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歷史記憶、離散經驗與跨地想象

2020-11-14 01:34:05黃詩嫻
華文文學 2020年4期
關鍵詞:歷史

黃詩嫻

摘 要:1949年,在解放戰爭中戰敗的國民黨殘余勢力裹脅上百萬人撤退臺灣,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國民黨殘余勢力撤退臺灣后在臺灣實行“戒嚴”,兩岸開始了長達38年的隔絕,隨軍遷徙至臺灣的大陸移民的離散經驗與思鄉情緒,伴隨他們在臺灣尋找身份認同、重建親緣關系。在半世紀之后,當代華語電影回溯這段重要的歷史。本研究基于近年來的4部以“1949大遷徙”為主題/背景的電影《面引子》(2011)、《軍中樂園》(2014)、《太平輪》(上部2014、下部2015)、《風中家族》(《對風說愛你》,2015),探討這一時期華語電影如何從不同視角建構歷史敘事,如何經由1949的歷史重現遷徙者的離散經驗與創傷修復,以及經由遷徙導致的兩岸跨地想象,勾勒兩岸三地共同的歷史記憶。

關鍵詞:1949大遷徙;華語電影;歷史記憶

中圖分類號:I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0)4-0054-07一、史詩電影中的1949大遷徙

在華語電影史上,兩岸題材電影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就是以1949年國民黨殘余勢力遷臺前后為歷史背景的史詩電影,以宏大的敘事重現特殊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史詩電影的最大特點體現為兩岸三地合拍。《太平輪》以1949年1月由上海開往臺灣、意外沉沒的“太平輪”為故事背景,電影敘事自1945年至1949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1949國民黨殘余勢力大遷徙等重大歷史事件。《太平輪》下部取名《太平輪·彼岸》,相對于彼時戰火紛飛的大陸來說,“彼岸”臺灣是安全、穩定的,到了“彼岸”就是逃離戰爭的新開始。電影中的將軍夫人作為較早離開大陸前往臺灣安頓的眷屬,抵達臺北后居住在陽明山上的一座日式建筑內,在歷史上,陽明山是殖民時期日軍宿舍的聚集地,是臺北居住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將軍夫人入住的也正是日本人留下的房子,既顯示其將軍夫人的身份,也表明臺北難以褪去的殖民印記。導演吳宇森在采訪中亦曾提及,電影在九份、墾丁和陽明山拍攝取景,電影中的日式官舍就搭建在陽明山上。①電影刻意將陽明山海芋盛開、日式建筑以及臺北的海景呈現得寧靜、唯美,與當時大陸的戰亂、擁擠與危險相比,經由嚴澤坤與將軍夫人在臺北的生活可見臺北是遠離戰火的“烏托邦”,到了臺北就是遠離戰爭的新生。影片中區隔出明確的空間感,大陸戰場死傷累累、慘烈頹敗,成為一片焦土廢墟;上海在危境中璀璨和黑暗并存;相對而言,臺灣樸質明亮,對于飽經離散之苦遷徙至臺的外省移民而言,似蘊藏著落居安生的希望。②隨著戰情升級,上海開往基隆港的船票日漸珍貴,上海碼頭擠滿了想要登船前往臺灣的人。章子怡飾演的于真更是為了能買到一張船票到臺灣找丈夫而不惜淪為妓女。電影中臺灣是身在大陸的人千方百計要前往的安全的彼岸,而大陸又是身在臺灣的人的情感記憶和離散鄉愁的所在地。二者有著復雜的文化、血脈與歷史牽連,嚴澤坤回到臺灣后為了帶回還留在上海參加共產黨的弟弟又重返上海,最終弟弟為了革命理想在登船前一刻下船,而載著包含嚴澤坤、于真在內的1000余人的“太平輪”最終沉沒,絕大多數人最終沒能抵達彼岸。

