用,視頻內容較學術化、枯燥,形式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難以調動,優慕課的建設缺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娛樂趣味因素。
在優慕課建設過程中有人進行監督,驗收合格會有相應的獎勵,但是優慕課的后期運行缺乏相應的約束,這就使得優慕課的內容一直停留在2~3 年前的思維模式下,沒有更新,沒有進一步的升級完善,這樣會造成教師的教學與企業實際脫節。
優慕課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利用優慕課進行實操前的預習,一是由于學生自律性較差,個別學生在需要看視頻時利用手機干其他事情,一般該課程的班容量為30~40 人,教師很難對每個學生進行督促到位;二是由于學生的學情,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當拿上手機進行學習時,避免不了出現玩手機現象,那么學生利用優慕課進行學習所獲得效果可想而知。
目前的優慕課建設以知識點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知識背景或者相應的專業知識儲備。因此,優慕課在運行時大都是重復教師講解過的內容,這樣就使得好多學生認為自己學過一遍,不想再去重復學習,即使優慕課的資源更豐富,在利用優慕課時,學習效果大大降低。
傳統教學模式時,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利用優慕課學生在上課時間就要拿起手機,這樣教師面對教學督查很被動,經常會出現上完課需要對今天在檢查時,學生在下面拿著手機的情況向上級進行情況說明,說明當時是在學習,而不是學生在玩手機,不是課堂不作為,這樣就無形中使得教師的身心受到一定的傷害。手機現在已是大學生必備品,如何在課堂上將手機能夠與課堂內容完美結合仍是高校教師思考的問題。
對于優慕課的運行,學校應該有相應的制度配合,能夠督促教師不斷積極主動地運行優慕課,并且在運行過程中,不斷自行優化優慕課內容[8]。這也需要學校出臺相關的教師激勵機制,教師除了上課,備課的時間是上課時間的3 倍甚至更多,只有學校的激勵機制能夠讓教師把背后的辛苦付出得到回報,才會將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想要把自己負責的內容做得越來越好,目的也很簡單,讓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可,那么這種激勵機制可以是物質的、精神的,可以根據具體任務、不同的人進行制定。
在學生利用優慕課進行線上學習時,教師可以不定時地提問,防止學生刷課;對于課后作業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采取手寫的方式進行,防止學生復制粘貼;采取相應的網絡限制,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學生上外網,防止學生利用線上時間逛網頁。
目前,優慕課建設是基于最基本的課程需要而建設的,應該考慮在建設過程中增加相關輔助資料或者改變現有優慕課整體設計,提高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只有把興趣調動起來了,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才能做到順勢而為。
優慕課現在已經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普及,但是要正確看待慕課的作用,慕課是線上教學,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和形式,但是課程內容都還是原來的內容,教師不能把教學效果完全依賴于慕課,可以把慕課看作教學改革的一味良藥,但不能是神藥。所以,要正確看待慕課給教學帶來的作用,客觀理性看待其不足,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慕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真正意義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