同為以1949年大遷徙為背景的史詩電影還有王童執導的《風中家族》,也是一部在新時期兩岸合拍合制的史詩電影。電影從1949年1月的蘇北戰場開始,盛鵬等人輾轉乘船前往基隆,大船、碼頭通常作為重要意象出現在以1949年為背景的電影中,以表達經由戰爭引發的集體遷徙。登上基隆港后,盛鵬由于槍傷獲許離開部隊,而追隨他逃離部隊的順子和小范則由于逃離部隊而變成“黑戶”到處無法打工,二人遇到的沒有“身份”的問題如同王童另一部電影《香蕉天堂》中的門栓,門栓一直都在用假身份生活,而《風中家族》中盛鵬通過花錢幫順子二人獲得了合法的“身份證”,但有了一張“身份證”亦未能改變二人漂泊異鄉的命運。《風中家族》通過搭景建構出關于臺北都市的記憶拼圖,并通過大量細慢的運鏡烘托時代的氛圍。電影中盛鵬等人抵達臺北后在大稻埕謀生,住在破舊建筑里,錯落的違章建筑中都是大陸來的移民,各種操著北方口音、賣著“山東饅頭”等北方飲食的小攤販在違章建筑群中穿梭,而盛鵬等人住的屋子漏雨、擁擠、毫無私密空間,還發生了火災,電影通過盛鵬的旁白念讀寫給大陸的妻子的信穿插他在臺北遇到的各種不如意的境況來表達遷徙者的思鄉之情。小范在戲院當工人,電影巧妙設定了1949年的“第一戲院”的場景,并且通過戲院門口懸掛著的黑澤明1949年的電影《野良犬》海報建構電影的時空。此外,電影也重構了1950-1960年代牯嶺街舊書攤熱鬧非凡的場景。臺北的牯嶺街具有悠久的歷史,二戰后遭遣返的日本人在牯嶺街售賣書籍和書畫古物,牯嶺街舊書攤逐漸成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到了1950年代規模逐漸擴大,在1960年代達到最興盛的時期,隨著城市發展和都市更新而衰落。邱香和盛鵬在臺灣首次相遇就在牯嶺街,再現一個曾經繁華而已經不在的歷史街區及其文化。電影推展至1970年代初的臺北,遷臺的外省人在臺灣扎根落腳,以1971年的西門町作為1970年代臺北的開場。西門町在1970年代是臺北最繁榮的地方,它在電影中也成為已成長為青年人的奉先活動的場所。陽明山美軍眷村在電影中成為邱梅與奉先跳舞玩樂的地方,美軍眷村源于1950年代起美軍駐派軍隊至臺灣,對國民黨殘余勢力給予軍事支持,至1978年中美建交后開始閑置,出租開放給本地人入住。電影將1970年代的年輕人在約會跳舞的地方選址在美軍眷村內,正是蘊含美軍撤臺、政局轉變的大時代背景。電影將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臺北的重要地景如幻燈片般展演,以勾勒城市的集體記憶。

《風中家族》同樣透過戰爭和被迫遷徙來表達1949年的歷史敘事,而如同王童一貫的電影一樣,電影以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經歷來刻畫歷史。電影中曾出現兩幕大陸的場景,分別為開頭和結尾,開頭是下著雪、戰火紛飛的蘇北,以下雪的冬天制造冷峻的外部環境氣氛,而戰場的轟鳴聲和隨時有人犧牲則暗喻時代的殘酷。在前往臺灣的船上,有人問盛鵬:“連長,你聽過臺灣嗎?”他搖頭,只在寫給妻子的信的旁白提到“聽說那個地方沒有冬天,說的是閩南話,溝通困難”,說完就帶著對臺灣的想象和無奈的心情登上基隆港,便再也沒機會返鄉。三人在臺北也遇到不同的人,遭遇不同的命運。電影中以本土的、只會說臺語的、經營面攤的阿玉作為外省移民的配偶形象代表,與位階較低的逃兵一樣,阿玉也是在社會底層的勞工階級,而教授的女兒邱香具有良好的學養。當邱香朋友向盛鵬索取住所地址,盛鵬由于所住的地方沒有地址而寫不出來,邱梅所住的卻是寬敞的日式建筑“豪宅”,足顯二人的階級差距。由于階級地位的懸殊,盛鵬與邱香未能在一起,并最終在臺灣孤獨地離世。最后奉先帶著盛鵬遺留的戒指回到浙江南潯,將戒指交給盛鵬以為已被誤殺的大舅子,橫跨海峽60年的時代故事以及盛鵬內心的遺憾和歉意才最終畫下句點。電影中的金戒指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涵,它跟隨著盛鵬從大陸來到臺灣,又迫于在臺生計被兩次典當,是社會現實與人物思想情感之間的二元對立象征。電影中的金戒指經歷60余年,終于得以和原本的對戒相逢,盡管盛鵬和妻子都已不在人世,亦是跨越一道海峽和半世紀的歷史變遷和小人物命運的折射。電影片名《風中家族》更隱喻著如臺灣的外省移民無法逾越海峽的鴻溝,長達60余年的離散經驗,無法與親人團聚的漂泊之感。

在以1949年大遷徙為題材的電影中,臺北通常被作為逃亡地,離開戰火紛飛的大陸,臺灣被視為安全的彼岸。“船”則成為電影中的重要符號,乘船也是從大陸前往臺灣的一種儀式象征,暗喻一種重獲新生的機會、同時也成為大陸移民離散經歷的開始。在臺灣電影史上以1949年為題材的電影多注重刻畫外省族群在臺北重新建立身份、開展生活和社交及重建親緣關系的過程,以表達從戰爭的創傷經驗直至時間的復愈,到最后經由兩岸開放探親后再次瓦解的過程。而在1980年代此類題材頻現之后,經過20年,王童重新再現1949年的往事,更加以史詩性的電影再現時代的悲情,通過刻意營造的不同時代臺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景風貌以及時間的跨度,重新省思戰爭引發的大遷徙。在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大陸”是空白的、被想象的、難以言說的、代表著傷痛的,電影中的外省族群在白色恐怖時代在恐懼、思鄉、重新建立身份的過程中在臺北生活。在兩岸關系開放并進一步發展以及合拍片涉及1949年大遷徙的題材之后,當代的“大陸”圖景開始出現在電影中,以“返鄉”“團聚”的意義重現,電影中關于1949年的歷史多聚焦于刻畫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悲歌,電影通過橫跨時間與空間重現歷史記憶并復愈歷史的創傷。

二、大陸作為臺灣外省人的原鄉

臺灣電影中的大陸(外省)移民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1960年代國民黨殘余勢力遷臺初期,如李行導演的《兩相好》(1962)與《街頭巷尾》(1963)。在這兩部電影中,雜亂的違章建筑成為外省移民在這座城市的第一個落腳點,以及建立與臺北互動關系最早的場域。1980年代,講述外省人在臺北生活的電影《小畢的故事》(1983)中小畢生活的淡水以及《香蕉天堂》(1989)中門栓到臺北找工作等。由于1987年之前兩岸未開放探親,因此在1990年代以前的臺灣電影中,從大陸來的移民多為1949年前后隨國民黨殘余勢力遷臺的外省人,電影所記錄的也多為他們在臺北重新開始生活。在城市里掙扎與尋找認同、重建與城市關系的過程,電影中多呈現老兵在臺灣重新生活以及思念故鄉的情結,卻并未有真正以“返鄉”為題材的電影。進入新世紀,《面引子》則主要表現了老兵返鄉以及青島的親人來臺灣的雙向“探親”。臺灣外省族群一直是1980年代及之前的臺灣電影中的一類重要族群,但自1990年代起隨著臺灣電影的衰弱以及臺北的都市現代化逐漸成為電影的關注焦點,自1990年代至新世紀以來,臺灣電影中以外省族群為主角的電影愈發少見。2008年以來的臺灣電影中涉及1949遷徙及外省族群題材的多為兩岸合拍電影,并且導演都是1980年代曾經拍攝兩岸題材電影的導演,例如《風中家族》的導演王童曾執導《香蕉天堂》(1989)、《紅柿子》(1997);《面引子》的導演李佑寧曾執導《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4)、《竹籬笆外的春天》(1985)。這些導演本人都是外省二代,對于外省族群有深刻的個人經歷,他們都是時隔較長時間后重新進行歷史題材的創作,在電影主題上與以往的創作具有延續性。

李佑寧導演的《面引子》通過打亂時空順序的敘事手法,將過去/現在,臺北/青島穿插呈現,以刻畫小人物在大時局下被迫遷徙的無奈和長達半世紀的離散經驗,同時也顯示了老兵老孫在60年后依然無法打開戰爭帶來的心結以及對大陸家人的愧疚和思念。電影一開始即是從山東來到臺北的老孫在寶藏巖破落的違章建筑里揉面引子蒸饅頭,畫面隨即轉入1949年戰火紛飛的大陸。與其他電影中人們為了生存而主動從戰亂的大陸逃亡安全的臺北不同,老孫是被國民黨殘余部隊強制拉上車抓往臺灣,留下妻子和剛出生的小孩在大陸。電影又轉入2009年的臺北,過了半個世紀,老孫在臺北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幾位操著北方方言的老兵在寶藏巖的違建旁閑聊,談起老家并回憶當年的戰事,感嘆“這輩子虧欠那邊的家太多了”,老兵老李說到“有時候想想還是這里好,住都住了一輩子了,異鄉都變家鄉了。”電影隨即又回溯到1999年老孫第一次回到山東在機場與兒子孫子見面,回到青島與當年因被抓往臺灣而失散的弟弟相擁而泣。與兄弟的重逢、未能見到妻子最后一面,老孫在青島百感交集而痛哭流涕。與《風中家族》等電影多將重點放在戰爭引發的遷徙和創傷,特別外省人經歷創傷后在臺灣的重建經驗不同的是,《面引子》跨越60年的時間長度,將電影的主題設置為“探親”,電影的重點并非戰爭歷史。而是通過1999年老孫回青島以及2009年兒子孫女從青島來臺北的兩次探親,凸顯歷史記憶所帶來的當代的創傷修復。

電影中的“山東饅頭”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多次出現。從老孫在寶藏巖揉面做饅頭,到老孫母親和妻子在1949年戰爭時期同樣在揉面做饅頭,而后又是老孫兒子在1999年和2009年以做山東饅頭謀生,到最后老孫的孫子和孫女一起在寶藏巖做了山東饅頭拿到醫院給彌留之際的老孫吃,“蒸饅頭,面引子最重要,過了發酸,不到無味,揉面,不能惜力”,這句話從1949年老孫母親說過,直到電影最后老孫的孫女依然說著同樣的這句話,“面引子”成為一種精神與情感的傳承。導演李佑寧在采訪中曾提到“‘面引子就是北方蒸饅頭的老面、酵母,要有面引子才能發面。有的面引子可以傳一百年。‘面引子比較具有象征意義,這部影片除了講父子,也講祖孫,也講到了現代的臺北,用一個全新的觀點即年輕人的觀點來看爺爺奶奶那一輩。饅頭或是臺灣的面食的背后牽動的是整個臺灣的歷史。”③無論在臺北還是在青島,做饅頭的技藝傳承了四代人,以飲食文化代表一種情感的連結,隨著時間(1949/2009)、空間(臺北/青島)的轉移變遷,“面引子”是維系親情的文化符號,同時是老孫多年離散經驗的標志。此外,電影中的烏龜也具有象征意義,老孫在跟孫子孫女外出時將其放生,在老孫過世時候烏龜又自己認路回來了,烏龜被放逐到“回家”的路也正是老孫人生的隱喻。

臺灣電影史上外省族群題材的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場域就是他們在臺北所居住的違章建筑以及眷村。1950-1960年代電影中的違章建筑以遷臺初期的雜亂、不穩定呈現,1980年代電影中的外省族群生活的眷村同樣是一種封閉的“竹籬笆”,無法融入外界的形態。而到了《面引子》,寶藏巖是電影臺北部分的主要場景,在電影中寶藏巖為老兵們的居住地,電影同時取景于真實的寶藏巖。電影中的寶藏巖以安寧、錯落有致、視野開闊、沒有圍墻的老兵居住區的樣貌呈現,寶藏巖雖仍呈現為較為邊緣、落后,但與外界已沒有隔閡,老兵們在寶藏巖安靜養老。電影的開篇老孫在臺北的寶藏巖做著不屬于臺北的“地方食物”山東饅頭,窗外是臺北道路的車水馬龍,座落在城市中心同時又是城市邊緣地帶的寶藏巖,成為臺北多元化社會中的一個特殊地景。而老孫和老兵們常坐在路口下棋,等待郵差送信,60年過去,戰爭引發的遷徙給城市留下的痕跡越來越少,寶藏巖所隱藏的離別的創傷也在時間和新的親緣關系中得到復愈。

電影中的“青島”是老孫魂牽夢繞的故鄉,2009年回到青島時,家鄉以較為落后的鄉村意象呈現,家鄉的人說著方言,而老孫的口音已經變樣,老孫在父母和妻子的遺像和墳前痛哭流涕,與自己的兒子因從未見過面而疏離陌生。經過60年,返鄉、團聚,是時空變遷與創傷修復的過程。在最后時刻老孫要求兒子將自己帶回青島,雖然臺北因親緣的重組和60年的生活經驗而由“他鄉”變為“故鄉”。卻依然無法改變老兵心中“落葉歸根”的意識。同時也是如段義孚所言的“戀地情結”(Topophilia)④的呈現,是為人與地方的情感連結,在電影中,這種情感來源于對“故鄉”和離散經歷的經驗總結,未能見到故鄉妻子最后一面的遺憾也在老孫回到青島后更加喚起他的情感,隨時間和空間的變遷而愈加濃烈,最終在電影里形成對故土的執著和依戀。

三、臺灣外省二代導演的兩岸歷史情結

上述提及這一時期拍攝兩岸歷史題材的導演如王童、李佑寧都是在1980年代拍攝過類似題材電影導演,而這一時期新生代導演則較少有人涉及1949年的歷史,僅有鈕承澤是較為關注兩岸歷史議題的。鈕承澤是外省人二代,原姓鈕鈷祿氏,外公是國民黨將軍。在新生代導演中,他是較具有代表性的外省二代導演。從電影從業經歷來看,鈕承澤在1980年代以演員身份成為電影工作者,他是臺灣新電影的重要演員,曾主演過《小畢的故事》(1983)、《風柜來的人》(1983)等電影,其在多部電影中飾演外省人/眷村少年等角色,新電影時期飾演的角色與他自己的身份背景相似。鈕承澤的個人省籍身份及他的電影從業經歷亦影響了他導演的電影題材,例如《艋舺》中本省人與外省人爭奪地盤而引發的省籍矛盾、《愛Love》中跨越臺北/北京的戀愛,而《軍中樂園》(2014)則以兩岸對峙、炮戰時期的金門的軍中妓院為背景。以鈕承澤自2008年以來的這三部電影來說,他建構的臺灣的歷史論述是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以來與外省族群集體記憶和原鄉情懷密切關聯的。

《軍中樂園》的故事發生地設置在離大陸最近的戰時前線金門,電影重現1960年代兩岸對峙、炮戰時期的金門場景。置入大量電影符號以營造戰時金門特有的戰地景觀,如畫面“還我河山”“光復大陸國土”“蔣總統萬歲”等特殊時期的政治標語的閩南風格建筑群外墻,大陸飄來的“人民公敵蔣介石”“毛主席是臺灣同胞的大救星”宣傳單以及兩岸對喊廣播,時不時響起的炮聲,以及那棟特殊而神秘、暗含國民黨軍中性文化的“特約茶室”。電影還以一場“慶祝中華民國成立60周年”的街頭場景來作為時間的過渡。《軍中樂園》并未把重點放在戰時金門及兩岸對峙的大歷史敘事中,而是一如鈕承澤的其他電影,圍繞軍中妓院這個主要的空間場域,采取多位主角、多條情感敘事線索進行歷史的“局部重現”。電影以小寶這個角色從進入“特約茶室”到離開的過程,通過“特約茶室”里軍人與妓女的互動關系揭露“特約茶室”的面紗。電影最后以字幕“1951年,軍方為解決數十萬大軍的生理問題,在軍中成立特約茶室……1990年,兩岸關系和緩,國防部下令裁撤特約茶室”交代軍中妓院的歷史背景,并加上“獻給我的外公和父親,以及漂泊在命運之海的每一個你我”。因此,這是鈕承澤對于歷史的關照,同時也是他由于個人生命經歷及臺灣的集體記憶產生的自國民黨殘余勢力遷臺至今兩岸復雜關系下由大陸到臺灣的漂泊離鄉的外省族群的關懷。鈕承澤以外省族群二代的身份意圖刻畫該族群共同的生命經驗與集體記憶。由于鈕承澤的個人經驗,他的視角始終放在對大陸的鄉愁以及國民黨反動政權影響下的臺灣面貌。他電影中的臺灣歷史是1949年國民黨殘余臺灣勢力遷臺后外省族群在臺灣的生命歷程的刻畫,亦是兩岸自對峙走向和平發展的當代關系史。

四、結論

以近年來四部以“1949大遷徙”為題材/背景的歷史題材電影為例,進一步總結當代與之相關的電影在進行歷史敘事、建構這一歷史記憶上有下述特點:第一,這一時期以“1949大遷徙”為題材的史詩電影均為兩岸三地合拍片,與1980-1990年代的歷史題材電影的最大區別是,兩岸題材電影通過合拍片的形式增加投資成本,營造宏大的歷史場景,并運用較為成熟的數字特效技術,尤其注重兩岸三地明星演員的參與作為票房保障。合拍片的屬性使得電影中的“1949大遷徙”此一歷史事件呈現為一種文化協商的過程。以《太平輪》為例,電影中臺灣人嚴澤坤的一家,父親接受日本教育、卻當漢醫救世,最后被日本警察抓走;光復后大哥被國民黨軍認為是共產黨而遭槍決;嚴澤坤自己被派做日本兵,殖民時期愛上日本在臺女孩又因戰爭而分別;弟弟是忠誠的共產黨戰士,從臺灣到上海參加革命。嚴澤坤一家被卷入戰爭的洪流,這個政治復雜的家庭正是1949年臺灣所面臨的復雜政治環境的縮影,亦為電影中政治族群認同的調和結果。在電影主題上,這一時期涉及“1949大遷徙”的史詩電影多以愛情故事和個人經驗為主題,以歷史事件為背景,情感敘事所占篇幅較大,淡化歷史在故事中的角色。例如,與臺灣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史詩電影、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中直面歷史、深刻揭露“二二八事件”下臺灣的歷史悲情以及對于臺灣人身份認同的省思相比,這一時期的合拍電影多突顯商業特征、淡化歷史元素。而與大陸《建國大業》(2009)等電影直接再現較為完整、全面、宏大的歷史敘事,強調大陸主流意識形態不同,《太平輪》《風中家族》等“1949大遷徙”題材的“史詩電影”僅將電影的主線索設定為個人情感經驗,以歷史事件為背景而非以歷史事件為電影主題,對于“1949大遷徙”事件,難以在兩岸三地合拍電影中找到統一的歷史結論調,由于合拍片兩岸三地共同出資、發行、上映的特性,出于對兩岸三地票房、輿論的兼顧考慮,在《太平輪》《風中家族》中,歷史都被有意淡化,呈現為商業性大于歷史性的“大片”。同時,這兩部電影亦形塑了建構歷史論述的不同路徑:將《太平輪》與《風中家族》比較可發現,王童作為臺灣外省導演,《風中家族》更多地站在臺灣外省族群的視角,刻畫他們在臺灣落腳、生根、重新生活的過程,以及此過程中的思鄉、思念家人的心境,電影同時對遷臺初期的臺北的懷舊式再現,以建構城市記憶。“1949”在電影中僅作為外省族群生命歷程的轉折,出現在電影的開始,電影更側重于“1949”大時代下大陸移民的漂泊命運。作為商業電影出身的香港導演吳宇森,在處理1949年的兩岸議題中則并未過多關注被迫遷徙的大陸移民,吳宇森在《太平輪》中更加著力于刻畫“太平輪”從起航到沉沒過程中的情節沖突與戲劇性,電影的全篇敘事停留在1949年1月,側重于發生在當年的“太平輪”事件本身所引發的人情與人性,而非聚焦于1949年的兩岸歷史史實或大陸移民族群。

第二,“1949大遷徙”之后隨遷的外省人在臺灣重建的電影可追溯至1950-1960年代。近年來外省族群題材的電影,與以往相比最大的發展即為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而引發的電影主題的變化。1950-1960年代電影中的外省人都是住在臨時搭建的眷村,抱著隨時“反攻大陸”的想法在臺灣居住,以李行導演的《兩相好》《街頭巷尾》為例,《兩相好》刻畫了臺灣本省、外省人的文化、語言等各方面的矛盾與沖突,《街頭巷尾》則揭示了外省移民在臺落腳的破落眷村及返回大陸的期望。而1980年代電影所記錄的多為1949年前后隨國民黨遷臺的外省人在城市里掙扎與尋找認同、重建與城市關系、難以融入臺灣社會的過程與矛盾。如王童《香蕉天堂》中的門栓,在臺灣沒有身份,冒充離世的李麒麟的身份找工作,照顧其妻兒。電影揭露了在反攻大陸無望的戒嚴時期,外省移民混亂的情境中在臺灣重建親緣、工作關系,最后門栓在臺灣落地生根、生活了半輩子。時隔60余年之后,隨著時代更迭、兩岸關系的進一步推展,兩岸開放探親30年,上述議題均已不存在。從《面引子》中可見這一時期以外省人為主角的電影更側重于展現的是,半世紀之后經由兩岸的頻繁往來的探親互動所帶來的對歷史創傷的省思和復愈,而身份的迷失、戰爭引發的鄉愁也已被重新建構的跨越海峽親情所取代。因此,1950-1960年代電影中的外省族群題材的電影常以外省族群思鄉、望鄉,以及與臺灣本省人的語言、文化矛盾沖突為主題;1980年代電影中的外省族群題材電影,則以外省族群在返鄉無望的戒嚴時代中重新在臺灣建立家庭、社會關系為主題;進入新世紀,隨著時間推移及兩岸的密切往來,返鄉愿望的達成、親緣關系的重建,雙向的探親撫愈了外省人心中的鄉愁與創傷,《面引子》還以老孫離世后“落葉歸根”返回青島的結局作為臺灣外省族群在歷史洪流下長達半世紀的創傷撫恤,亦為一個特殊歷史時代畫下落幕句點。

第三,這一時代的新生代導演也開始關注“1949大遷徙”之后的臺灣歷史,作為新生代電影導演,對兩岸對峙此一特殊歷史時期的題材挑戰仍具有時代意義。《軍中樂園》無論在電影設定的歷史時期(1960年代)、故事地點(戰時前線金門)、題材(軍妓)都展現出新時期的新視野。《軍中樂園》建構了一種“邊緣”的歷史視角,但“軍中妓院”同時是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縮影。無論是兩岸炮戰及互相拋擲宣傳物的特殊年代、金門的戰地景觀,還是軍中“特約茶室”的奇觀場面,又恰好以“邊緣性”視角反映了特殊歷史時期的不可復制的歷史記憶。自1980年代開始拍攝兩岸題材的中生代導演如王童、李佑寧等,專注于再現“1949大遷徙”的歷史場景,以宏大的敘事、跨越較長的時間(從1949到新世紀)、較廣的空間(從臺灣到大陸)的豐富、多層的敘事結構,意圖再現戰爭歷史對于大陸被迫遷徙而來的小人物的創傷/復愈。與之相比,鈕承澤的《軍中樂園》的敘事并不從1949年而起,但聚焦1949年影響下遷臺初期戰時前線金門的奇觀場景“軍中妓院”,通過金門的戰地景觀的影像化再現,映像并記錄時代的特殊記憶。

①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http://www.filmcommission.taipei/cn/MessageNotice/NewsDet/3768.

② 莊宜文:《紅色光影的遞嬗——以1949年前后為關鍵背景的中港電影》,選自《“跨越1949文學與歷史研討會”論文集》,2016年12月25日出版。

③ 林文淇:《饅頭牽引的歷史——〈面引子〉導演李佑寧專訪》,放映周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72.

④ Yi-Fu Tuan,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責任編輯:徐瑛)

Historical Memory, Experience of Dispersal and the

Cross-place Imagination: Studies of Chinese-Language

Films Based on the Theme of ‘the Great 1949 Exodus

Huang Shi-Xian

Abstract: In 1949, when the Kuomintang army, defeated in the Kuomintang-Communist Civil War, retreated to Taiwan, with millions of people, it became a large-scale exodu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fter it retreated to Taiwan,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Martial Law and a sepa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had begun that lasted as long as 38 years. The experience of dispersal and nostalgia for their home country, of the mainland migrants to Taiwan, had accompanied them in Taiwan in search of identity and re-establishing the kinship. Half a century subsequently,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films began tracing back this important history. With four films in review, such as Four Hands(2011), Paradise in Service(2014), The Crossing(Part I, 2014, and Part II, 2015), and Where the Wind Settles(Saying‘I Love Youto the Wind, 2015), all based on the‘the Great 1949 Exodusas the theme or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discussing how Chinese-language films of this period construct their historical narrative from different views of point, how they represent the experience of dispersal and trauma reparation via the history in 1949, and how they depict the historical memory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ncluding Macau, via the cross-place imagination induced by the exodus.

Keywords: The Great 1949 Exodus, Chinese-language films, historical memory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環球時報(2022-03-16)2022-03-16 12:17:18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色婷婷久久|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AV网站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一区|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综合色在线|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欧美综合成人|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高清毛片| 综合色婷婷|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全部毛片免费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a网站|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看看一级毛片|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av在线无码浏览|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六月|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广东一级毛片|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AV熟女乱|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h视频在线| 久久夜夜视频|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999在线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jizz|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日韩色图区|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播放|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欧美a√在线|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99免费视频观看| 全裸无码专区| 国产靠逼视频| 国内视频精品|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